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2023年09月08日18:55:05 汽車 1176


有人曾言,隨着補貼的逐漸減退,新能源車企可能會面臨困難。然而,實際情況或許與此相反,新能源車企即將迎來豐收的日子。因為補貼一直只是錦上添花,真正的利潤在於碳積分這一大生意。

一、碳積分:市場財富的再分配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實行雙積分政策,分為油耗積分和新能源積分。傳統汽車製造商若雙積分為負,必須向新能源車企購買積分,而領先的新能源車企通常積累了大量的正積分。以比亞迪為例,在2020年,他們積累了75萬個正積分,按現在的市場價格,每個積分價值3000元,因此比亞迪這75萬個正積分總價值達22.5億元。因此,即使取消補貼,車企仍能盈利。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2020年和2021年,新能源積分市場供不應求,2020年底新能源積分價格已達到3000元,到2021年底甚至有些積分超過5000元/分。業內人士預測,2022年積分價格可能會更高,預計在6000-10000元/分之間。

據統計,目前新能源正積分前三名分別為特斯拉、比亞迪和上汽通用五菱;而2020年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前十名多為傳統燃油車大型企業,合資品牌佔據前三名,包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東風汽車廣汽本田上汽通用東風本田吉利汽車北京奔馳一汽豐田等也在負積分前十名之列。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儘管新能源車企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通過積分交易,它們能夠獲得持續的資金支持;而傳統車企不得不向新能源車企低頭,不僅生產傳統車型,還需要購買新能源積分。一汽大眾曾花費4.35億向特斯拉購買碳積分,這一例子足以說明新能源積分的重要性。

此外,蔚來等新興力量也在積分交易中獲益頗豐。蔚來在2021年前三季度因銷售2020年新能源積分而獲得了5.17億元的收入,佔總收入的5.27%。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特斯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積分巨頭尚未披露積分交易情況。市場普遍認為,上汽通用五菱的積分將用於抵消上汽關聯企業的負積分,而特斯拉和比亞迪則可以全部用於交易。因此,碳積分交易已成為車企之間一項重要的核心業務。

例如,碳積分對於特斯拉而言,已成為寶貴的資源和財富,而蔚來似乎也將成為特斯拉的追隨者,在賣碳積分方面迎頭趕上。儘管蔚來持續虧損,但通過賣碳積分或許能夠扭轉局面。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據財經媒體統計,自2013年以來,特斯拉通過賣碳積分獲得了高達38.34億美元的收入,僅2020年一年就大賺15.8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66%。這些數字令人矚目。不僅如此,在非美國會計準則下,2020年特斯拉全年凈利潤24.55億美元,銷售碳積分收入佔了特斯拉全年凈利潤的64.4%。這突顯出碳積分交易的巨大潛力,不僅僅是車企,全球範圍內各種關於碳中和的生意都如火如荼進行。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大型科技公司也積极參与碳生意,蘋果宣布取消iPhone附帶的耳機和充電頭,雖然遭到一些批評,但實際上,這一舉措將每年減少200萬噸碳排放,相當於45萬輛汽車的減排量,同時還能參與碳交易,一舉兩得。

二、碳交易:潛在的大生意

在過去20年里,碳交易已悄然成為全球企業獲取融資的重要途徑,未來它可能成為與股票、債券等市場並行的金融市場,可供所有人參與和投資。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碳交易並不是新鮮事物,早在1997年,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可以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排放額,減輕自身負擔,這就是最早的碳交易。

這與普通人有何關係呢?

你或許

不清楚,但值得知道的是,在這個交易機制中,中國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當時,企業只需報告並獲得認證的節能減排項目,就能獲得相應的碳排放額度,然後將這些額度出售給歐盟企業,獲得資金。結果,許多中國企業湧入申報項目,交易的數量在幾年內迅猛增長,甚至達到了排名第二的印度的三倍之多。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許多人可能會投資新能源車企和相關企業的股票,但鮮為人知的是,許多現在備受資本看好的企業,早年就是靠碳交易獲得啟動資金的。自2005年以來,歐盟、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紛紛建立了碳交易機制。光是歐盟市場,2020年的交易額就達到了2010億歐元。這讓我們可以想象,有多少企業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獎勵。

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才是肥水,補貼只是小錢 - 天天要聞


除了企業,歐盟和美國的碳交易市場還允許金融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參與,這意味着普通人也能通過碳交易實現盈利。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早在2013年就在北京上海等八個省市建立了碳交易試點。這意味着,在2021年全國碳市場啟動交易之前,中國已經在地方試驗碳交易機制長達8年之久,只不過這個事實鮮為人知。在這8年中,中國不僅初步掌握了交易的原理和方法,還實現了114億元的交易額。


於2021年4月22日,中國在全球氣候峰會上宣布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將碳交易作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考慮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這意味着我們的碳交易市場註定將超過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

這將吸引大量資金湧入市場,推動低碳轉型,同時也將激發無數企業、投資者和個體投身其中,從中獲得實際回報。


要實現局部產業的崛起,必須考慮整體最優解。中國需要一個強大的綠色金融市場和碳交易市場,以支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使新技術公司能夠以最低成本融資,高效發展,成為下一個隆基股份寧德時代,或者中國版的特斯拉。

以前,一汽二汽一直渴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但幾年後,比亞迪成為世界第四大汽車公司,蔚來排名第六,上汽排名第十。當前,全球十大汽車市值公司中已有三家來自中國。


新能源供需是一個綜合體系,包括生產側的風光新能源,傳輸側的特高壓電網,分布式能源微電網以及消費側的儲能和新能源汽車。如果再加上碳市場和人民幣國際化,將形成一個完美的生態閉環,有助於抓住新一輪的技術長周期,實現跨越式發展。

但所有這些都需要強大的綠色金融市場和碳交易市場的支持。雖然補貼可能會逐漸減少,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前景依然廣闊。隨着碳交易的崛起,新能源車企將在這個大生意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利益,而全球也將朝着更可持續的未來邁進。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啟動全國範圍交付 - 天天要聞

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啟動全國範圍交付

5月9日上午,理想汽車旗下L系列煥新車型正式進入全國交付階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與交付時間僅相隔24小時——該系列車型於5月8日公布配置與價格體系後,次日即完成首批用戶車輛交付。這種"發布即交付"的操作模式,在新能源車領域尚屬罕見。
比亞迪真正的對手!48小時訂單31688輛,續航600km,僅9.98萬起 - 天天要聞

比亞迪真正的對手!48小時訂單31688輛,續航600km,僅9.98萬起

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極為迅猛,各種新車型不斷湧現,有些產品甚至在上市一年之後就會被當作老款車型來看待,這也凸顯出這個行業更迭速度快、更新換代頻繁的特點。而新能源汽車本身的性能也越來越強,價格卻變得更加親民,尤其是在10萬級家用SUV領域
26.98萬起,上市的廣汽昊鉑HL在市場中有競爭力嗎? - 天天要聞

26.98萬起,上市的廣汽昊鉑HL在市場中有競爭力嗎?

#陸地遊艇廣汽昊鉑HL上市#4月12日,陸地遊艇廣汽昊鉑HL正式上市。26.98萬起即可享受昊鉑HL的科技美學與豪華基因。新車推出8款配置車型,包含純電、增程兩種動力,五座和六座兩種座椅的布局車型。售價區間為26.98-31.98萬元。設計
獅鉑拓界智能出行助手 - 天天要聞

獅鉑拓界智能出行助手

在快節奏的當下生活環境軌跡空間里,駕車出行已成為人們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路狀況複雜多樣,安全始終是出行的重要基礎。隨着科技的迅猛發展,智能技術強勢興起,以其精準的預判與敏銳的應對能力,在守護出行安全方面發揮着愈發關鍵的作用。
滲透率62%,即將加速爆發? - 天天要聞

滲透率62%,即將加速爆發?

輔助駕駛(過去叫“智駕”)雖然出了很多新聞,也有大批的消費者對其表示不信任,但“高階”輔助駕駛,已經成了中國市場上的“必備功能”——4月29日,全球知名的科技市場獨立分析機構Canalys的最新報告中指出:2025年中國市場L2級及以上功能
比亞迪進軍兩三輪電動車市場:小容量動力電池定檔5月17日發布 - 天天要聞

比亞迪進軍兩三輪電動車市場:小容量動力電池定檔5月17日發布

快科技5月9日消息,據博主“源之頭2018”爆料稱,比亞迪已進軍兩三輪車電池市場,將於5月17日舉辦比亞迪小容量動力電池全球上市發布會。同時,博主還貼圖顯示,比亞迪電動車鋰電池已在成都開設門店,並將舉行比亞迪里程挑戰賽。比亞迪此前已經與新日、淮海(宗申)、立馬、台鈴、金彭等兩輪、三輪電動車等品牌達成了合作協...
更彰顯出一種不羈的個性與自信 - 天天要聞

更彰顯出一種不羈的個性與自信

攬巡,一款在汽車世界中獨樹一幟的存在,其外觀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珍品,令人陶醉。當目光觸及攬巡的前臉,那寬大且極具張力的進氣格柵瞬間吸引眼球,宛如一張張開的巨大羽翼,充滿了力量感與豪邁之氣。精緻的鍍鉻飾條巧妙地鑲嵌其中,猶如繁星點綴在浩瀚
準備好錢包 四款合資轎車來襲 全新純電長軸距奔馳CLA領銜 - 天天要聞

準備好錢包 四款合資轎車來襲 全新純電長軸距奔馳CLA領銜

今年,車市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合資品牌的強勢反擊,尤其在剛剛落幕的上海車展上,這一趨勢體現得更為明顯。面對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合資品牌自然不會拱手相讓,以新技術、新產品進行反攻,繼續爭奪市場份額。 日前,鬼哥了解到,接下來,車市將有多款合資轎車來襲,此次,鬼哥選擇四款關注度頗高的車型進行介紹,看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