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貸款購車,以圓自己的駕車夢,最近一位車主的遭遇引起了廣泛關註:他買車還了兩年貸款後,竟發現自己是租賃形式購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老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原本以為購買屬於自己的愛車,卻不料陷入了一場租賃的漩渦,車主很是憤怒,而租賃公司卻表示全程有錄音,且紙質合同也明確了購車形式。
那麼,以租代購究竟是怎樣的購車方式呢?它是一種汽車融資租賃模式,即消費者通過支付一定的首付,然後按期支付租金,最終獲得車輛的所有權。
在這個過程中,車輛的所有權歸租賃公司所有,消費者只是擁有使用權,當貸款還清後,車輛的所有權才會過戶到消費者名下,看似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靈活的購車選擇,實則隱藏着不少隱患。
以租代購的購車方式門檻相對較低,對徵信要求不高,或一些資金緊張但又急需用車的消費者,無疑是一種較為合適的選擇。
由於車輛所有權歸租賃公司所有,消費者在還款期間只有使用權,每年的保險需要到租賃公司購買,發生保險理賠也需要聯繫租賃公司,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不安全感。
租賃公司在合同中往往設置了許多條款和限制,如逾期還款、違規使用等都會面臨嚴重後果,而且貸款的利息也相對較高,要比正常買車的利息算下來多一倍的價格。
以租代購的購車方式涉及到多個環節和多個主體,一旦出現糾紛,解決起來往往較為困難,以租代購的購車方式究竟是否可行?
消費者在選擇以租代購的購車方式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了解清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也要對租賃公司的信譽和實力進行充分了解,避免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也呼籲相關部門加強對以租代購購車方式的監管和規範,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