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正在被騙

2025年02月14日12:40:18 育兒 7137

這個事,石榴叔原計劃六七月份,報名季來寫的。

但最近身邊有幾個家長接連被騙,且數額巨大,不得不提前提醒大家下。

01

入學詐騙事件,過去一年,在全國高頻發生。

簡單點說,就是託人花錢找關係上好學校,結果被騙。

為什麼會高頻?因為很多家長覺得,相比花巨資買學區房賬面直接虧損,找人托關係花錢上好學校,屬於小錢,都捨得花。

關於學區房,過去幾年我們的觀點一直都沒有變,就是純純的消費品。既然買了,就一定要接受虧損,無非就是虧多虧少的問題。如果持有時間超過九年,還要做好賣不掉的心理準備。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如果財力不足,換房要側重於居住,放下對學區執念。

對於中產家庭,與其說買學區房,不如說買個放心,買個未來上學的確定性,並不代表一定能成才,接下來還需要精力和財力的繼續投入。

為什麼還有家長想花錢找關係上好學校?

想買學區房,又怕虧慘了。想躺,又躺不平。最後階段,看到周圍朋友小孩都上了好學校,不甘心,網上聽說一二十萬就能搞定,心動了就行動了。

02

非常巧合的是,這兩個案例,都是江北某知名民辦學校,大家也別留言問了,和學校沒關係。

開始我以為是同一波騙子,後來確認了,是兩波人,而且還有第三第四波人干。

看中的就是江北好學校太少,新移民人多,沒什麼人脈關係,又想上好學校。

很多家長正在被騙 - 天天要聞

第一個案例是去年9月份發生。朋友幾年前在生意場,認識了一個人,她一直說自己路子很廣,認識教育局領導,可以幫忙搞定學校的事情,動不動就曬領導的微信,曬各種幫別人操作的聊天記錄(後來證實,這些都是偽造的)。

騙子當時提出,現在抓得比較緊,名額有限,辦入學最好提前一年打點鎖定學位,需要先交50%。

就這樣,朋友給了她14萬,那是2023年12月的事情。到2024年5月,她提出需要交另外50%,把這件事定下來,很直接的表示,這筆錢是打點局長的。

到7月份孩子要報名的時候,她就開始不斷的推脫,讓等,別急,快了。到8月份,讓資料和人隨時準備好,今天說明天報名,明天說後天,校長會親自接待。只要一逼口氣就變硬,“能辦就辦,不能辦又沒說不退錢”。

我看了朋友和她的聊天記錄,差點沒笑出來,騙子太能裝了,一口一個校長局長的大名,讓她退錢,還說局長要找學校去要,要等14個工作日。

萬幸的是錢最後是要回來了,不僅僅捅到派出所,還用了一些非常手段。

最後發現,她的話從前到後沒一句真話,壓根就沒想辦這件事,錢早就花的差不多了。

她甚至還諮詢過律師,覺得可以把這種行為狡辯成是經濟糾紛,不構成犯罪。至於她最後怎麼肯湊錢還的,這裡不展開說了。

03

第二個案例,就發生在最近。

另一個朋友,二胎,想把兩個小孩通過轉學的形式,搞到這所名校。

去年10月,通過學校附近的培訓機構認識了中間人,開價60萬。說學籍要寒假才能轉,可以先考試,成績達標,面試合格,就開轉學單。

之後,通過郵寄的形式發了一份試卷,孩子做完拍照傳給他之後,說沒問題,三個校長都同意了,不需要再面試,要先交10萬。

過了幾天,通過微信發了填好的轉學單照片,說要把尾款給了,才能蓋學校和教育局公章正式生效(後來證明是假的)。

春節前催他辦轉學手續的時候,開始拖延,說國家出台學籍管理新政策,領導不敢簽字,保證開學20天之內辦成,讓回原學校報到,等通知。

用報警威脅了一次,說開學當天能辦成。然而,昨天開學了也沒辦成。讓他退錢,說錢已經上交財政了,要等。

謊話越來離譜,故事還在繼續。

04

過去這些年,的確可以通過某些運作,拿到名校的入學資格。

外面絕大部分吹自己有這個能力的,都是三四五六道販子,先找客源,再找貨源,過一手,賺幾萬,搞不定,最多退錢,他沒有任何損失。

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些n道販子會讓小孩參加公開的學位搖號,搖中了就說是自己找人暗箱操作的,空手套白狼。

至於一手名額究竟在誰手上,網傳很多,沒多少人知道真相,有些話,恕我不能多講。

只能說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不確定性越來越高,風險也變大。從去年開始,各地都在重拳打擊學位非法交易,抓了不少人。

還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徹頭徹尾的騙子,有搞一筆錢就準備跑路的,也有搞到錢拿出去放貸,賺利息的,所以退錢的時候一拖再拖。

在這個時間點,寫這篇文章,只有一個目的,提醒廣大家長不要被騙,尤其是網絡廣告和所謂的熱心網友。

不只是教育,有些事,如果夠不到,就不要硬來,抱有僥倖心理,相信網傳,會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

-end-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着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着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