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2025年05月21日23:32:05 育兒 1166

2021年,7歲的付景軒是一名來自湖南的小學生。由於他的父母年少不懂事,生下他的時候才二十齣頭,完全沒有進行任何科學備孕措施。而他的媽媽更是在孕期五個月時才知道自己懷孕的事實,在這期間煙酒來者不拒。這一系列的疏忽也導致付景軒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三天兩頭就感冒發燒。沒有育兒經驗和耐心的父母乾脆把他扔給爺爺奶奶,就外出打工了。就這樣,付景軒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磕磕絆絆地長大了。

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 天天要聞

2021年5月20日,這天付景軒正在體育課上進行四百米的跑步測試。沒想到,才跑了一百米不到,他就開始氣喘吁吁的。他感覺像是有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一樣,每次呼吸都十分費勁。付景軒不得不停下腳步,雙手撐在膝蓋上,大口大口地喘氣。就這樣好不容易斷斷續續跑完全程後,自由活動的時間裡,他一直蹲踞在操場的一角,彷彿只有這樣,胸口才會好受一點。因為自己的身體從小就這樣,付景軒早就習慣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付景軒明顯感覺到自己氣促變得越來越嚴重。胸膛像是塞滿了浸水的棉花一般,稍微活動一下就喘個不停。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他還開始出現咳嗽,並伴隨着黏稠的痰液。爺爺奶奶看他經常咳得小臉通紅,嘴唇甚至微微發紫,於是趕緊帶到附近的衛生所。醫生說是肺炎,掛了幾天藥水後,付景軒咳嗽咳痰等不適終於有了些許的好轉,他的家人也就沒再多想。

6月18日,一下課班上幾個調皮的男生就圍住了付景軒,他們嘲笑完付景軒又瘦又矮,還搶走了他的文具盒。付景軒不甘示弱,伸手想搶回自己的東西。就在兩人你追我跑之時,付景軒的呼吸越來越急促,彷彿空氣不夠用似的。他感到胸口發悶,心臟砰砰砰直跳。下一秒,付景軒突然眼前一黑,身體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氣一樣,整個人軟綿綿地倒在了地上。周圍的同學們立馬驚叫起來,趕緊叫來老師查看情況。

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 天天要聞

很快,付景軒就被救護車送往了醫院。急診醫生在接到付景軒時,發現他臉色蒼白,呼吸微弱,口唇及甲床發紺,杵狀指(+)。隨後醫生趕緊安排了心電圖、胸部X線和心臟超聲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心電圖:右心室肥厚,電軸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X線:可見明顯“靴型心”,肺血減少,主動脈影增寬,肺動脈段凹陷;超聲: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狹窄,主肺動脈狹窄,右心室肥厚,主動脈騎跨。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

隨後匆忙趕來醫院的爺爺奶奶滿臉焦急的拉住醫生問:“醫生,我孫子怎麼樣了,要住院嗎?”醫生專業的解釋道:“綜合各種情況來看,付景軒患上的是先天性心臟病中較為複雜的法洛四聯症這一類型。主要跟遺傳以及他母親孕期時的子宮內環境有關。不用擔心,手術後的生存率能夠達到90%以上,但是如果不手術的話,極大概率活不過20歲。”

爺爺奶奶聽後頓時癱坐在椅子上,淚流滿面。可他們就這麼一個孫子,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治。一周後,付景軒的爸媽終於趕回來陪伴孩子做心臟缺損修補手術。經過兩次手術,和長達一個月的住院治療後,付景軒終於順利出院。醫生不忘叮囑道:“出院後,一定要定期做複查,避免劇烈運動。”付景軒的家人鄭重地點點頭。

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 天天要聞

出院後,付景軒的爸媽決定回老家工作,方便照顧孩子。每天除了嚴格督促付景軒按時按量服用醫生開的處方葯,還會變着花樣地做一些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熱量的飯菜來補充營養。此外,付景軒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心臟,不跑不跳,稍微不適就會停下來休息。

時間彈指一揮間,付景軒嘴唇發紺、容易氣促等不適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平時做一些日常活動也可以輕鬆應對。9月24日,付景軒的爸媽帶着他來醫院複查,複查結果顯示:胸骨左緣雜音消失,第二心音增強;心臟超聲:室間隔缺損完全閉合,無殘餘分流,肺動脈狹窄解除。以上結果均提示付景軒的心功能明顯改善,爸媽得知後激動得差點落淚,總算鬆了一口氣。

可一場意外的降臨,打破了付景軒一家平靜溫馨的生活。2022年10月23日,這天下午付景軒正在專心寫着家庭作業。不知怎的,他總感覺胸口一陣莫名的煩躁,像是有一隻小貓在抓撓着他的心一樣。付景軒深吸一口氣,試圖集中注意力,卻發現自己無法靜下心來。緊接着,他感到一陣眩暈,眼前的景象開始變得模糊,身體開始不受控制地搖晃起來。“砰”的一聲,付景軒直直地從椅子上摔下來,意識迷糊,耳邊還傳來父母急切的呼喚聲……

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 天天要聞

二十分鐘後,付景軒被抬上了救護車。在救護車上,醫護人員立即對付景軒進行了搶救,可發現他的心率已經為0次/分,血壓也測不出,血氧飽和度更是直接跌到了50%以下。醫生只好一邊給他做胸外按壓和腎上腺素靜脈注射,一邊在到醫院後安排相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心電圖:室顫波,QT間期延長;超聲:右心室擴大,右心室收縮功能減低,肺動脈瓣中度反流

意識到情況危急的醫生迅速做了氣管插管、電除顫等措施,但付景軒的血壓仍然偏低,最終因為右心功能衰竭搶救無效而死亡。付景軒的家人在看到已經蒙上白布的孩子後,頓時哭得泣不成聲。付景軒的媽媽更是哭得差點暈厥,她想不通,自己的孩子怎麼就這麼命苦,這是為什麼?

她紅着雙眼,情緒崩潰地抓住醫生的白大褂質問道:“醫生,這到底是為什麼啊?我們到底哪裡做錯了啊?我兒子自從出院後一直按時按量吃藥,清淡飲食,你們當初明明說手術後的五年生存率有九十以上,怎麼才短短一年,他的心臟功能就不行了,一定是你們醫術不行,害了我兒子的命!”

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 天天要聞

說著,付景軒的家人們便紛紛圍住醫生想要討一個說法。就在這時,心內科主任恰好路過,見此情景,他連忙上前解圍。在詳細了解了付景軒的病史資料後和近一年以來的所有生活細節後,主任又針對性地問了幾個問題。付景軒媽媽抽泣着一一回答, 突然,主任臉色大變,迅速捕捉到了這其中的關鍵信息。

得知真相的醫生長嘆一口氣,怒斥道:“無知啊!你們是怎麼做父母的?手術能在很大程度上延長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生命,但偏偏是你們夫妻二人在生活中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細節,這才讓你們白髮人送黑髮人啊。臨床上有許多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也正是犯了這一個致命錯誤,導致心臟衰竭,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

原來,付景軒之所以沒能挺過那場突發心律風暴,並不是因為醫生判斷失誤,也不是因為手術失敗,更不是藥物問題,而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卻在臨床中致命率極高的管理疏忽:術後忽視電解質平衡,尤其是對鉀、鎂離子的長期補充。

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 天天要聞

這也是許多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家庭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多數家屬以為,只要心臟結構修補成功、按時吃藥、避免劇烈運動就“萬無一失”,卻不知道,術後心肌的恢復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這是因為法洛四聯症術後,雖然通過手術矯正了心臟結構異常,但心肌細胞的生理功能並未一併“修復”,它們依然存在電傳導不穩定的風險。而心臟的正常跳動,依賴的正是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差——這個電位差主要由鉀離子(K⁺)和鎂離子(Mg²⁺)維持。

一旦體內鉀或鎂缺乏,即使血液指標尚在“正常值”邊緣,心肌細胞的復極過程(即心跳恢復到下一次起跳的準備階段)也會受到干擾,QT間期延長、室性早搏、心律不齊等“電風暴”就隨時可能發生。這類失衡不需要誘因太強,一次小感冒、一次夜晚低溫、一次輕微情緒波動,都可能成為引爆點。

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 - 天天要聞

更可怕的是,術後孩子往往恢復期活動減少,家屬反而減少了對營養電解質的關注,以為“清淡”就是“健康”。而付景軒家中,正是因為一味強調飲食清淡、避免刺激,卻長期忽略了鉀鎂的補充與心電圖動態監測,才讓孩子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突發致命心律失常。臨床數據顯示,80%以上的術後猝死患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電解質異常,而補鉀補鎂卻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干預措施。

家屬普遍對補鉀補鎂的認識停留在“葯補不如食補”、“吃點蔬菜水果就夠了”的層面,殊不知,孩子術後需求遠高於常人,特別是在秋冬換季、體力生長高峰期、電解質的消耗是倍數級上升。更重要的是,很多早期的心律異常只有通過動態心電圖才能捕捉到,而這項檢查並不常規開展,必須由醫生明確提示或家屬主動要求。

內容資料來源:

  1. 魏俊陽,趙梓伊.多層螺旋CT診斷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大血管畸形的價值[J].中國典型病例大全,2025,19(01):208-211.

[2]黃紹庭.可防可控的先天性心臟病[C]//廣東省腫瘤康復學會.2024年《健康大灣區》科普論壇暨第六期健康科普作品徵集活動作品集.深圳市人民醫院超聲科;,2024:259-261.DOI:10.26914/c.cnkihy.2024.056925.

[3]甄自達,付曉艷,張慧敏,等.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血小板抗體導致凝血功能異常與血小板功能減弱的研究[J].中國輸血雜誌,2024,37(12):1388-1393.

(註:《回顧:湖南7歲男孩心臟手術順利,1年後複發走了,醫生:忽視了2點》圖片均為網圖,人名均為化名,配合敘事: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情節稍有潤色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從132到104斤,已瘦28斤總結:堅持6個自律行為,肚子扁下去 - 天天要聞

從132到104斤,已瘦28斤總結:堅持6個自律行為,肚子扁下去

上個月有個四十歲的會計大姐找我,她說每天中午啃麵包趕報表,晚上陪孩子寫完作業總想吃點甜的,衣櫃里全是寬鬆連衣裙。我讓她做三件事:把辦公桌抽屜的餅乾換成烤紅薯干,晚上八點後把手機放客廳充電,炒青菜時多放兩勺水用筷子翻熟。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礦泉水” - 天天要聞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礦泉水”

92歲高齡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的老奶奶,檢查出腹腔內長出巨型囊腫,面對棘手病情,珠江醫院婦科團隊在多學科協作下打破高齡“手術禁區”,僅用28分鐘成功為患者抽出9000毫升的囊腫液體,相當於18瓶500毫升礦泉水,為患者贏得生機。92歲奶奶3個月內腹部長出“西瓜”92歲的李奶奶(化名)因行走困難長期卧床,自今年2月以來,腹...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 天天要聞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懷孕後,准媽媽們在飲食上總是格外謹慎,每一口食物都關乎着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櫻桃作為春夏季節備受歡迎的水果,因其色澤誘人、口感清甜,讓不少孕婦垂涎欲滴。但也有準媽媽心存疑慮:櫻桃孕婦可以吃嗎?今天就為大家詳細分析,幫助准媽媽們科學、放心地享受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蓮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 天天要聞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蓮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對於孕中期的准媽媽們來說,飲食選擇直接關係到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每一口食物都需要謹慎考量。榴蓮,有着“水果之王”的稱號,以其獨特的氣味和濃郁的口感聞名,然而,它也因高糖分、高熱量讓不少准媽媽望而卻步。那麼,孕中期的准媽媽到底能不能吃榴蓮呢?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布,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聞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布,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團在香港舉辦全球新品發布會,推出金領冠珍護鉑金、金領冠托菲兒敏益、金領冠托菲兒敏初三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發布會現場,伊利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領冠”與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連鎖品牌萬寧達成戰略合作,將全面進入香港200餘家萬寧門店及線上銷售,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標誌着伊利嬰幼兒營養品...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象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象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