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要做好這幾點

2020年11月10日19:08:12 育兒 1068

"從起床到穿好衣服去上學,我的兒子每一步都得我陪着,要全指着他自己,一上午他都走不出屋子"。最近收到了許多家長這樣的吐槽。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和家長不無關係。

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要做好這幾點 - 天天要聞

孩子幼兒時期剛剛學會吃飯的時候,他對食物的探索、對自己手眼協調的探索常常讓我們崩潰,所以我們總是喂孩子;孩子小學時期剛剛學做家務的時候,他對做事的流程、方法、熟練度都不完善,所以我們總是嫌棄孩子做的不到位。

孩子初中時期剛剛接觸自己的人生命題,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大爆發而迷茫而暴躁,我們可能沒有引導反而批評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就會讓孩子潛移默化中有了"我不行"這種負面想法,又怎麼能有面對生活的勇氣,有自立的力量呢?

要想讓孩子獨立,做好這幾點尤為重要:

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要做好這幾點 - 天天要聞

1.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

父母要明白,當父母真正地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時,就會發現在孩子的世界裡每一件事都是天大的事。比如說,孩子想讓你幫忙解開衣服扣子,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小事而要求他自己做,換位思考。

對於他來說,這真的十分困難。所以,如果孩子的求助是合理的,父母就不要"死守原則"一遍遍的向孩子強調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了。

2. 給孩子機會,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要做好這幾點 - 天天要聞

上文提過的,很多時候家長都錯誤地給孩子灌輸了"他不行"這種思想,漸漸地,有問題的時候孩子都不願意去嘗試想辦法解決,因為他覺得自己肯定不行。

久而久之,就被戴上了"不夠自立"的帽子,這罪魁禍首就是家長,所以,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不要去做干擾,視情況而定,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會讓他們更自信,從而自立。

3. 尊重孩子的情緒。

有時候孩子有"不自立"的表現的時候,並不一定是真的不自立,可能只是向你發出的信號,想讓你多陪陪他,這時候我們有所感受,不能一股腦的對他責怪!和孩子溝通,安撫他的情緒。

自立的孩子也是有情緒的,不要因為覺得孩子自立懂事,就在他們身上減少了付出,陪伴越多得到的越多。

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要做好這幾點 - 天天要聞

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起大早趕晚集",家長也可以更輕鬆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聞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時,楊絳被安排清掃公廁。面對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與異味,她沒有怨懟敷衍,而是親手縫製拖把,帶着肥皂與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塊瓷磚,細緻到為空間通風除味。不多時,曾經污穢的角落竟變得窗明几淨。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在此處掏出書本靜靜品讀,說“廁所就是我的書房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 天天要聞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一個專為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在人生的第五個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已是遠近聞名的“好爸爸”。三個月前,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爸爸陪親子公益行動”正式啟航,每周末邀請社區內3—6歲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來聽故事、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此前報道>>多個“第一”!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 天天要聞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太突然了!蔡瀾老先生才走不到兩周,楊少華老先生也離開了人世。這位相聲界的老前輩雖然早已離開舞台,卻並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他生命中的最後階段,一直是在子孫和粉絲的陪伴下度過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傳來的四個小時前,他還在視頻中給兒子帶貨。戎馬半生楊少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老藝術家”的。他剛入行那會兒,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