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特工隊 |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正確回應很重要!

2020年11月20日17:32:03 育兒 1888

這兩年在“充分懂得和理解孩子”的大的教育理念下,我們很在意孩子感受,也時時提醒自己要給孩子留面子,盡量不嚴厲斥責、不大聲吼罵。

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在做事之前就給他立好規則,反而越是能讓孩子感知到安全感。這比起我們總是在孩子“犯錯”後安慰孩子要更重要,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總活在“做錯”事的世界裡。相比起做錯事後的被溫柔以待,孩子更需要的是被肯定,因為越多的肯定越能提升自尊感。

育兒特工隊 |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正確回應很重要! - 天天要聞

3歲以後的孩子,會越來越在意自尊感。比如說,孩子知道媽媽不願意她吃很多的零食,所以她不選擇在媽媽面前吃,這就是她為了維持自己在媽媽面前的自尊感;同樣的,背地裡吃的時候發現媽媽看到了,會迅速放下,也是因為他不希望在媽媽面前輸掉自尊感。

這其實和孩子們會撒謊是一個道理。對於低齡的孩子,說謊不是人格或品德上有問題,而是他們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行為。

寶寶從一出生,就有一種本能——取悅他面前比較權威的那個人。1歲左右還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後果,等兩歲以後,孩子可以自己把「飯弄得到處都是」和「媽媽不高興」聯繫起來,為了避免挨訓,他會說「這不是我弄的」。

育兒特工隊 |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正確回應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這其實標誌着孩子大腦進一步成熟,可以用語言來掩蓋行為。要知道6歲以下的孩子很少能分辨幻想和現實的區別。其實孩子4歲前的說謊,很多時候可能就是把自己聽過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經過想象說出來而已,帶有明顯的幻想痕迹。

如果他們第一次說謊,我們用放鬆的心情面對,用溫柔的語言了解,用堅定的態度引導,即使今後還會有類似事情發生,也絕對不會成為惡性事件。其實處理孩子說謊的問題,還反映了一種教育的現實問題:我們習慣用非黑即白的思維給孩子的行為貼標籤。

想糾正孩子的「出格」行為,充分了解孩子心理是第一步。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 天天要聞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極目新聞記者 劉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帶着孩子到黃山旅遊,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長走散。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3日下午4時,黃山景區一共幫着父母們找到18個孩子。5月3日下午3時許,在黃山觀石亭附近,一位來自南京的媽媽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稱十歲的兒子走散了。工作人員找這位媽媽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後發在工作群中。最...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着笑,眼睛卻濕潤了。“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你誰啊?”“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 天天要聞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極目新聞記者 王鵬五一假期期間,有網友發視頻在山西大同一商場體驗挖煤活動,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頭戴安全帽,手拿鎚子和鏟子,化身小礦工不停敲擊着煤炭。小朋友化身“礦工”敲煤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5月3日,記者採訪了該活動的負責人馬女士。馬女士稱,活動時間是從5月1日到5日,顧客可...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 天天要聞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哈咯,姐妹們,你們好呀?平時你家的寶寶愛不愛吃飯?我悄悄告訴你們哈,我家二寶真的在這方面讓人非常非常非常省心的,飯飯自己吃,而且每次都光盤!他從來不用我喂他,去了商場,也頂多拿個牛奶,其他零食他一概看不上!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就是好。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 天天要聞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大年初三本想是好好休息一下,能早點睡覺的,可是去拍全家福就弄到很晚,鵬飛又去安排了吃飯,這一天便是過的更有意義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四個小傢伙在車裡的時候就已經睡著了,黃玲她們到家已經快11點了,大家把孩子抱回屋裡,簡單洗漱一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 天天要聞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每當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父母總是又擔心又焦慮,其實每一個“缺點”背後,都有一個潛力和優點! 1️⃣對於不聽話有主見的孩子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 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