你是不是經常把車停在路邊?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習慣!
畢竟,現在的停車費,動輒幾百甚至上千,真的讓人吃不消!
然而,看似省錢的露天停車,實際上存在不少隱患。
研究表明,經常“停在露天”的車,容易出現這5大風險……你中招了嗎?
01車身腐蝕風險
很多人可能不以為然,覺得哪有這麼誇張。
但實際情況,比你想象的要嚴重——特別是在冬季,車身腐蝕的速度會大幅加快。
譬如,美國汽車協會(AAA)的研究顯示,過去5年中,鹽和其他除冰劑的使用,給車輛帶來了嚴重的鏽蝕問題。
為此,美國車主每年的維修費,都超過了30億美金,分攤在每輛車上大約為490美元。
中國的情況也不容忽視,畢竟每年冬季,我們也會撒融雪劑。
因此,但凡經常停在露天的車,就會發現:車門邊緣、引擎蓋下方和輪拱內側這些位置,常常會出現腐蝕和生鏽的現象。
因此,條件允許,還是經常將車停在“地下車庫”更好。
不說錢不錢的問題,至少能讓車輛的可靠性,變得更穩定!
02 輪胎開裂風險
很多人都清楚這個問題,但總感覺不值一提。
但現實,遠比我們想象的嚴峻。
譬如,米其林輪胎公司的研究顯示:暴露在陽光下的輪胎,其老化速度,比放在陰涼處的輪胎快2倍以上。
不僅如此,紅外線的長期照射,會導致輪胎表面出現細小的裂紋。
這些裂紋在高溫和低溫的交替作用下,會逐漸擴展,最終導致輪胎爆裂。
別輕視這件事情!
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每年有約46%的高速公路事故,都是由輪胎故障引起的。
雖然具體數據有所浮動,但輪胎老化和開裂是主要原因之一。
說白了,看似一直停在露天沒什麼,但久而久之,輪胎老化和開裂你都沒發現。
要是哪天長途駕駛,說不定就直接爆胎了。
車輛受損是小,帶來嚴重的人身危害,那就得不償失了!
03 車內異味
此外,不知大家是否注意:
車子停在露天久了,打開車門時,總會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
特別是在夏天,高溫會使車內溫度急劇上升。
車內的塑料、皮革和膠水等材料,會散發出一股奇怪的味道,讓人難受不已。
別覺得開空調就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溫環境下的車輛,其車內空氣中VOCs濃度,比正常情況下高出2-5倍.
這些有害物質包括苯、甲苯、甲醛等,長期吸入,可能導致頭痛、噁心、眼睛和呼吸道刺激,甚至有致癌風險。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04 車漆褪色
除了車內異味,長期露天停放的車輛,還面臨著另一個常見問題:車漆褪色。
你可能會發現,原本光亮的車身,經過幾年的日晒雨淋後,顏色會越來越淺。
這不僅影響車輛的外觀,更會降低它的市場價值。
原因在於,暴露在陽光下的車輛,其車漆老化速度更快。
因為紫外線,會破壞車漆中的色素分子,導致顏色逐漸褪去,甚至出現氧化層,使車漆表面變得粗糙。
不僅如此,雨水和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會加速車漆的老化。
說白了,長時間露天停放,車漆就像是被大自然的“砂紙”不斷打磨,逐漸失去光澤。
關於這點,我們必須知悉。
05 油耗增加
最後,不停在路邊還好,但凡停久之後,往往會發現:同樣的行駛距離,油耗會增高。
其實背後的原因很簡單:
其一,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油箱內的汽油會加速揮發。
雖然現代汽車有防蒸發設計,但在極端高溫下,仍無法避免燃油的蒸發損失。
其二,長期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汽油的成分可能發生變化。
特別是一些添加劑,會因為高溫而失效,影響燃油的燃燒效率,進而影響發動機的性能。
此外,長時間的溫差變化,也會加速橡膠密封件和管路的老化,導致燃油泄漏或者壓力不足,進一步增加油耗。
總而言之,看似省錢的露天停車,實際上暗藏諸多隱患。
到底是省錢,還是更費錢,大家還是做好核算和分析——別因小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