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
正文:
周六是悠閑的一天,也是忙碌的一天,悠閑是早上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忙的是中午要去爺爺奶奶家吃飯,晚上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飯。
周末只有兩天,周日米婭要去上大自然課,去照顧她的水稻,回來就很晚了,大概也不想到處去了。
這周不回去了,早上把床單被罩換了一下,洗好晾上,打掃房間,做了早餐。
米婭爸爸昨晚交代了他今天不吃,只有Anna和米婭。
趙慧萍只是聽Anna說米婭爸爸是賣二手房的,她以為是銷售。
就看他整天那麼閑,時間又多,周末雙休,她想大概那是他的公司吧。
或許只有老闆才能這麼自由。
一家三口起床已經十點多了,Anna也不想吃,吃了一個紅蛇果,只有米婭吃了一個蛋羹,半片兒麵包。
這一家三口很少穿着睡衣在外面晃,偶爾會出來倒個水,如果說幾點吃飯,幾點出發 ,從卧室出來已經是可以直接出門的狀態了。
Anna和米婭爸爸一起坐在沙發上等米婭吃完早飯。
趙慧萍就要趕緊去主卧打掃。
全能阿姨的時間就是這麼擠出來的。
Anna看她要進房間去就說:“姐,今天不用打掃,沒事兒的,不是很亂,有時間再收拾就好。”
趙慧萍說:“我很快就好,這會兒也沒事兒。”
終歸都是自己的活兒,干全能本身就是一件很繁瑣的工作,放下家務,抱起孩子,放下孩子,操持家務,甚至抱着孩子,也得做家務,這都是常規操作。
只不過Anna家的活兒不是很多,因為在家吃飯很簡單。
等她把主卧打掃個大概,米婭吃完飯了,裙子上弄上了一點兒果醬,Anna說髒了,又去換衣服。
米婭爸爸始終很安靜的等待着家裡的三個女人各忙各的,直到米婭奶奶打電話過來。
米婭爸爸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說:“該出門了吧?各位女士都收拾好了沒有啊?”
Anna說:“好了,走吧。”
趙慧萍拎了包包,裝的都是米婭的東西。
米婭爸爸路上對Anna說:“我媽說什麼的,你就聽聽,別往心裡去,你要是心氣不順,回來跟我算賬就行。”
Anna說:“她能說啥,我都能想象的到,你放心吧,不過劉浩宇,你給你媽媽科普一下,生男生女不是我決定的,是你決定的。”
米婭爸爸笑着說:“是,你說得對,她要是再說,你就這樣告訴她。”
Anna說:“我讓你說呢。”
“你說了殺傷力更強,我媽就是愛說,你說說看,你把她愛着二十多年的男人拐走了,你不容許她找點兒事兒啊,偏偏你又很完美,無懈可擊,你說咋辦?”
Anna笑着說:“你說你隨了誰了?”
“我自成一派,為了你專門長的。”
趙慧萍不自覺翹起了唇角,米婭爸爸是那種人前很靦腆的男人,也或許只是在特定的場合。
趙慧萍見他都是在家裡,在奶奶家,在姥姥家,在Anna朋友面前。
他很靦腆,話也不多,但是他在Anna面前很貧,很幽默,姿態放的也很低,總是把Anna哄的很高興。
趙慧萍想,不是高學歷就一定好,像米婭爸爸這樣的高情商,大概才是最聰明的吧。
這樣的狀態真的很好,她跟劉全勝說起來,他總是說,“因為他們有經濟支撐,不用為了三餐和房貸發愁。”
是,有錢是可以解決生活里百分之九十九的難題的,剩下的百分之一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米婭奶奶說大妞早早就在門口等着了,一到家,米婭爸爸就跟大妞玩在一起了,像個孩子一樣。
小姑姑沒有課,在家裡看電視,Anna給她買了裙子,她喜歡的不得了,趕緊回房間換上了。
出來奶奶說太短了,“小女孩兒裙子長點兒,看着端莊。”
劉思雨一聽就撅嘴了,“幹嘛?我一個十來歲的小學生,要啥端莊?又不是古代。”
這個年紀的小女孩兒,正是說不的時候,大人說什麼她都要習慣性的反駁一下。
劉思雨說:“米婭,你來,姑姑給你好東西。”
趙慧萍要跟過去,Anna說:“姐,不用管她們,沒事兒的,思雨可會帶米婭玩兒了。”
鐘點工在廚房裡煮飯,爺爺打下手,奶奶坐在沙發上看手機。
趙慧萍無事可做,就去廚房看看,爺爺笑着說:“你不用幫忙,我們吃的也簡單。”
趙慧萍說:“有沒有剝蒜剝蔥的打下手,我很專業的。”
爺爺哈哈笑了,“你這可以,帶米婭行,小鍾是很不愛說話的,人也慢,總是來的時候,都不說話,坐着。”
趙慧萍說:“不愛講話有不愛說的好處,您真厲害,大部分男人是不會做飯的。”
爺爺說:“退休了,總要有點兒價值,待着也沒事兒,給自己家人做點喜歡吃的,自己也高興,今天有米婭喜歡的牛蛙。”
趙慧萍說:“的確是,要給爺爺頒發一個家庭勞模獎。”
趙慧萍幫着剝了蔥,擇了韭菜,又拿了餐具去擺餐桌。
米婭奶奶不知道去哪兒了不在客廳,Anna和米婭爸爸坐在一起,中間卧着大妞,各自在看手機。
劉思雨帶着米婭從房間出來,她把米婭追的趔趔趄趄。
本來米婭是要跑去沙發那邊的,看見趙慧萍,中途改道兒,奔着她來了。
趙慧萍把手裡的盤子放下,伸手接她,“別摔了,跑那麼快乾什麼?”
米婭撞進她懷裡,“小姑姑嚇唬我。”
趙慧萍扶住她,看見她嘴唇都是藍色的,她問,“你吃什麼了?”
米婭只顧往她懷裡鑽,劉思雨過來拉她,“你出來,哎呀你別拉她。”
趙慧萍問:“你給米婭吃什麼了?”
劉思雨說:“沒吃什麼呀?”
趙慧萍對米婭說:“張開嘴,阿姨看看你嘴巴里有什麼?”
米婭咬緊牙關,閉上嘴。
趙慧萍說:“哦,是不是小蟲子又咬你牙齒了?要讓王醫生看看,打一針嗎?”
米婭說:“不要。”
她張開嘴,嘴巴里,舌頭上都是紫色。
趙慧萍說:“是啥?”
急的她方言都出來了。
Anna也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咋啦?米婭,你吃什麼了?”
“甜的。”
劉思雨說:“吃糖了,我給她的糖。”
趙慧萍說:“嘴巴里,舌頭上,嘴唇都是藍色的。”
米婭爸爸站起來,走過來看了看米婭的嘴巴,他嚇唬劉思雨,“你再給她吃亂七八糟的東西,我揍死你。”
劉思雨一抱頭說:“你敢,我告訴媽媽,媽,媽,我哥要打我。”
奶奶從我是出來說:“你是一回來就逗她。”
老來得女奶奶,對劉思雨很是寵愛和縱容,她說:“那是糖,在學校附近買的。”
米婭爸爸說:“是不是新聞里說的三無產品,你看看米婭的嘴巴。”
奶奶說:“我知道,劉思雨的嘴還變過紫色。”
爸爸說:“媽你心可真大,這些東西也給她買,吃出問題哭都沒地方哭去。”
午餐很豐富,鐘點工在廚房吃的,奶奶說:“她習慣了,總是在廚房吃,不用管她。”
一家人到飯桌上就開始算賬,各種各樣的問題總會呈現出來。
一家人在一起,說說家常,好像各種敏感的問題,不端飯碗說不出來一樣。
半碗飯還沒吃呢,奶奶問:“Anna還是吃的那麼少嗎?你爸就是為了你才做這麼多菜的。”
米婭爸爸說:“我們不回來,你們就不吃菜啊。”
奶奶說:“差不多。”
“那我們以後不回來了,省錢。”
奶奶說:“我養你二十多年,白養了,養兒子幹啥,養大了,一句話都不敢說。”
米婭爸爸說:“你說點兒大家都愛聽的啊,是吧爸?”
米婭爺爺說:“米婭,牛蛙,蛙蛙,嘗嘗,爺爺的手藝有長進沒有,你們都一樣 誰也不吹虧。”
吃了一會兒,奶奶說:“Anna現在要注意營養,家裡又有阿姨,讓她每天煲點湯,你看看米婭,跟豆芽菜一樣,孩子在媽媽肚子里就應該養好的,讓你舍了這個,你還不願意,生完米婭,你太忙了,身體都沒養好,現在能養好這個孩子嗎?”
米婭爸爸說:“媽,你能不操心嗎?米婭很健康,上個月才體檢過,而且我再說一次,不要再跟Anna說放棄這個孩子,我要她。”
爺爺說:“一回來你就要說,孩子們一星期回來一次,你不能消停吃個飯嗎?”
奶奶說:“我也是為你們好,老里說話你們覺得不中聽,現在還小,孩子不落地不算人,現在養一個孩子可不是說話的,米婭是個女孩兒,這個要是個男孩兒,湊夠一個好字,不用想以後了,這又是個丫頭,過兩年還得要三胎。”
米婭爸爸說:“不要,我們就要米婭和妹妹就好了,不會要三胎,你別想了。”
奶奶說:“我是為誰?你就是犟,從小就不聽我的,你要是聽我的……”
米婭爸爸說:“該聽你的我肯定聽,你說的都是啥,下周我們不回來了,Anna月份大了,她還要上班,太累了。”
米婭奶奶說:“回來又不讓她幹活兒。”
爸爸說:“不幹活兒我們也不回來了,回頭再說吧。”
奶奶轉變了語氣,“我也就是那麼一說,你都是,我只能對你好,你要就要,過幾年再生一個男孩兒。”
“不要了,養不起。”
“我跟你爸給你養。”
“那米婭給你放在這兒吧,你和我爸養着。”
奶奶說:“你就是專門跟我做對的,我說過幾年,過幾年思雨上高中了,就寄宿了,到時候我跟你爸爸就有時間了。”
米婭爸爸笑着說:“到時候你倆就老了,還能行嗎?要不你再給我生個弟弟吧。”
爺爺說:“胡說八道,沒個正形,趕緊吃飯,一桌子菜堵不住嘴。”
Anna始終慢條斯理的吃着飯,也不搭腔。
趙慧萍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Anna和米婭爸爸配合默契,在爺爺奶奶這邊,米婭爸爸負責外交,Anna很少說話。
有空跟小姑子說說話,跟米婭說說,至於婆婆的刁難,有米婭爸爸負責解決應對。
而在姥姥那邊,家裡有什麼事兒,不管Anna怎麼跟她媽媽吵,怎麼對弟弟縱容,米婭爸爸也不多話。
兩個人的相處模式好像約定的,也像是長期相處的默契。
吃完飯,趙慧萍幫着鐘點工阿姨收桌子,米婭爸爸說要走,爺爺說:“坐一會兒再走吧,剛吃完飯,我還沒有跟米婭玩住。”
鐘點工阿姨很靦腆,一個勁兒的說:“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的,你去歇着吧。”
趙慧萍輕聲說:“我給你搭把手,老闆一家團聚,我就不去當電燈泡了。”
鐘點工阿姨笑着說:“就是,爺爺總是念叨米婭,說她總也不來,隔輩親,爺爺想孫女兒呢。”
趙慧萍說:“是,肯定親呀,就這一個孫女。”
如果不是劉思雨,這個時期,爺爺奶奶也是兒孫繞膝的年紀。
人吃五穀雜糧,就有這樣那樣的貪慾,有兒子,還想要女兒,有女兒,還想要兒子,總覺得還是不夠。
玩了有半個小時,米婭爸爸說米婭要睡覺了,還是要回去。
趙慧萍收拾了米婭的東西,牽着她的手打算出門。
爺爺抱着米婭說:“跟爺爺親親,你下個星期還來看爺爺好不好?你不來,爺爺會很傷心的。”
米婭說:“好,我還來吃蛙蛙。”
爺爺高興的說:“好,爺爺的廚藝,因為你越來越好了是不是,你來,爺爺買活的給你做。”
米婭跟爺爺奶奶和小姑姑都親了親,擺手說再見。
Anna看起來跟來的時候沒兩樣,微笑着說:“爸媽,我們走了。”
出了門,Anna的臉就慢慢的沉了下來,米婭爸爸拉着她的手,Anna無聲的掙開了。
回去的路上,一路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米婭快到家的時候就睡著了,任憑趙慧萍晃她。
爸爸把車停好,從趙慧萍懷裡接過米婭,到家直接回房了。
Anna很明顯心情不悅,爸爸也沒有來時的貧嘴了。
趙慧萍也回了房間,她要睡一會兒的,想着明天盼盼要回去了,要給他打個電話。
倆人也鬧的不開心,昨天到今天,兩個人都沒有再聯繫了。
孩子倔強不低頭,當媽的不能一直就不理她。
孩子再大,在媽媽面前,終究還是孩子,好的壞的,都要承擔。
她給盼盼打電話過去,盼盼懶散的聲音在那邊響起,“喂。”
趙慧萍說:“你睡了嗎?”
“嗯。”
“那你睡吧。”
“不睡了,已經醒了,你不忙了嗎?”
趙慧萍說:“嗯,這是我的休息時間,今天是周六,中午孩子爸媽帶她睡,我有時間,明天什麼時候走?”
“早上吧,我起了就走,中午跟默默一起吃飯,我已經給他打過電話了。”
趙慧萍說:“我讓你爸給默默買了豬蹄,你帶去給他,你給向斌也帶個,好吃。”
盼盼突然有點兒傷感,她說:“媽,你是不是對我很失望,我也不想跟你吵的,我就是控制不住,領證的事兒我也後悔過,吵架的時候我也後悔過,但還是覺得離不開。”
趙慧萍心疼極了,她說:“盼盼,感情的事兒,你自己考慮清楚,媽媽說的再多,都不如你的感受,至於婚禮,我們當家長的,有我們的考量,我也不是為了讓你為難,你爸和我,也沒有別的想法,向斌是男方,他爸媽得有個態度,你現在還年輕,將來你會理解媽媽的。”
盼盼輕輕說:“嗯,我知道,向斌說了,他說等他爸媽商量好,你們會再碰一次面的。”
趙慧萍說:“行,我說過了,你不管做什麼決定,我和你爸都支持你,你不要再為這件事兒煩心了,你們倆只要和好了,你有信心能過好,你們就好好過,至於其它,不過是附屬的形式而已,有了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影響啥,你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盼盼悶悶的說:“謝謝媽,這件事兒,我回去之後,會跟向斌好好商量一下的。”
這些話,反過來倒過去,在趙慧萍的心裡不知道翻滾了多少次,跟盼盼把話說開了,心裡舒暢多了。
又躺了一會兒,睡不着,估摸着米婭一時半會兒也起不來,就躺着沒動,給吳明月發了個信息,“你怎麼樣?休息好了嗎?”
吳明月說:“在去機場的路上,馬上到了。”
“你帶着孩子嗎?”
“不是,還有菲兒和韓總。”
“老太太不是還在醫院嗎?”
“嗯,我們先去,菲兒胳膊包紮過,今天凌晨韓總就給接回來了,中午吃完飯,我們機票改簽,直接去上海了。”
“韓總挺有意思的,出了事兒不是他走,就是送老婆走。”
吳明月說:“韓總跟菲兒談的,說以後我們在上海生活,他工作日回來上班,周末去上海,雙城生活,而且這次茉莉也要去上海了。”
“這次沒跟你們一起走嗎?”
“沒有,因為太倉促了,我們先過去,周一兩個孩子去面試,周二家務阿姨和何阿姨帶着茉莉一起過去。”
趙慧萍說:“你說這算不算兩地分居?”
吳明月說:“差不多,說白了,就是不讓她再回來了。”
“這樣也好,一星期的怨氣攢到周末再發,一周的架,攢到周末再吵。”
“我們馬上到了,不跟你聊了,晚上再談。”
她現在聽菲兒的事兒,已經沒啥感覺了,關係不大,只是想跟吳明月聊一聊。
就像是聽故事一樣,高潮處一聲驚呼,精彩處一通鼓掌,傷心處一陣唏噓,如此而已。
趙慧萍放下電話就起床了,想着晚上還得去姥姥家,起來到處收拾一下,晚上回來估計又直接休息了。
其實也沒啥可收拾的,她早上弄過,上午也沒人在家。
張阿姨發信息,問她下午出不出來小區里玩兒,還給她發了一張圖片,看。”
圖片是小區里一處綠化帶,上面扯着一個條幅,紅底白字,上面寫着,‘7號樓501,無良僱主,吃人不吐骨頭,毆打保姆,還不給結算工資。’
趙慧萍問:“這是和園的?”
“嗯,就這個小區,我上午出去看見的。”
趙慧萍說:“哦,我昨天上午,快中午的時候在外面聽見警車響了,豆包去看警車,他阿姨說是七號樓的,這麼嚴重啊。”
張阿姨說:“我上午在小區里已經聽說了,阿姨們都在討論,有認識那阿姨的說,她們僱主真的挺過分,平常都不給吃飽,家裡啥都不讓吃。”
趙慧萍說:“不給吃飽,我也有過相似的經歷,辭職就好了,幹嘛跟僱主鬧到這個程度?”
張阿姨說:“聽說事發的時候,那阿姨帶着孩子在陽台晾衣服,陽台上有個吊椅,那孩子就要爬上去,結果把吊椅推開,又反彈回來,把孩子撞倒,頭磕到落地窗框上了,孩子媽媽就給了阿姨一耳光。”
趙慧萍說:“天呀,那僱主以為自己是啥皇親國戚啊,解放多少年了?真的把自己當主子了?”
張阿姨說:“聽說那僱主罵罵咧咧一個多小時,還不過癮,持續推搡,阿姨就報警了,說耳鳴,她聽不見了,這種事兒,吃虧的肯定是阿姨,他們還是以調解為目的,讓阿姨離職,僱主帶阿姨去檢查,賠付醫藥費和適當的營養費,結果那家人答應的好好的,警察離開就把阿姨攆出門了,一毛錢沒給。”
趙慧萍說:“這就很過分了,真是啥事兒都有,我們下午要去米婭姥姥家,明天去上課,只能周一見了。”
張阿姨說:“周一我要帶豆豆去參加媽媽的生日宴會,我們周二見吧。”
聽個八卦,趙慧萍站在廚房裡,把這件事兒發給了陳阿姨,她總有獨特的見解。
陳阿姨最近在新加坡,很少有時間,白天把孩子送走,跟媽媽去逛街購物,晚上弄完孩子,累到虛脫,趙慧萍不忍心打擾她。
果然,信息發過去,陳阿姨匆忙回復,“有空說。”
Anna和爸爸帶着米婭從卧室出來的時候,看起來比回來時候好多了,兩個人應該是把話說開了。
Anna算是一個好媳婦兒了,不是太過分,不跟婆婆頂嘴,儘管不想,還是願意周末去吃飯,大家聚一聚。
米婭要吃水果,趙慧萍給她切了半個香瓜,三個人都在都在等米婭吃完出門呢。
白小姐給Anna打電話,問晚上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飯,說有個地方開了一家瓦罐湯,想去試試。
Anna說,周末回娘家了,改天再約了去試。
結果他們等着米婭吃完,好不容易出門了,在地庫里跟白小姐碰上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