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時期,梁、楚兩國接壤,兩國士卒都在各自邊境上種了西瓜。
梁國這邊辛勤管理,種出的瓜又大又圓;楚國那邊不管不顧,瓜長得又瘦又蔫。
楚國的人又嫉又恨,有天夜裡,他們有人偷偷過去把梁國的瓜田毀了。
梁國士卒發現後,非常憤怒,他們對縣令宋就說:“我們也去把楚國瓜苗扯斷吧!”
宋就聽了,笑着說:“冤冤相報,何時能了?楚國的瓜疏於管理才長得不好,我看你們以後不如也幫他們澆澆水吧。”
梁國士卒雖不情願,還是按宋就的吩咐做了。
很快,在梁國士卒的幫助下,楚國的瓜越長越好。
楚國人知道後,非常羞愧,便把此事上報朝廷,楚王聽了也很感動,派人帶厚禮送去梁國。
就這樣,兩國從此結為友好鄰邦。
孔子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心中只有自己,見不得別人好的人,擋住別人,卻也將自己的路堵死。
只有懂得為別人鋪路修橋,相互扶持,才能走出一條更寬廣的道路。
所有的大格局背後,其實都是一種相互成全。
1
格局越小的人,越見不得別人好
東野圭吾曾說:“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現實中,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看不慣別人的好,總喜歡拆別人的台。
挖空心思給他人下絆子,最終害了他人,卻也坑了自己。
曾看過一個鑰匙和鎖頭的故事。
有把鑰匙,覺得自己整天在外顛簸,而鎖頭則安安穩穩在家,心裡很氣不過。
這天,鑰匙想到個辦法,為了趕走鎖頭,它偷偷將自己藏起來。
主人回家後,找不到鑰匙,就把鎖頭給砸了。
鑰匙很開心,從藏身處跳了出來。
但鎖已經被主人換了新的,鑰匙沒了用處,也被主人隨手扔掉。
正如有句話所說:“槍響之下,沒有贏家。”
相互拆台,終究只會兩敗俱傷,向他人潑髒水,自己也會被濺得滿身是泥。
金牌培訓師陳浩,在他的書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青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網頁設計,工作能力非常強。
有一次,為了讓公司的設計外銷到新市場,她全心全意投入到方案設計中。
結果,方案比客戶約定時間晚了幾天,客戶對此頗有微詞。
雖然最後方案順利通過了,但領導還是在會議上批評了她。
為此,她心中有些窩火。
自那之後,每當她與客戶交流時,經常流露出對領導的不滿。
甚至還對客戶說,自己的領導不懂設計,有些細節做得不夠好,有時為了多接單,還會讓她趕工,質量很難保證。
聽了她的話,很多客戶不再選擇他們公司。
後來,公司發現訂單量減少,一調查,原來是小青在背後詆毀,便立馬辭退了她。
作家水木然曾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一直在相互為難。
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喜歡給別人種荊棘,最後也讓自己寸步難行。
在這世上,所有對他人的刁難與惡意,其實都是給自己挖坑。
遇事斤斤計較,睚眥必報,未來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2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成就他人
在書中看過一個故事。
在美國新聞界,《華盛頓郵報》和《華盛頓明星新聞報》是一對死對頭。
1972年,《郵報》披露了白宮的一樁醜聞。
總統尼克松非常生氣,為了懲罰《郵報》,他表示後續情況只接受《新聞報》的獨家採訪。
對於《新聞報》來說,這本是一舉壓過《郵報》的好機會。
但《新聞報》卻發表了出乎白宮意料的社論,它表示,假如《郵報》記者不能進入白宮,它們也將停止對該事件的採訪報道。
最終,《郵報》和《新聞報》都獲得了採訪權。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很多時候,小人只會落井下石,踩着別人往上走。
真正大格局的人,反而懂得相互幫襯,主動善待他人。
上個世紀40年代,戲曲家程硯秋先生曾拜梅蘭芳先生為師。
兩人本是同行冤家,梅蘭芳卻對程硯秋傾囊相授。
為了讓程硯秋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每場演出前,梅蘭芳都要留一張票給程硯秋。
1947年,梅蘭芳與程硯秋同時在滬演出,梅蘭芳在中國戲院,程硯秋在天蟾舞台。
在戲曲界,兩人算是“打擂台”了。
然而梅蘭芳卻做了出人意料的舉動。
他主動詢問程硯秋演什麼節目,若發現對方安排的節目與自己相同,他就主動更改,絕不與程的重複,以免影響程硯秋的觀眾數目。
另外,在演出票價上,他也故意不超過程硯秋,以此表明程硯秋的價值和地位。
一段時間,這兩個戲院每晚都是人山人海,座無虛席。
在梅蘭芳的扶持下,程硯秋也成為一代京劇大師,兩人亦師亦友,共同推動了戲曲藝術的蓬勃發展。
清代奇書《幽夢影》中說:“雲映日而成霞,泉掛岩而成瀑。”
沒有太陽照耀,雲便無法變成絢爛彩霞;沒有山崖托舉,泉水便難以成為壯麗的瀑布。
在這世上,人和人之間,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彼此成就。
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單打獨鬥註定無法走遠。
學會為彼此搭台,攜手共進,方能在互利互惠中實現共贏。

3
成全他人,最後都是成全自己
《道德經》里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生活就是這樣,你儘力幫助別人,自己會更充實;你儘力給予別人,自己得到的反而可能會更多。
企業家李開復,初到微軟公司,資深經理人瓊斯經常為難他。
很長時間裡,瓊斯不僅拒絕李開復參與自己的項目,還對李開復的很多正當要求置若罔聞。
後來李開復憑自身努力,得到一個很大的科研項目。
這時,他卻主動邀請瓊斯加入。
不久,公司高層聽人說,瓊斯工作能力有限,人際關係緊張,就準備將其辭退。
當他們向李開復徵詢意見時,李開復說:
瓊斯加盟我的團隊後,我才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他。
瓊斯氣量不大,與人相處有些固執,但我認為,他是個可用之才,工作能力沒有問題,應該給他一個機會。
因為這句評價,瓊斯最終被留用了。
瓊斯得知後,真誠向李開復致謝道:“感謝你教會了我怎樣做人!”
從此,他便成為李開復最得力的合作夥伴。
在瓊斯的幫助下,李開復最終也創建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李開復不念瓊斯舊惡,主動對他施以援手,既給對方留下了一方餘地,也給自己撐起了一片天空。
想起林清玄在《送一輪明月給他》中的一句話:
我們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說送一輪明月,同時送出許多明月都是可能的。
因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種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人能是一座孤島,可以獨立存在。
人與人互相幫忙,為彼此送出自己的月亮,才能照亮各自的前路。
正所謂,成人達己。
力所能及的時候,不妨拉人一把,幫人一下。
你對別人的善意,最後都會反哺到自身,讓自己走得更高更遠。
▽
楊瀾曾說過一句話:“你的活法,就是你的格局。”
格局越小的人,越以拆台為樂,喜歡拉別人下馬,漸漸也把自己的路走死。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互利互惠,在守望相助中實現共贏。
就如紀伯倫所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結。
行走世間,學會相互搭台,彼此成全。
點個贊吧,你為他人種下的樹,終有一天,這棵樹也會為自己遮風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