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2020年11月23日23:52:05 育兒 1180

初為人母的小倩(化名)

是被丈夫背進醫院肛腸科診室的

原來,近日她在順產孩子時

拼盡全力

導致痔瘡脫出體外如雞蛋般大

收不回去,痛得連走路都困難

接診醫生說,她的病情

屬於臨床上常見的“產後痔瘡嵌頓”

嵌頓痔屬於最嚴重的第四期痔瘡

有壞死風險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產後痔瘡纏上新晉媽媽

月子里進行切除手術

小倩今年26歲,家住福州,是個“坐班族”。懷孕前多年,她就常常感到排便吃力,知道自己患痔瘡,但她並不重視。懷孕後,她的痔瘡越發嚴重,排便時經常便血或出現肛周腫痛,但她擔心痔瘡膏里的麝香會誘發早產,故不敢用。

好不容易忍到生產,不料痔瘡大發作。順產時,她的內痔當即脫出肛門外,如雞蛋般大,又紅又腫、疼痛難忍,碰不得。從產科出院後,小倩原本應該沉浸在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之中,並好好坐月子,可這會兒她卻成天唉聲嘆氣,不敢吃也不敢拉,無法坐立,只能硬躺。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一周後,她實在熬不下去了

只好先躺在小車后座上

再由丈夫背着

上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肛腸科就診

接診醫生柯敏輝副主任醫師一看這架勢,就猜出大概原因。他給小倩做了詳細檢查,明確是產後痔瘡堵在了肛門口。該痔瘡充血腫脹、表皮破潰,嚴重程度已達“嵌頓痔”。若再不治療,嵌頓痔有壞死、引發嚴重感染乃至全身感染的風險。

柯醫生趕緊給小倩

安排嵌頓痔切除手術

術後選用對哺乳影響最小的

用藥手段促進傷口癒合

經過6天住院,小倩總算康復回家

“產後痔瘡是肛腸科的常見病。”柯醫生說,許多新晉媽媽剛經過生產,體質虛弱,並且急需快速建立哺乳關係,卻還要面對痔瘡,身心俱疲。此病對醫生來說也很頭痛,因為要顧及兩代人,治療手段很受限。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生產為什麼容易引發或加重痔瘡?

該科黃璇副主任醫師作為女醫生

也接診過不少此類患者

她指出

懷孕期間,漸漸增大的胎兒會對孕婦的直腸造成壓迫,誘發靜脈曲張。此外,女性產後,腹腔一下子變空不少,大便意識會變得遲鈍,再加上長時間卧床,易導致大便乾結、排便掙扎。這些都可能引發或加重痔瘡。

新晉媽媽月子里做手術!原來是這種常見病…… - 天天要聞

醫生提醒

產後痔瘡重在預防。黃醫生提醒育齡女性,如果備孕時就有比較明顯的痔瘡癥狀,建議先到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有必要處理,以絕後患。孕期和產褥期,要注意多喝水、均衡飲食,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芹菜、白菜、燕麥、香蕉、紅薯等,並保持肛門清潔。孕期便秘可適當藉助開塞露。產後多做提肛運動。

痔瘡可分四期。Ⅰ期,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為主;Ⅱ期,有便血,內痔會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回縮;Ⅲ期,內痔脫垂於肛門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外,需用手塞回;Ⅳ期,內痔脫出肛門無法用手塞回。產後痔瘡若嚴重到第四期,應權衡利弊,儘快接受手術治療。

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文

新媒體編輯 鄭錦鑾

監製 管慧 楊韜

【來源:福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 天天要聞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終其一生,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所謂的愛情會消失,孩子會長大有自己的生活,一切最終都會歸於平淡!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 天天要聞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人生之路,猶如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順心的事總是如影隨形。而且,很多時候這些煩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不能隨意向他人傾訴,以免將負能量傳遞出去。真正聰明的人,懂得自我排解,他們會選擇前往以下這三個地方,讓內心恢復平靜,重新積蓄力量。
接連有孩子因“棍棒教育”離世 拒絕暴力管教應成家庭教育底線 - 天天要聞

接連有孩子因“棍棒教育”離世 拒絕暴力管教應成家庭教育底線

“棍棒教育”再釀慘劇。近日,據媒體公開報道,浙江杭州年僅9歲的天才圍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親家暴後跳樓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稱,曾目睹朱某某父親毆打孩子,“其父親任何負面情緒都會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法治日報》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這樣的悲劇並非個...
培養優秀男孩的妙招(25):帶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掙錢 - 天天要聞

培養優秀男孩的妙招(25):帶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掙錢

現在好多青少年都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想要啥,跟父母一說,錢就輕鬆到手了。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些錢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好多青少年壓根兒不清楚,或者壓根兒就沒認真琢磨過這個問題。就說劉明吧,他今年13歲,剛上初一。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 天天要聞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生活老師是學生校園生活的溫暖陪伴者。今(23)日,上游新聞“陽光心橋”聯合重慶市兒童醫療救助基金會、沁一心理走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用一場公益講座,為該校的生活老師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心理健康課,共同守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周紫薇在為生活老師們上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是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