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蘇現在三歲多了,他的自主意識在慢慢的建立,對周圍很多的事物又充滿着好奇。看到媽媽在幹家務,他也想過去幫下忙,可每次都是給媽媽幫了倒忙。比如幫媽媽包餃子,結果弄的哪哪都是麵粉;幫媽媽刷碗卻打碎了碗。每每這時,媽媽都是又欣慰又生氣,只能無奈的說:“你還小,這些都是媽媽乾的活,你去旁邊玩吧”。當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時候,你是否也是這樣殘忍的拒絕嗎?還是會呵斥孩子幫倒忙?當孩子真的幫了倒忙,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1,不要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三至六歲的孩子,他們都是幫倒忙的小能手。其實他們是想努力幫忙的,可是他們的能力又有限,沒有辦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最後的結果總是越幫越忙。我們不能拿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很難像成人那樣做到沒有疏漏的。
2,不要拒絕孩子的幫忙。很多事情想要做好都需要時間的積累,開始的時候孩子做的總會有點差強人意,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成長。比如包餃子的時候,可以專門給孩子準備適合他的工具與場地,讓孩子在玩耍中慢慢的學會包餃子。而不是從一開始就拒絕孩子的幫忙,幫孩子打點好一切。
3,用鼓勵代替呵斥。這個時期的孩子動手能力都是比較強的。他渴望去學習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如果父母阻止他去做這些的話,時間久了他就會失去積極性,變得懶惰,不願嘗試。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同,家長們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就是肯定了孩子的價值,可以讓孩子充滿能量,更有信心去做好事情。
4,對待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的年齡畢竟還是小,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顯的不夠靈活,笨手笨腳。凡事都不是天生就會的,我們要看到孩子參與的過程而非最後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用足夠的耐心去對待孩子,給孩子做示範,認真的教孩子應該怎樣做。時間久了,孩子嘗試的次數多了,自然也就會了。
家務活是讓孩子無比真實接近生活的好辦法。孩子幫倒忙都是暫時的,慢慢的他就會學會這些生活的能力,並能夠在這平淡的勞動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與價值感,讓自己變的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