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話會決定產生什麼結果!消極鼓勵與積極鼓勵的天壤之別!
陪孩子寫作業,大多是孩子處在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處在懵懂階段,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都是家長越輔導越生氣,咆哮聲音越來越大,孩子嚇得小身體越縮越小,恨不能鑽到地縫裡去,每天輔導作業都是家長氣的半死,孩子嚇得的半死。網上流傳着一段順口溜: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家長被孩子氣的心臟難受的,血壓升高的,基本是百分之百。用不了多久,孩子還沒怎麼著,大人反而有了輔導作業恐懼症,父母雙方都想推給對方來輔導孩子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是關係到孩子以後甚至是一生的身心健康的頭等大事,家長可以說是成年了,生完氣咆哮完也就忘了,但是咆哮的過程給孩子的心理上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可能在以後的日子裡都不會輕易的忘記,很大一部分的孩子被影響了一生。
其實,輔導孩子寫作業是有章可循的,那就是講究語言表達的藝術。因為,你說什麼話會決定產生什麼結果!不妨從下面這個小故事裡學學方法。
話說有兩名保齡球教練分別訓練各自的隊員。他們的隊員都是一球打倒了7 只瓶。教練甲對自己的隊員說:“很好!打倒了7 只。”教練乙則對他的隊員說: “怎麼搞的?還有3 只沒打倒。”結果,教練甲訓練的隊員成績不斷上升,教練乙訓練的隊員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教練客說的話就是積極鼓勵。教練乙說的話就是消極鼓勵。同樣的行為,因為有不同評價和認可,形成了不同的結果。
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孩子理解不了家長輔導的的意圖時,家長說著說著就沒有了耐心,氣急敗壞,邊拍桌子邊咆哮,笨蛋,蠢驢,豬都比你聰明等等難聽的話都能說出口。像機槍子彈一樣打在孩子的心上.這些過程形成的刺激就是消極鼓勵。
那麼什麼是積極鼓勵呢?很簡單,只要心平氣和的說:這次做的不錯,雖然怎麼怎麼等等等等......,只要你懂了剛才那個保齡球的故事,相信你在輔導作業是會有很多很多積極鼓勵的話.
因為你已經懂得,同樣的話轉變一個角度,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結果!
能巧妙抓住孩子的心理,使他們在一種被承認、被鼓勵的氛圍下充分發揮潛能,最終取得好成績。尤其是最最關鍵的有着很好的身心健康。
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是一種讓孩子更好成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