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2025年05月24日23:02:11 育兒 1014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靜媽媽。我在青少年兒童身高管理方面工作了近二十餘年,幫助了無數家庭孩子擁有理想身高。

我自己家的兒子是2010年10月份出生的,目前14歲馬上沖180厘米了,所以深知從小給孩子做身高管理的重要性。我把我的育兒經驗分享在了頭條號上,積累了很多家長粉絲。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今天繼續跟大家聊聊,青春期的女孩子如果來例假了應該如何抓住最後的長高黃金期?

一、初潮引發的身高焦慮

我之前在一個家庭中給孩子做身高管理,孩子叫曉雯,剛滿12歲就有了例假。媽媽卻急得整夜失眠:"不是說女孩來月經就不長個了嗎?孩子現在才155cm..."

這樣的焦慮我遇到了很多家長都有。根據中華兒科學會數據,我國有68%的家長存在"初潮=停長"的認知誤區。今天我要用真實案例告訴大家:抓住青春期末班車,完全可能再衝刺5-8cm!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二、生長板未閉合前都有機會——醫學視角解析長高密碼

女孩初潮時平均年齡12.5歲,此時生長板(骨骺)並未完全閉合。臨床數據顯示:

  • 初潮後平均剩餘生長空間:5-7cm
  • 早發育(11歲前初潮)可再長5-8cm
  • 晚發育(14歲後初潮)可再長3-5cm

但具體能長多少,取決於兩個關鍵指標:骨齡剩餘空間生長激素分泌水平。去年我管理的一個16歲女孩小雨,就是典型案例,初潮時155cm,通過科學管理最終定格163cm。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三、真實案例:抓住黃金末班車,8個月衝刺8cm

上周我給一位叫小雨的女孩子制定了一對一的長高方案,這個女孩子初潮後半年身高停滯,我們立即啟動"生長衝刺計劃":

1. 運動處方

  • 每天下午5點跳繩20分鐘(促進生長激素脈衝式分泌)
  • 周末游泳1.5小時(水中拉伸效果是陸地的3倍)
  • 睡前10分鐘摸高跳(刺激膝關節生長板)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2. 營養優化:

  • 早餐飲品從豆漿換成牛奶+乳清蛋白粉
  • 下午加餐必吃2顆核桃+1個獼猴桃
  • 嚴格控制奶茶、炸雞(避免雌激素攝入過量)

3. 睡眠管理:

  • 22:30前入睡(保證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學業壓力大不要超過23點入睡。
  • 購置舒適的枕頭(改善頸椎曲度)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8個月後複診,小雨不僅長高8cm,骨齡僅增長0.3歲。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科學干預能讓生長板"超期服役"!

四、三大長高雷區千萬別踩——來自醫生的忠告

我總結髮現家長常犯這些錯誤:

  1. "孩子能吃是福"誤區:
    青春期過量進補導致骨齡加速,有個女孩半年骨齡增長1.8歲!
  2. "學習比睡覺重要"誤區:
    深夜刷題錯過生長激素分泌高峰,等於主動放棄30%的長高機會。
  3. "順其自然"誤區:
    認為遺傳決定一切,卻不知現在孩子比父母平均高5cm已成常態。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五、抓住最後機會的4個黃金法則

  1. 每月1日量身高:
    早晨起床後測量,記錄在牆面身高貼紙上
  2. 運動要"垂直+拉伸":
    推薦跳繩、籃球、游泳、引體向上組合訓練
  3. 營養補充要全面:
    每天500ml牛奶+10顆腰果+1片複合維生素,鈣劑和維生素D油加上,睡眠不好加伽馬氨基丁酸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1. 每一年測骨齡:
    建議拍左手腕部X光片觀察骨齡情況

青春期的生長板就像即將關閉的旋轉門,抓住最後時機衝刺,每個女孩都可能創造奇蹟。

你家是女孩子嗎?初潮後長了多少厘米?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經驗,我會第一時間回復大家。

女孩來例假後還能長高嗎?真實案例:抓住最後衝刺期多長7厘米!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 天天要聞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一個專為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在人生的第五個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已是遠近聞名的“好爸爸”。三個月前,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爸爸陪親子公益行動”正式啟航,每周末邀請社區內3—6歲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來聽故事、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此前報道>>多個“第一”!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 天天要聞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太突然了!蔡瀾老先生才走不到兩周,楊少華老先生也離開了人世。這位相聲界的老前輩雖然早已離開舞台,卻並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他生命中的最後階段,一直是在子孫和粉絲的陪伴下度過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傳來的四個小時前,他還在視頻中給兒子帶貨。戎馬半生楊少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老藝術家”的。他剛入行那會兒,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蓮,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着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