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2022年08月26日11:02:03 佛學 1622

今天是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地藏節不僅僅是一個宗教節日。更是一個弘揚“孝道”的節日,對於佛教文化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地藏經》是佛教孝經,而地藏菩薩更是“孝”的代名詞。其為了救母墜入地獄,這也和我們的“百善孝為先”的傳統文化相應,因此被世人所接受,在民間有着崇高的地位,也是傳說中的四大菩薩之一。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今天地藏節,應該少吃葷腥、孝敬父母,不做一事,在飲食方面多吃5素,祈願家人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萬事順利!

多吃5素

蘆筍

核桃仁炒蘆筍

1.一把蘆筍去掉後面的老皮,斜刀切成段;一個紅辣椒去籽切成菱形塊;一把大蒜切成片;一碗新鮮的核桃仁清洗乾淨。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2.起鍋燒水,水開後加入食用油、食鹽,倒入核桃仁焯水,水再次開後倒入蘆筍和辣椒焯水至返青,倒出控水備用。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3.起鍋燒油,油熱倒入蒜片炒出香味,加入一勺水、少許食鹽、白糖煮開後,下入焯水後的蔬菜,淋入水澱粉翻勻,大火收汁後關火,美味即成。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豆腐

老豆腐燉白菜

1.一顆白菜只用白菜葉撕開即可;一塊老豆腐掰成小塊;大蔥破開切成蔥粒,生薑切成薑片,另外切一點蔥花備用,還要準備一罐花生醬。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2.鍋內燒油,放入蔥姜干辣椒一起翻炒出蔥香味,接着放入白菜葉繼續炒軟沿鍋邊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後倒入豆腐塊開始調味,放入食鹽4克、雞粉4克、白糖少許攪拌化開調料,開大火煮1分鐘讓豆腐吸收湯汁入味。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3.放入花生醬15克,花生醬能使湯汁更加濃香,用勺子攪動化開花生醬,湯汁由白色稍微變深時就能起鍋了,把湯汁盛放在盆中,撒上蔥花淋上芝麻香油美味即成。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豆類

八寶粥

1.紅芸豆赤小豆、花豇豆、薏米、花生、蓮子清洗乾淨挑出壞的豆子;江米和紅棗一起放入蒸鍋內,用中火蒸30分鐘,在蒸制江米加水的量沒過江米一個指節即可。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2.砂鍋里加半鍋水,加入少許鹼面讓豆子更容易煮軟,把豆子全部倒入大火燒開後加入一點清水轉小火燉煮,每一次燒開都要往裡面加入少許清水,這樣煮出來的豆子軟爛不破皮。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3.小火慢燉40分鐘後,加入蒸好的江米煮2-3分鐘後,再加入紅棗,不停地攪拌防止糊鍋,最後撒上一把熟白芝麻即可出鍋食用。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蘿蔔

素炒三樣

1.一根青蘿蔔切成細絲;一根胡蘿蔔去皮切成細絲;提前泡發好的木耳切成絲;生薑切成絲;小米椒切成圈。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2.起鍋燒水,水中加入食鹽、雞粉、植物油、白醋,水燒開以後倒入配菜焯水1分鐘,配菜斷生以後撈出過涼控水備用。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3.起鍋加油,倒入姜、小米椒小火爆出香味,然後倒入控過水分的配菜,轉大火快速翻炒,加入食鹽2克、雞粉1克、五香粉1克、白糖少許翻炒化開調料後,再勾入一點水澱粉,讓調料更好地吸附在食材表面。最後淋入少許明油提亮色澤,翻勻後即可出鍋裝盤。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西藍花

三色小炒

1.一盒白玉菇去掉根部打散;一顆西藍花切成小塊;一根胡蘿蔔去皮切成片;一把泡開的黑木耳切成小塊;一段蔥白切成蔥花;一塊生薑切成薑片。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2.起鍋燒水,加入食用油、食鹽,水未開下入胡蘿蔔、西藍花、白玉菇、木耳燙1分鐘倒出過涼控水備用。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3.起鍋燒油,加入蔥花和蒜片炒出香味,加入食鹽、味精、雞粉、少許清水攪勻,然後下入焯水後的蔬菜顛鍋翻勻,再勾入水澱粉翻勻,使調料裹在蔬菜上,即可出鍋。

七月末,地藏節,鬼門關,民間講究“吃5素、忌1事”,建議了解 - 天天要聞

不做一事

老人常說:“七月三十關地門,西北東南莫站人”,因為容易被乘風而來的先人撞到,輕者受涼而感冒,重者頭暈而拉稀,都是被涼風所傷。

(第一美食編輯曹曹)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