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新能源汽車是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隨着技術不斷成熟和突破,新能源車憑藉著綠色環保、舒適和出行成本低等諸多因素逐漸進入了產業化階段消費者的認可度進一步提高。然而,除了新能源車自身續航里程短、充電難、充電慢的劣勢外,當前充電樁制約着新能源汽車的補能要求。為了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充電需求,近日廣東省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指出,廣東省新建居住社區要確保固定車位100%符合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同時,要求各地充電基礎設施主管部門要加快實現電動汽車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換電站進一步推廣,高速公路充電樁密度進一步增加,充電信息平台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升。
有數據顯示,今年1-8 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超100%,市場滲透率達到22.9%。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可能達到55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56%。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的目標,大概率會在今年提前三年實現。隨着各地充電樁的普及優化,新能源車滲透率加速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蓬勃發展。這其中,上汽集團無疑在亮眼的存在,其憑藉著完善的市場布局以及多項自主掌握的新能源核心技術,在新能源領域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也為我國低碳發展和新能源技術推進帶來巨大貢獻。
2021年全年,上汽新能源汽車熱銷73.3萬輛,同比增長128.9%,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三。而且上汽新能源汽車成功出海,在歐洲、澳新等發達國家市場上賣出5萬輛,成為了上汽產品出海的拳頭產品。最近兩個月,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拔高,繼7月份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之後,8月份上汽實現新能源車銷售10.5萬輛,同比增長48.2%,用連續破十萬的市場表現給消費市場帶來信心。
熱銷的背後是紮實的技術實力做支撐。早在2001年,上汽集團就開展了新能源領域的相關技術研發工作,同時在“純電、插電、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進行探索,先人一步掌握了“電池、電驅、電控”三電核心技術。隨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爆發,上汽集團的先發優勢開始顯現,同時上汽繼續深耕專業技術。僅2021年,上汽在創新領域投資便超過600億元,獲得近3000項專利獲得授權。十四五期間,上汽還計劃投入3000億元,進一步發力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
技術成果方面,上汽集團開創性地打造One-Pack平台化同一尺寸電池包,電池容量覆蓋54~135kWh超寬能量矩陣。同時,上汽新一代動力電池已經正式投產,解決了“安全焦慮、充電焦慮和經濟性”等用戶痛點。未來,上汽還將進一步加快在固態電池上的商用化探索,徹底補齊新能源汽車的短板。
國家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帶動新能源汽車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有專業機構預測,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將達到50%的滲透率,中國作為頂級汽車消費大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潛力無疑非常巨大,同時競爭也必然更加激烈。上汽集團則憑藉前瞻性的產品布局和深厚的技術儲備所形成的硬實力,成為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支不可忽視的中國力量,希望上汽集團能夠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帶領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書寫歷史,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取得銷量和口碑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