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2020年11月23日23:52:05 育兒 1180

初為人母的小倩(化名)

是被丈夫背進醫院肛腸科診室的

原來,近日她在順產孩子時

拼盡全力

導致痔瘡脫出體外如雞蛋般大

收不回去,痛得連走路都困難

接診醫生說,她的病情

屬於臨床上常見的“產後痔瘡嵌頓”

嵌頓痔屬於最嚴重的第四期痔瘡

有壞死風險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產後痔瘡纏上新晉媽媽

月子里進行切除手術

小倩今年26歲,家住福州,是個“坐班族”。懷孕前多年,她就常常感到排便吃力,知道自己患痔瘡,但她並不重視。懷孕後,她的痔瘡越發嚴重,排便時經常便血或出現肛周腫痛,但她擔心痔瘡膏里的麝香會誘發早產,故不敢用。

好不容易忍到生產,不料痔瘡大發作。順產時,她的內痔當即脫出肛門外,如雞蛋般大,又紅又腫、疼痛難忍,碰不得。從產科出院後,小倩原本應該沉浸在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之中,並好好坐月子,可這會兒她卻成天唉聲嘆氣,不敢吃也不敢拉,無法坐立,只能硬躺。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一周後,她實在熬不下去了

只好先躺在小車后座上

再由丈夫背着

上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肛腸科就診

接診醫生柯敏輝副主任醫師一看這架勢,就猜出大概原因。他給小倩做了詳細檢查,明確是產後痔瘡堵在了肛門口。該痔瘡充血腫脹、表皮破潰,嚴重程度已達“嵌頓痔”。若再不治療,嵌頓痔有壞死、引發嚴重感染乃至全身感染的風險。

柯醫生趕緊給小倩

安排嵌頓痔切除手術

術後選用對哺乳影響最小的

用藥手段促進傷口癒合

經過6天住院,小倩總算康復回家

“產後痔瘡是肛腸科的常見病。”柯醫生說,許多新晉媽媽剛經過生產,體質虛弱,並且急需快速建立哺乳關係,卻還要面對痔瘡,身心俱疲。此病對醫生來說也很頭痛,因為要顧及兩代人,治療手段很受限。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生產為什麼容易引發或加重痔瘡?

該科黃璇副主任醫師作為女醫生

也接診過不少此類患者

她指出

懷孕期間,漸漸增大的胎兒會對孕婦的直腸造成壓迫,誘發靜脈曲張。此外,女性產後,腹腔一下子變空不少,大便意識會變得遲鈍,再加上長時間卧床,易導致大便乾結、排便掙扎。這些都可能引發或加重痔瘡。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醫生提醒

產後痔瘡重在預防。黃醫生提醒育齡女性,如果備孕時就有比較明顯的痔瘡癥狀,建議先到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有必要處理,以絕後患。孕期和產褥期,要注意多喝水、均衡飲食,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芹菜、白菜、燕麥、香蕉、紅薯等,並保持肛門清潔。孕期便秘可適當藉助開塞露。產後多做提肛運動。

痔瘡可分四期。Ⅰ期,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為主;Ⅱ期,有便血,內痔會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回縮;Ⅲ期,內痔脫垂於肛門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外,需用手塞回;Ⅳ期,內痔脫出肛門無法用手塞回。產後痔瘡若嚴重到第四期,應權衡利弊,儘快接受手術治療。

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文

新媒體編輯 鄭錦鑾

監製 管慧 楊韜

【來源:福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 天天要聞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一個專為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在人生的第五個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已是遠近聞名的“好爸爸”。三個月前,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爸爸陪親子公益行動”正式啟航,每周末邀請社區內3—6歲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來聽故事、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此前報道>>多個“第一”!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 天天要聞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太突然了!蔡瀾老先生才走不到兩周,楊少華老先生也離開了人世。這位相聲界的老前輩雖然早已離開舞台,卻並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他生命中的最後階段,一直是在子孫和粉絲的陪伴下度過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傳來的四個小時前,他還在視頻中給兒子帶貨。戎馬半生楊少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老藝術家”的。他剛入行那會兒,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蓮,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着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