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2024年11月03日15:20:35 育兒 1459

有一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人遲早要死去,那活着有是意義?

如果你非得解答問題,那麼你會感覺到痛苦、迷茫,甚至都不想活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把狠狠賺錢、吃喝玩樂、娶妻生子等,作為自己的人生意義,樂此不疲。

著名導演是枝裕和說過:“這世界需要一些沒有意義的事物,要是每件事都有意義的話,人是會窒息的。”

不得不說,有些困惑是無解的,或者是有千萬種解答方式的。與其努力去解除困惑,不如放任。

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明白,沒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沒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 天天要聞

01

沒有意義的人生,才不會刻板。

思想家斯賓塞.約翰遜說過:“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萬事萬物都在改變,一刻都不會停留。你就是原地不動,也不說話,不思考,你的年齡在變,你也跟着地球在自轉,你和日月星辰的位置在改變。

既然萬物都在變,為什麼你不變呢?不變的人生,就會變得愚昧,被時代淘汰,被新生事物困擾。

在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派洪承疇去抵擋清軍。

洪承疇採用“以守為攻”的方法,讓奔襲千里的清軍,很是被動,糧草也供應不上。

兵部尚書陳新甲見狀,認為這太愚笨了,也不符合崇禎的本意,就下令“速戰速決”。

崇禎也傳秘旨:“刻期進兵。”

當年,明朝內部已經非常混亂,到處都有起義軍。外部有清軍在進攻。內憂外患之下,朝堂上的官員,還在拚命貪腐;崇禎雖然工作繁忙,卻沒有找到勵精圖治的好方法,各種政令,朝令夕改。

更可怕的是,地方稅賦很重。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朝廷只懂得鎮壓,而不是自我改變。

作為大臣,洪承疇應該效忠明朝,聽皇帝的話,即刻出兵。但是他剛剛出兵,就一敗塗地,眾多士兵被斬殺,他也成為了俘虜。

經過一番思考,洪承疇投降了,成為了清軍的將軍,反過來攻打明朝。

明朝滅亡了,洪承疇被大家認定為“逆賊”。

洪承疇的母親,開口就罵:“你不忠不孝。我七十多歲了,你教我到旗下來當老媽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

過了很多年,歷史學家王思治評價洪承疇:“從歷史的大局着眼,清軍入關和清王朝的建立,是應該肯定的。”

明朝的統治者已經腐朽,已經無藥可救,為什麼不容許一個有志將軍,離開明朝,去投向一個有希望的大清朝廷呢?

孝順是好事,愚孝就是壞事了;忠心是節氣,愚忠就不是了。

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總是指責“倒戈”的人,為什麼不自查,自己騎在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不應該被倒戈嗎?

洪承疇跟着時局一起改變,不是那個捨生取義、拚命效忠的人,但他順應了時代,識時務者為俊傑,不也最好的一生?

沒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 天天要聞

02

沒有意義的人生,才不會內耗。

作為70後,我們小時候很自信地說:“長大後,要做科學家。”

但是我們長大後,做了科學家沒有?答案是,絕大多數人,沒有。

我們只是一個打工人,在普通家庭的父母,是社會上的一員。

如果我們執念做科學家,那一定是苦不堪言的。我們會反覆責怪自己,太沒有本事了。

做科學家就是我們設定的意義,因此我們為此付出一輩子。但是努力,不等於成功。

當我們不再指望做科學家的時候,反而活得瀟洒了,該幹嘛,就幹嘛去了。

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我們耗盡一生,也不會知道全世界的所有。我們努力學習一輩子,也是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之中。

就是孔子這樣是聖人,到了晚年,還反覆讀《易經》,也有一些一知半解的地方。

讀完《易經》,孔子感慨地說:“ 時也,命也。”

他一輩子都在追求好的位置,讓天下太平,用禮儀治理天下。但是他總是被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餓了七天之久。

我們到底是鬥不過命運的。但是我們可以認命——五十知天命,順其自然,知足常樂。

有些理想,抵達不了,就算了。我們好好享受努力的過程,這就是幸福了。

沒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 天天要聞

03

沒有意義的人生,才不會遺憾。

有一句很深奧的禪語:“不曾擁有,何來失去?”

如果把我們的一輩子,放在歷史長河裡,就如灰塵一樣微小。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對於幾百年的後人來說,也可以說“從未來過”。因為我們的痕迹,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俗話說:“古人不見今時月,明月曾經照古人。”

認清了人生如灰塵的事實,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少事情沒有完成,唉聲嘆氣了。那些完成了事情的,還不是和你一樣,終究灰飛煙滅。

或者你也可以反過來理解,但凡你做的事情,對於別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對於你來說,意義很大。做完了,“意義”就滿足了。

哲學家莊子說了這樣一件事。

東郭子向莊子請教,什麼是“道”,哪裡有“道”?

莊子說:“道,在螻蟻里,在野草中,在瓦片里,在屎尿里......無處不在。”

是 的,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有生存的道法,也可以給人們啟發。你做的一切,都是“道”。

人生,完全沒有必要屈居於形式,而是尊重自己的本性,本心。

有意義,沒有意義,都不妨礙你自然生活。這個世界,我們來過,又走了,足夠了。

沒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 天天要聞

04

作家畢淑敏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若是有,那是你自己賦予的意義。”

你確立的活着的意義,就是你努力的目標;你不求意義,就不因放棄目標而煩惱。

你遇到了真愛的人,不枉費一生,那是你的意義,與別人無關,也不求別人都認同。

你獨自去釣魚,別人對此嗤之以鼻,你樂在其中,不必對別人的臉色,看了又看。

你被愛人拋棄了,你失去了父母,你的孩子走遠了,都沒有關係,那是他們追求自己的意義去了。

不被意義困擾的人生,有鬆弛感,幸福感,獲得感,從來沒有失落感,悲痛感,焦慮感。

人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