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兒女30歲了,還做這三件事

文/飛魚

家庭,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每個人最好的避風港。

但是每個人都不能太依賴別人,始終要自己學會獨立,學會堅強,到最後自己有能力去成立一個家庭,那麼家族才能興旺起來。

《禮記》所言:"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

一個家庭能否興旺發展,都是看家庭成員的努力,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家族發展最致命的暗礁,這是父母最不願意看到子女沒有出息的樣子。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兒女30歲了,還做這三件事。

一、過於依賴家人,無法獨立。

古人云:"丈夫遇權門須腳硬,在諫垣須口硬,入史局須手硬。"

一個家庭能夠發展壯大,就是因為家裡的子女都有出息,都能夠獨立起來,獨當一面,讓父母省心,不必操心,從而看到了家庭的希望。

然而父母最操心的就是無法獨立的子女,處處要依賴父母,就算是成年之後,就算是畢業了,也不出去找工作,也不會去找事情做,整天就在家裡吃喝玩樂,還要父母給零花錢,就是在啃老。

子女長大之後,父母就要學會放手,讓自己出去闖蕩,他們自然就會成長。

正所謂三十而立。兒女過了三十歲,即使沒有事業有成,但也能夠有自己的工作,能夠獨立自主,那麼父母也會感覺到很欣慰。

反而父母對子女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總是去照顧子女,也最終讓他們無法獨立,只會依賴父母,甚至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那麼就是一個家庭的悲哀。

二、兒女不懂感恩,處處抱怨父母。

《詩經》描繪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有的兒女成年之後,甚至過了三十歲之後,依然是沒有自己的事業,一事無成,自己受挫了,就怪父母沒有本事,怪父母沒有給他們提供好的條件,看着別人有錢有背景,看着自己家徒四壁,一無所有,就只怪父母為什麼那麼差勁,為什麼不是富一代。

如果家裡有這樣的子女,才真的是會讓父母寒心,卻又無可奈何。

兒女拜金,虛榮,總是去羨慕別人,去嫉妒別人,什麼都想要得到,卻什麼都得不到,就會抱怨父母,不懂得對父母感恩他們辛苦的付出,那麼這樣的子女,真的是白養了。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在子女抱怨父母沒本事的時候,父母更不能處處遷就子女,不然會讓他們更是忘恩負義,反而要亮出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展現自己的家風,不能讓他們繼續走錯路,不然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三、遊手好閒,沒有擔當。

一個家庭能夠從貧窮走向富裕,都是因為家裡人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辛苦奮鬥,從而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反而家裡要是的出現遊手好閒,沒有擔當的兒女,即使過了30歲了,依然是這個樣子,沒有一點長進,也沒有能力獨立生活,又怕吃苦受累,做一行不愛一行,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對家裡的事情不管不顧,對父母也是漠不關心,這樣的子女,最終會讓父母的晚年生活更加凄涼,父母也指望不上他們給自己養老,反而還被子女啃老,才是家庭最悲哀的事情。

錢鍾書說過:"家庭是金漆的鳥籠,又是溫暖的港灣。"

父母對子女最大的付出,不是給多少錢他們,而是給他們傳遞好的三觀和家風,讓他們成為一個獨立自主,負責擔當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父母愛子,就為他們傳遞這樣的觀念,才是照亮家族的明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