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2025年05月08日22:00:21 育兒 9479

一群家長在外遛娃,家長們聊到孩子身高問題:

“我家兒子才一年級,已經一米三了,醫生說可能初中就能躥到一米七。”

“我們家閨女就愁人,八歲還不到一米二,吃得也不少,就是不見長個。”

說者無意,聽者心焦。

我回頭看了看自家娃,確實在一圈孩子中算是偏瘦、偏矮的那一類。

回家後,我忍不住上網查資料、看案例,還專門約了帶孩子去體檢體檢。

結果醫生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冷靜下來:“孩子發育有自己的節奏,只要沒錯過‘猛漲期’,一切還有空間。”

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對孩子身高體重的焦慮,其實更多是因為“看不清”。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我們可以藉此對照孩子目前的情況,看到底是“發育晚”,還是“真的落後”。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 天天要聞

一: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

以下是男孩身高體重對照表。我們可以找到孩子現在的年齡,然後對照他的身高體重。

比如6歲。

他如果在117.7cm左右,就屬於正常中等。如果高於這個數,那就偏高了。

如果矮一點點,也沒事。但如果低於114.6cm ,那就是偏矮了,我們要多注意。

如果體重在21.26kg,屬於正常。大於23.26kg,或輕於19.49kg,那就是偏胖或偏瘦。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 天天要聞

還有女孩的身高體重表,我們都可以一一對應。

如果孩子看上去比同齡人矮,但身高體重值又是正常,那我們完全不要擔心,也不用焦慮。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 天天要聞

孩子的成長,並不是勻速進行的,反而更像“台階”,會在某些階段突然躥一截,而平常階段,看起來好像“不咋動”一樣。

所以,關鍵問題,不在於現在是不是達標,而是——你家孩子有沒有錯過猛漲期?

真正要緊的是:你家娃在哪個“猛漲期”?

二:4個“猛漲期”

孩子一生中,大致會經歷四個關鍵的生長加速期:

①第一個猛漲期:0-1歲

這是出生後最快的一年。

剛出生的寶寶,一般在50厘米左右,到了1歲可能就達到75厘米,等於一年暴漲25厘米。

這個階段身高變化驚人,體重也幾乎翻三倍。

②第二個猛漲期:3歲左右

很多家長會覺得,3歲之後孩子突然胃口大了、體能強了,個頭也開始躥。

這其實是身體在為接下來的骨骼增長做準備。

雖然增長幅度不如嬰兒期快,但這是長遠發育的“打地基”。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 天天要聞

③第三個猛漲期:5-7歲之間

這是上小學之前的一段“加速跑”。

孩子不僅身高拉伸明顯,體型也開始從“肉嘟嘟”向“細長條”轉變。

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在這個階段突然變瘦了,但同時長高了。

④第四個猛漲期:青春期臨界點(女孩9-11歲,男孩11-13歲)

這是整個童年階段最重要的“逆襲窗口”。

在青春期里,孩子每年長高8-12厘米都是常見的現象,甚至有的孩子一年暴漲15厘米。

如果說,前3個增長期是基礎建設,這一波猛漲就是衝刺期,。

孩子能不能“追平”或“趕超”,往往就看這時候有沒有把握住。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 天天要聞

三:這些誤區別再踩了

很多媽媽在得知孩子不達標後,第一反應就是各種補、各種急。

可事實證明,很多“用力過猛”的育兒方法,不僅沒效果,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誤區一:吃得多,一定長高?

吃多了,不等於吸收得好。

孩子的腸胃還在發育期,吃得太多、太雜、太油膩,容易造成積食、腹脹,反而營養跟不上。

尤其是偏食、光吃肉不吃菜、或者長期吃高糖高油食物,會導致營養結構不均衡,反而影響發育。

●誤區二:晚上晚睡點沒事,白天補覺就行?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研究發現,孩子體內80%以上的生長激素,是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深睡期分泌的。

如果晚上拖到11點、12點才睡,即使第二天睡到中午,也無法彌補夜間激素分泌的損失。

●誤區三:只補鈣,不補維d、不曬太陽?

補鈣只是“原料”,要想吸收,還得靠維生素d。

而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不是補劑,而是陽光照射。

此外,鋅對於生長激素的分泌,也至關重要,缺鋅的孩子通常個頭也偏矮。

所以,不是一個多補鈣就能解決問題,而是要多方面配合,才能真正長得好。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 天天要聞

四:這3件事媽媽一定要做到

說到底,我們不能光焦慮,也不能什麼都不做。真正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是科學的生活習慣和環境支持。

①第一,吃得對

營養是基礎,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結構要合理。

我們可以重點關注三大類營養:

✔優質蛋白:雞蛋、豆腐、牛奶、魚肉、瘦肉等;

✔鈣和維生素d:每天一杯奶、戶外曬太陽;

✔鋅和鐵:牛肉、動物肝臟、堅果、貝類;

少吃油炸、膨化、甜飲料,多吃天然的食物原型。

②第二,睡得足

不同年齡段的睡眠時長建議如下:

3-6歲:每天睡10-12小時;

7-12歲:9-11小時;

青春期:至少8.5小時。

尤其要注意盡量在晚上9點前睡覺,哪怕再忙,也要讓孩子在10點前進入深睡眠。

這不僅對身高有好處,對情緒、免疫力、注意力都有極大幫助。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長期 - 天天要聞

③第三,動得勤

跳一跳、跑一跑,骨頭才能被刺激、被拉長。以下運動可以多做:

●跳繩:簡單、有效、室內也能做;

●游泳:全身協調,鍛煉肺活量;

●籃球、跑步、陽光下玩耍:拉伸+骨密度+戶外陽光三合一。

哪怕每天只跳繩10分鐘,也比整天窩在家裡強得多。

孩子如果現在慢,也沒關係。

只要我們能在關鍵期,幫他吃好、睡好、動起來,他就能在屬於自己的時刻“躥”起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着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着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 天天要聞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5月5日,美腕旗下“所有爸媽的幸福家”直播間開播,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的媽媽李文利受邀參加直播。據悉,李佳琦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媽現在當主播了,你們跟我媽說一下,讓她就是嚴謹講話,因為我媽比我還誇張……”他展示直播間畫面並稱他媽媽在賣黃金。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 天天要聞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5月初,“瓊崖革命的搖籃”定安母瑞山,逐漸升騰起夏日熱烈的氣息。7日午後,88歲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終身名譽園長、義務講解員王學廣戴上老花鏡後,又從書堆里翻出了一沓紙頁,可以明顯看到,其中半數已經泛黃。 王學廣正在翻看關於他的報道。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豌 攝 “這是我收集的《海南日報》剪報,都是有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