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吃了雪糕就發燒是什麼原因?

2020年08月18日12:28:05 育兒 1631

雪糕是夏季最常見的冷飲之一,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但是很多時候可以發現一些小孩子吃了雪糕後,就會出現發燒的現象。這是因為雪糕過於寒冷,而小孩子的身體素質和腸胃功能都比較弱,吃了雪糕容易引起胃腸道的異常反應,從而導致發燒。吃雪糕發燒也需要進行積極的退燒治療,以免影響到身體健康。

小孩子吃了雪糕就發燒是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小孩退燒方法

小孩子退燒主要以物理退燒為主,只有體溫超過了38.5度才能夠使用特效藥物來進行退燒,或者到醫院進行緊急退燒治療。

1、酒精擦浴

可以採用35%的酒精進行擦浴,乙醇可以有效軟化血管,揮發的時候可以將身上的大部分熱量給帶走,從而起到退燒的作用。需提前準備好75%的乙醇100ml,加入相等的溫開水,溫度需要維持在27-37攝氏度。可以用小毛巾沾取適量酒精,然後從寶寶的頸部進行擦拭,由上向下進行擦拭,腋窩、腹股處、血管豐富部位,都需要擦到皮膚略微泛紅為止。

2、溫水洗澡

寶寶發燒可以採用溫水洗澡來進行降溫,溫度需保持在27-37度,不需要洗太熱的水,熱水容易導致寶寶全身的毛細血管擴張,提升耗氧量,容易導致缺血性氧氣不足的現象,反正而加重病情。

小孩子吃了雪糕就發燒是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3、熱水泡腳

適當的採用熱水來泡腳,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減輕不適癥狀。可以採用小桶,倒入三分之二的熱水,泡腳的同時可以適當的撫搓寶寶的小腳丫,促進毛細血管擴張,緩解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多喝水

寶寶發燒後,要注意多給寶寶喂點水,可以促進寶寶的排尿次數,讓熱量隨着尿液排泄出來,可以達到降溫的一個效果。

5、藥物治療

寶寶發燒溫度達到38.5攝氏度的時候,需要口服相關藥物進行退燒處理,如果這些退燒方法都不見效,則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血常規的檢查,來確定病因,對症進行治療。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 天天要聞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34種癥狀在2025年3月播出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靜首次袒露自己的絕經過程:“今年我54歲,已經絕經兩年了。”盜汗的癥狀和手足無措甚至自我厭棄的情緒瀰漫在李靜的更年期。在一次發布會上,正在主持的李靜經歷了嚴重的盜汗,“我就像進入了一個桑拿房,粉底混着汗水不斷地流進鎖骨,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完...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 天天要聞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奔流新聞訊(記者鄭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讀者分享會第4期母親節專場在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館舉行。來自新加坡各行各業熱愛閱讀的華人朋友們歡聚一堂,以共讀美文的方式慶祝母親節。除了現場的60多名觀眾,新媒體《獅城頭條》現場直播也吸引了線上5000多名的觀眾參與。此次活動由獅城讀者分享會、讀者雜誌社、新加坡善濟文化...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 天天要聞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愛瑾,感謝大家點點關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有一種愛,叫川渝母親對子女的愛!這種愛帶點陰陽怪氣,陪伴着我們長大,成年後,又傳承給孩子:我媽媽:一天到黑懶收拾,現在找不到怪那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 天天要聞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母親節禮物的!是女兒,是媽媽,是兒媳,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為女兒,我希望我的媽媽健康長壽,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顧好小家!作為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平安健康!作為兒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 天天要聞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搭夥半輩子,戲散場了才看清年輕時候,總覺得兩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裝也得裝出和睦樣。摔了碗要憋着火笑,心裡涼透了還得並排散步。那時候想着,演戲是為了孩子好,別讓娃在提心弔膽里長大。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發現——戲台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監利市白螺中心小學五(三)班鄒知夏 親愛的媽媽今天是我們相遇的第1524天,相識的1831天,多出的307天是我在你肚子里和你單獨生活的天數。都說虛歲的來源是和媽媽最親密的十個月。 從這1524天里我見到了一位正值青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 天天要聞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5月10日清晨,朝陽公園的綠茵場上,近20名跑團母親與孩子以一場特別的奔跑,為母親節留下難忘回憶。李寧YOUNG以“奔跑同行,伴你有YOUNG”為主題,發起母親節親子跑特別活動,通過2公里的趣味賽道、親子運動與溫情互動環節,用奔跑致敬母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