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2021年10月29日22:58:12 佛學 1527

大家好,我是神話之道,我們前面介紹了夢參老和尚的故事,今天介紹一下佛門泰斗本煥長老,本煥長老歷任佛協常務理事,名譽會長,還是廣州光孝寺住持,深圳弘法寺方丈,黃梅四祖寺方丈等等職務。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並且承接了虛雲老和尚的法脈,成為臨濟宗的第四十四代傳人。虛雲老和尚將其法號本幻,改為“本煥”,就是:本原自性常清凈,煥光照耀普眾生。的意思。本煥長老,他的俗家名字叫做張志山,出生於清朝光緒33年,也就是公元1907年的九月二十一日,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李集西張灣村的一個農耕之家。

他的母親彭氏,出身於大家閨秀,勤勞賢惠,善於教育兒女。本煥長老排行第四,上面有一位姐姐、兩位兄長,下面有弟妹各一人。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是父母仍然咬緊牙關,供本煥長老去讀私塾。小志山勤奮好學,受孔孟儒學思想的熏陶,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可是世事無常,當小志山讀到第四年的時候,家裡的頂樑柱父親,因病去世了,母親和兄長只能艱難的繼續供他讀書。勉強讀完了六年的私塾,可是因為家境太貧困了,只好輟學,來到了當地倉埠街一家雜貨鋪當學徒。

這也自小就養成了本煥長老,勤勞純樸的品德。很有緣的是,這家雜貨鋪的主人,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眾,經常帶着本煥去本地的報恩寺,燒香拜佛,並且經常勸他也學佛。久而久之,本煥長老也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他在寺里經常可以聽到,傳聖法師講經說法,終於把他宿世的佛緣慧根,都引發出來了,於是自己下定決心,要正式步入佛門,明心見性,自覺覺他,行菩薩道。再加上自己的學名叫做志山,就是有志于山林的意思。於是他就回去跟母親、兄長商量,雖然遭到了反對,他卻堅持要出家,家裡人只好同意。

在1930年的正月十五日,24歲的本煥長老,告別了家裡人,來到了報恩寺,在傳聖法師的門下,剃度為僧,取法號叫做本幻。從此開始了他這一生的修行生涯。傳聖法師很歡喜地說道:我早就看出你,與佛門的緣法非常深厚,今天你果然來出家,說明你的佛緣成熟了。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到了這年的二月份,傳聖法師又推薦他,到武昌寶通寺去受戒。到了寶通寺之後,本煥長老先接受了佛法和戒律的學習,並且於當年的四月初八,佛誕日受了戒。寶通寺的傳戒師,叫做持松法師,也是一名高僧,他告訴本煥長老,要領悟到佛法的真諦,就必須要經過一番苦心的修鍊,只有親自去體驗才行,光懂得理論是沒有用的。並且指出,要多出去參訪一些名山古剎中的高僧大德,特別要注意持戒修行。本煥長老覺得很有道理,把持松法師的話,牢牢地記在心裡,決定在要做一名真正的修行人,哪怕是歷盡艱難困苦,也要出去尋師訪道,親自體驗苦行

這時候,正巧來了一位認識的護法女居士,叫做萬遐進,當地僧俗都稱她為萬大姑太,一向樂善好施,他得知了本煥長老受戒後的志向,非常讚歎,立刻慷慨解囊,資助本煥出去參學。到了這年的四月中旬,本煥長老從武昌乘船到了鎮江,又步行六十多里地,到達了揚州高旻寺,參拜了來果老和尚。來果禪師是一位得道的高僧,他是湖北黃岡人,高興地收下了這位小同鄉,作為侍者。

來果禪師讓本煥抄寫宋仁宗的《贊僧賦》。讓他體會什麼叫作僧人,怎樣才算修行,又對他講述了臨濟宗義玄祖師的故事,鼓勵他要以祖師作為榜樣,通過嚴格的修行,日後才能成為一個覺悟的人。於是從1930年的7月開始,本煥長老拜來果老和尚為師,跟隨着老和尚學習禪法長達七年的時間。高旻寺的宗風一向都很嚴謹,來果老和尚更是德高望重,在這七年當中,本煥長老的修行非常勤勉,歷任過侍者、維那、堂主等職務,深受來果老和尚的器重。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來果老和尚主張,弟子們必須要坐禪苦修,農禪並重。因此寺院有很多開荒、種地、自力更生的工作,本煥長老在勞動之餘,除了閱讀佛經,就是每天晚上打坐禪修。為了精進修行,他曾經九十一天坐禪都不倒單,所謂不倒單,指的就是晚上不躺下睡覺。保持打坐的狀態,如此長時間的禪修,不僅毅力需要過關,更主要是精氣神的定力需要充足,否則普通人的身體,是難以支撐的。由此可見,本煥長老的悟性與慧根是非常深厚的。因此他也成為了全寺僧人的楷模,位列來果老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

到了1937年的二月,三十一歲的本煥長老,發願要去朝禮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薩道場,他拜別了來果老和尚,先去武漢完成了師父交代的化緣任務,把修建高旻寺的銀元,交代完畢之後,從河北的保定開始起香,三步一拜,虔誠跪行,途經了太行山、狼牙山、太白山等地,全程三百多里,一路上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任憑手掌皸裂,雙膝都磨破了,他也在所不惜,足足拜了六個月的時間,終於到達到了五台山

本煥長老接着又開始拜五個台頂。從北台開始,同樣三步一拜,吃苦耐勞,五台山的平均海拔在三千米以上,秋末的天氣入冬較早,有師父白天還是晴朗的,到了夜間卻飄起了雪花,本煥長老的袈裟常常掛着一層冰霜,有絲毫會因為冰雪而滑倒。就這樣又過了半年的時間,前後持續了整整一年。本煥長老連頭髮、鬍鬚也沒有剃,每當有人不解地問他,為什麼要如此苦修?他是這樣回答的:要想真正的修行,就要持戒律,既要修佛性,也要修德性。只有通過能忍難忍之事,能行難行之行,才可以磨鍊自己的小我,只有入了道,才會發菩提心,自己不能入道,不發菩提心,又怎麼能發願度人呢?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從以上記載來看,本煥長老確實是一位,實修實證的高僧,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佛祖當初雪山六年苦行,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十幾年,把生死置之度外,虛雲老和尚為了報答父母的恩情,用三年的時間苦拜五台山,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不執着於這個色身,以苦為樂,來磨練心性。

從1938年開始,本煥長老安住到了五台山的廣濟茅篷,也就是碧山寺,決心在這個佛教聖地苦修十年。當時的寺院住持廣慧法師圓寂了,就由壽冶法師接任方丈,本煥長老和法度法師擔任監院。本煥長老每天除了管理一些寺院的大小事情,其餘的時間,就是打坐修行,並且效仿古德,刺破手指,以血為墨,恭敬地書寫《華嚴經》以及《金剛經》等經典,每天寫五六百個字,一共寫了十九卷血經。超過二十多萬字。

可惜後來因為戰亂頻發,大部分的血經都已經失傳,只有《普賢菩薩行願品》因緣殊勝,歷時五十年的輾轉浮沉,最終又回到了本煥長老的身邊。這還是由一位當年碧山寺的庫管僧人,冒着性命危險保存下來的,在1987年本煥長老升任光孝寺方丈的時候,給遠道送來的。當時,本煥長老簡直是難以相信,此經離開長老已經五十多年,竟然失而復得,實在是不可思議!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本煥長老在這本血經的序言中說道:為重法故,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其實關於刺血寫經,明代憨山大師和妙峰禪師等大德,都有過這種壯舉。我們前面講《憨山年譜》的時候,曾經介紹過。本煥長老這樣的舉措,就是要以實際行動,去報答佛恩、父母恩和眾生恩,以及消除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

到了1941年的時候,五台山已經是八路軍的抗日游擊區,本煥長老堅決擁護抗日方針,有一次,八路軍里的一個營長在執行任務時,被日軍發現後緊追不捨,情況十分緊急,本煥長老果斷的將該營長藏於寺內,自己不顧生命安危,與日軍周旋,日本人怒氣沖沖地要寺院交出八路軍,本煥長老連聲念阿彌陀佛,並且用手比劃,表示他只信佛陀,不懂什麼“八路”,終於巧妙地將日軍支走了。事後得到了八路軍的讚揚。在國家的面前,本煥長老曾經說:自己先是一個公民,然後才是出家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戰亂年代,人民疾苦不管大小,自己都有一份責任。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從1942年的十月開始,本煥長老在五台山的棲賢寺閉關了3年,除了閱讀大藏經之外,還在晚上放焰口千台,超度抗曰陣亡將士。1945年的七月,本煥長老出關,回到了碧山寺。碧山寺有個鎮山之寶,叫做華嚴經字塔,是明朝三寶弟子許德其書寫的。長五點一米,寬一點七米,是用白綾和黃綾裝裱而成。內容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許居士整整寫了十六年,被譽為是佛經金字塔。

1947年的三月,本煥長老聽說一些盲動的農民要衝擊碧山寺,於是趕緊找人把經塔秘密地背出山來。並且在佛前發誓,人在塔在,誓與經塔共存亡。為了避兔此寶在戰爭年代被毀,本煥長老親自攜帶着經塔,開始了長途跋涉的生涯。

四月,先背塔到了山陰縣的凈土寺,結夏安居,七月,又背塔到了北京西直門的彌陀院,向真空、慈舟兩位和尚講述了護塔出走的經過。真空和尚說:眼下兵荒馬亂,你在亂中保護佛寶,不愧為佛門子弟。本煥長老告訴他,這是五台僧人應盡的本份,自己打算護塔到碧山寺的下院,也就是上海的普濟寺存放。

九月份,本煥長老背塔到了天津,又從天津塘沽碼頭坐船到了青島,在湛山寺住了一晚,湛山寺的住持看見本煥長老孤身一人,就派了二十名僧人,一道護送佛寶。幾經輾轉,終於安全護送到了上海的普濟寺。見到了同門師兄,住在該寺的壽冶法師和法度法師,二個人一見到佛寶,就感動的叫出聲來:本煥師弟,你一路辛苦了,你為佛門保護了這無價之寶,立了大功啊。眾人無比歡喜。

接着到了1948年的農曆三月,本煥長老還在上海普濟寺修行。多年以來,他一直挂念着年邁的母親,曾經作過一首詩: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山關外,母憶在他鄉。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二哥的來信,說母親病重,盼望速速回來一見。本煥長老當即和寺里做了說明,趕回到了湖北老家,住在當初出家的寺廟報恩寺。每天清晨早餐後,步行十五里地,回家照料母親,晚上又返回報恩寺,還天天放焰囗迴向。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在五個月的時間裡,侍候老母,端茶送水,喂飯喂葯,細緻入微。到了九月的一天,在老母臨終前的一夜,本煥長老在自己的兩個肩窩裡裝上菜油,放上了燈草點燃,雙膝跪在老母的床前,行孝送終,直至老母親離開人間。老母病逝後,請僧尼為老母親超度七天,自己在老母親靈堂守孝“七七”四十九天。長老在靈前反覆說自己的誓言:“安息吧!母親。作為佛子本煥,一定遵佛教誨,上報四恩,下濟三途,永不忘父母養育大恩,修好八正道,永弘佛法,建設光明的佛土。”

到了1948年的十一月,本煥長老來到廣東南華寺,他經常到乳源雲門的大覺寺,去看望虛雲老和尚。老和尚當時已經一百零九歲,獨具慧眼,對本煥法師很器重,虛雲老和尚認為,本煥的修行與德行都很好,考慮到自己已經一百多歲了,應該由四十二歲的本煥,擔任南華寺的方丈。

並且讓本煥長老繼承了曹溪法脈,授予他臨濟宗的第四十四代傳人。並且老和尚將本煥的法號,由虛幻的“幻”改為了煥然一新的“煥”,意在令其將佛法發揚光大,可見老和尚對本煥長老寄予了厚望。

到了一九四九年的正月初八日,本煥長老在南華寺正式升座,四月初八日開始傳戒,請虛雲老和尚為傳戒師,自己擔任開堂和尚,一共傳戒了五十三天,國內外前來受戒的出家人,有六百多。到了1950年,我國進行了農村土地改革,南華寺的僧人和農民一樣,都分到了土地,大家都去自力更生了。在這種極度困難的環境下,本煥長老從1953年到1957年,仍然繼續弘揚佛法,連續三次主持傳戒法事。接引後學,續佛慧命。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到了1958年的二月,本煥長老在外部特殊的大環境下,突然就被打成“右派份子”,逮捕入獄,判處了有期徒刑十五年。而本煥長老卻泰然處之,他認為這種種的磨難,都是在消除自己過去生的罪業。另外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關在裡面反而躲過了“文革”的批鬥。他把艱苦勞動當成了一種修行。

到了1973年的五月,本煥長老被刑滿釋放了,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寺廟可去了,只好去了勞改農場就業。本煥長老混俗和光,坦然面對,用辛勤的勞動,來磨鍊自己的道心,白天幹活,晚上就一個人悄悄地參禪打坐。一直到了1980年的3月1日,他終於離開了勞改農場,被一些弟子接到了丹霞山別傳寺,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之下,一場噩夢終於蘇醒了。1982年的5月29日,廣東省府宣布對本煥長老平反昭雪,還了他一個清白。

本煥長老來到別傳寺的那一天,正好廣州有四十多位居士,擠在小木樓上拜佛,他們看到本煥長老到來了,一齊跪下,歡喜的說道:老法師您終於回來了!我們大家真是有緣啊。這下別傳寺有救了!隨後在香港的弟子融靈、寬純等人的帶動下,別傳寺的修建工程開始了。

後來,定居在美國的李漢魂將軍,回國觀光旅遊,看到了修好的別傳寺,又感動又稱讚,興緻勃勃地書寫下了“別傳禪寺”,四個大字的匾額相贈。廣東的六榕寺,自從虛雲老和尚在一九四六年的時候,做過最後一場水陸法會,四十多年以來,再沒有舉辦過任何法會,從一九八六年開始,本煥長老在別傳寺,又開始舉辦法會,而且每年都要打禪七,吸引了海內外的很多信眾。

佛教協會的老會長趙朴初居士,特地重遊丹霞山,賦詩一首贈送給本煥長老,其中有幾句是:群峰羅立似兒孫,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經滄海換,叢林尚有典型存。廣州城內的光孝寺,是嶺南的名剎,這裡也是六祖惠能大師受戒剃度,首次登壇說法的地方,因為各種原因,已經是頹廢敗露了,在趙朴初老居士的建議下,又請本煥長老出任了光孝寺的住持。

1987年的元月,八十一歲高齡的本煥長老,從韶關去廣州的光孝寺就任。在本老的率領之下,經過十方募化,光孝寺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每個殿堂佛光耀眼,栽滿了花草樹木。而深圳新建的弘法寺,也在1991年的時候,由本煥和尚正式擔任住持,加快了修建的步伐,1992年的六月十八日,舉行了佛像開光和方丈升座儀式。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1989年又重建了湖北武漢的報恩寺。1995年重建了禪宗的四祖祖庭正覺禪寺。1996年重建了南雄蓮開寺等等。經過本煥長老重建或者修復的寺院,給眾多的僧侶,提供了修行和弘法的道場。讓虛雲老和尚拼了性命都要保留的佛門大衣,在弟子本煥的手裡,終於不負重望,發揚光大。這一切都是因為改革的好政策。

2010年,本煥長老當選為佛協的名譽會長。老和尚的前半生,志在苦行,參研經律、坐禪閉關、跪拜五台、刺血寫經、燃臂孝母,倡導人間佛教,被尊為佛門泰斗。後半生奔走於中外,行化於四方,披心瀝膽,建寺安僧,堪稱為是佛門的一代巨匠。

到了2012年4月2日,零點三十六分,愛國護教的本煥長老。在深圳的弘法寺安詳示寂,世壽106歲,僧臘83年。我們節選一段本煥長老的禪七開示 ,是1995年在台灣的靈泉寺,打禪七開示的,如下:

我們大家既然選擇了出家,究竟是為什麼?並不是說沒有飯吃了,或者活不下去了,才出家的。我們出家,就應當有一個大的志向和決心,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明心見性,為了了生脫死,為了成佛作祖。

但是,明心見性、成佛作祖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現在是末法時代。佛祖在世的時候,出家人的根基很好,修行也容易成就。

而這個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障很重,根基很淺,善根很薄,就比如說唐代的時候,很多開悟的祖師,他們的修行,往往因為一句話就開悟了。

為什麼我們現在修來修去,還不能夠開悟呢?只怪我們自己的業障太深重了,善根也微薄。但是,雖然如此,我們今天還能夠得人身,能夠聞佛法,並且出家修行,這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好好地珍惜啊。

我們修行的時候,要懂得起疑情。就是要問問自己“念佛的人是誰”,在這個“誰”字上去參究。

反反覆復地一直參下去。我們只要把疑情提起來,功夫就現前了。為什麼要起疑情呢?古人講:“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就不悟。”我們有了疑情才能開悟。一直參到疑無可疑,悟無可悟,能所雙亡,才能桶底脫落,明心見性。

本煥長老的故事,跪拜五台行化四方,建寺安僧一代巨匠 - 天天要聞

另外,佛法不分高低,對任何人都要平等相待,修行人去掉貢高我慢才行,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發道心是要你們自己發,不是要我發,得到好處是你們自己的,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誰也不能夠代替你。大家去好好用功吧!好了,有關本煥長老的故事,我們就全部介紹完了,謝謝您的收看。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 天天要聞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經過壁立千仞、地無水草、山崖陡峭的鐵門關後,玄奘的小隊進入位於今天阿富汗東北部的吐火羅國。此地有阿姆河從東向西穿越整片區域,所以小麥豐饒、穀物充沛。這裡曾是漢代張騫來過的大夏故地,也是印度、波斯、希臘文化的交匯之地,更是民族融合的混血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