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當人產生了意識,各種複雜的情感也會隨之產生。一些大人往往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哪有什麼自尊心啊。其實小孩的內心世界比大人想象中的還要敏感和脆弱。一些小孩的自尊心特彆強烈,家長和老師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到他們。那麼哪些行為能體現一個小孩的自尊心呢?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因為孩子的一點小錯,家長把孩子批評了一頓,孩子從家裡跑出去,很晚都不回家,最後還是家長出門把孩子找回來了。家長往往以為孩子是因為賭氣才不回家,但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自尊心被傷害了。家長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把一些話說重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孩子感到自己被最親近的人這般嚴重的否定,受到傷害,自然就不願意回家了。這其實就是自尊心受到傷害的一種表現。
在校園生活中,有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遇到不會的題,寧願不做,也不會拿去問老師,這其實也有可能與曾經一段傷害到自尊心的經歷有關。有的老師心直口快,在給學生講解問題時,學生一時沒反應過來,有的老師就會喜歡在這時候說一句,“你怎麼這麼笨啊”。學生求助老師,是想解決疑惑的,不是來讓自尊心受到傷害的。下次再遇到不會的題目,學生當然再也不願去問老師了。
生活中體現孩子自尊心的場景有很多,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在和孩子交談和相處的過程中應該盡量細心。此外,也應該教導孩子,不要太把別人不好的言語放在心上。遇事不鑽牛角尖,才容易養成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
【為人父母 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