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教師E家(ID:jiaoshiEjia)
期末考試結束以後,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孩子考得如何。
所以,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剛出考場,就詢問孩子考得如何,順不順利,着急的想要知道孩子考試的表現。
如果孩子考試自我感覺良好,那麼面對家長的疑問,自然會愉快的分享考試的過程。
但是如果孩子自我感覺不佳,家長的詢問只會是一種更深程度的傷害。
家長一句“考得怎樣”,對於考試失利的孩子來說,無異於是在“傷口”上撒鹽,加深孩子消極的情緒。
在考試失利的孩子心中,無論是家長、同學日常一句“考得怎樣”的詢問,在孩子看來,總會感覺是別人瞧不起自己。
因為不理想的成績,會讓孩子感到懊惱、無助,並有着強大的壓抑感。
所以,作為家長,在孩子剛考完試這個敏感的時期,應該多多關注孩子內心的變化。
鼓勵孩子重拾學習的信心,而不是一味的追問成績如何。
那麼說到鼓勵,家長也應該學會循序漸進,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更好的鼓勵效果。
1
家長盡量不要表現出負面情緒。
孩子考試發揮好不好,其實從孩子走出考場的時候便能一眼看出來。
一般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臉上都會洋溢着笑容,相反,則會滿面愁容。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考試,就是他們目前最重要的大事,孩子多少能察覺到,考試成績對他們的重要性。
所以,藏不住情緒的孩子,往往會第一時間將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
家長見狀,其實也不必過多詢問便能知道考試情況。
所以,面對走出考場,心情不好的孩子,家長的情緒應該與孩子相反。
家長或許有情緒,會生氣埋怨孩子考不好,但是千萬不要表露出來,讓孩子看見。
家長如果表現的的過於消極,唉聲嘆氣,更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所以,家長要做的是,靜下心了,用平和的態度,好好與孩子交流,在一個對等的關係中,鼓勵孩子,幫助孩子走出消極情緒。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有效的把家長所說的話聽進去,才能重拾學習的信心。
2
安慰孩子
幫助孩子發泄負面情緒
考試失利,無論是哪一個人,都會感到失落,都會有消極的情緒產生,孩子當然也不例外。
有消極情緒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消極情緒久久不退散,那麼就需要家長的幫助了。
為此,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去幫助、引導孩子,讓孩子將負面情緒發泄出來。
有時候家長無需多言,僅靠肢體語言就能很好的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擁抱一下孩子,或者輕輕的撫摸孩子的後腦勺,用肢體動作去安慰、關懷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
這便是最好的安慰、鼓勵方式。
等到孩子情緒稍加平復,家長可以適當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帶孩子去遊樂園逛逛,或者陪着孩子看一場有趣的電影。
這些行為,都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宣洩情緒,快速的從消極情緒中跳出來。
3
鼓勵孩子
考試失敗不等於人生失敗
等到孩子走出消極情緒,家長就應該適時的通過言語去激勵孩子。
為孩子的心靈營造一個溫暖、積極向上的空間。
家長這時候最應該告訴孩子的是,一次的考試失利,並不能代表永遠的失敗。
並以此機會告訴孩子,人生中失敗與成功是相隨的,沒有永遠的成功,更沒有永遠的失敗。
教會孩子要從失敗中總結教訓,找出自己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並且去糾正、克服它。
無論是考試沒發揮好,還是作答時粗心大意,即便是先前沒有重視考試,家長都要平和地接受現實。
鼓勵叮囑孩子,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告誡孩子要記住失敗的教訓,重拾信心,迎頭趕上。
簡而言之,期末考試結束後,家長不要一味的只關心孩子考得如何,要學會察言觀色,感受孩子的情緒變化。
利用合適的方法,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即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
家長也應該明白,成績只是一時的,如果家長因為一時的成績而責罵孩子,讓孩子深陷消極情緒之中,對學習失去信心,必然得不償失。
所以,家長在孩子考完試後,首要做的就是鼓勵,無論成績好壞與否。
如果成績好,那就當是讓孩子再接再厲,如果成績不佳,那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
版權說明:本文經「教師E家」(ID:jiaoshiEjia)授權轉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裡是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師E家 為用戶提供教育資訊,教學心得,教育時事分析,願您在教育路上不再憂心~
▼精選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