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2023年12月04日07:28:05 汽車 1855

近日,有外媒捕捉到了福特旗下緊湊型皮卡Maverick全新車型的路試諜照,這款皮卡車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實際上,該車的定位比福特旗下Ranger車型還要親民,具有更強的性價比,一起來看!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近一年來,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都在暗示將會推出新款Maverick車型,除卻此前推出的Tremor,接下來品牌將要發布的或許就將是本次拍攝到的車款了,據外媒推測,新車帶有“ST”銘牌,並且很可能被名為“Maverick Lobo”。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承載式皮卡一直是市場上較為冷門的車型,Maverick也因此在北美市場備受消費者青睞。諜照中的新款福特Maverick身着嚴密的偽裝,但從其造型輪廓來看,大概率仍將延續以往經典的設計風格,與分體式燈組橫向連接的格柵或將有一定調整,下包圍處也將擁有更為運動的飾板設計,預計整個前臉將更具侵略性。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車身設計來看,福特Maverick擁有流暢平直的線條設計,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新車所搭載的全新19英寸輪轂,同時配備有固特異 Wrangler Territory HT全季節輪胎,車胎尺寸為 225/65R19,不僅能夠提供平穩、安靜的乘坐體驗,還能帶來靈敏的操控性。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新車的尾部也覆蓋有偽裝,但基本設計與此前車款基本一致,預計分體式方正燈組不會缺席,尾部下包圍也依舊是較為厚重的設計,但就其排氣管的設計來看。新車或將擁有更為強大的動力表現。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據悉,目前市面上動力最為強勁的福特Maverick所搭載的是2.0 升 渦輪增壓 EcoBoost 四缸發動機,能夠輸出 253 馬力和 375 N·m的扭矩,同時匹配八速自動變速箱,這樣的動力系統配合上較為緊湊的車身,有着足夠充沛的動力表現。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當然,目前我們仍不確定運動型 ST將會給這輛福特Maverick具體帶來什麼,但運動型皮卡的回歸終究是一件好事。新車小巧的車身擁有着靈活的公路表現和經濟的油耗,加上其不錯的裝載能力,雖不足以與自家F系列大哥一較高下,但也是絕對便捷舒適的存在,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引入國內的計劃呢?

編輯丨冉然

入門皮卡!福特Maverick新車路試,或為ST運動版,引入賣多少合適 - 天天要聞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準備好錢包 四款合資轎車來襲 全新純電長軸距奔馳CLA領銜 - 天天要聞

準備好錢包 四款合資轎車來襲 全新純電長軸距奔馳CLA領銜

今年,車市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合資品牌的強勢反擊,尤其在剛剛落幕的上海車展上,這一趨勢體現得更為明顯。面對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合資品牌自然不會拱手相讓,以新技術、新產品進行反攻,繼續爭奪市場份額。 日前,鬼哥了解到,接下來,車市將有多款合資轎車來襲,此次,鬼哥選擇四款關注度頗高的車型進行介紹,看看它們...
上市限時價11.58-15.58萬元 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上市限時價11.58-15.58萬元 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

2025年5月9日,吉利銀河品牌旗下全新中大型轎車——星耀8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7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2.58-16.58萬元,在2025年6月30日完成大定並鎖單的用戶將享受10000元限時超級置換金優惠,在疊加置換金後的上市限時價為11
車門到底怎麼開?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 天天要聞

車門到底怎麼開?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針對隱藏式車門把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工信部開始出手整頓《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建議書顯示,該文件的起草單位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北京車和家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內容方面,項目建議書顯示,《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規定...
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新勢力車企參與起草安全標準 - 天天要聞

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新勢力車企參與起草安全標準

5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通知,公開徵集《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修訂意見,公示期至6月7日。這一舉措直指隱藏式車門把手在碰撞、斷電等極端場景下的重大安全隱患,標誌着我國汽車安全標準向智能化時代的“科技設計”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