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2024年04月09日22:35:25 育兒 1801

作者:星宿海

21世紀初,大量的內地孕婦湧入香港,在香港醫院孕檢生育,只為讓孩子獲得“香港身份”。

這一行為引起香港孕婦的不滿和抗議,進而引發巨大的陸港矛盾。

這就是當時風波很大的香港“雙非”問題。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那麼為什麼內地夫妻非要讓孩子成為“香港人”?

這又為什麼會激發兩地矛盾?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兒童如今又怎麼樣了?

事實上,“雙非兒童”的港籍身份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美好。

01

開端:兩個案例,打開“雙非”入口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雙非”?

有“雙非”,自然就有“單非”,那什麼是“單非”?

“單非”是指父母其中一方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顧名思義,“雙非”就是指夫妻或父母雙方都不是香港居民而來港產子的孕婦或已出生在香港的兒童。

在香港,這一群體被稱為“雙非孕婦”或“雙非兒童”。

21世紀初的香港,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群體呢?

這就要從當時的兩個案例說起。

1999年1月,在香港出生的女童吳嘉玲,因父母均非香港人,特區政府依法欲將其遣返內地,要求其在辦理申請批准手續後,按照先後順序合法來港居住。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被遣返的兒童不止吳嘉玲一個,其中包括吳嘉玲在內的四個家庭對此不服,訴諸法院討要說法。

這就是“吳嘉玲案”。

訴訟幾經周折之後上訴到特區的最高法院,最終判決香港政府敗訴,同時指出:

香港終審法院享有憲法性管轄權。

判決結果引起香港政府對基本法關於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爭議,提請全國人大釋法。

1999年6月,全國人大解釋基本法:

只要父母一方在1997年前已為香港永久居民者,其在港出生的子女才能成為香港的永久性居民。

事情到這裡本該明了,基本法已解釋清楚,但香港法律界卻對全國人大釋法不了了之,這就為2001年轟動全港的“庄豐源案”埋下了伏筆。

1997年9月29日,當時居住在廣東汕尾並一直未獲得香港居留權的“雙非父母”庄紀炎夫婦,在持港澳通行證入港探親期間生下了庄豐源

同年11月庄氏父母返回內地,庄豐源則留在香港與祖父母同住,其祖父庄曜誠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直到2001年,庄曜誠打算給孫子申請居留證件,卻被香港入境處拒絕,並指出庄豐源沒有居港權,屬於非法留港,需被遣返回內地。

庄曜誠不能接受,於是代表庄豐源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訴訟。

按照1999年全國人大對基本法的解釋,庄豐源案的判決應是很明確的,只是這解釋的效力卻被香港限定住。

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裁定庄豐源勝訴,指《入境條例》相關條文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依據為《基本法》第24條第2款第1項所定義的“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因此可以判定庄豐源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隨後,香港政府多次提出上訴,但終審法院仍維持原判。

並表示庄豐源勝訴,並不會出現特區政府預判後果,不用擔心這會導致大量內地人涌到香港。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可事實是,自2001年庄豐源案後,隨着香港自由行政策的開放,內地赴港生子風潮迅速被掀起。

“雙非孕婦”不斷湧入香港,“雙非兒童”佔香港本地出生兒童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2001年“雙非兒童”有620人,到2012年則已增長為20萬人。

大量“雙非兒童”的誕生,毫無疑問給香港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同時,也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02

發展:“雙非”人數激增,引發產床之爭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內地孕婦要遠赴香港生育子女呢?

除了上面所講的兩個案例,為更多非港夫妻來港生子,子女便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可能性提供法律保障外,還有兩點原因。

第一,當時內地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妻只能生育一個子女。

所以,很多家庭為了躲避因超生而帶來的高額罰款,選擇去香港偷偷生子。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第二,香港身份帶來的福利頗多,為子女未來的發展考慮而選擇赴港生子。

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意味着自己的子女就能夠享受到香港完善的醫療、教育以及社會保障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更有父母考慮到,因為香港護照具有免簽優勢,未來孩子要出國就很方便。

在一位知乎博主的採訪中,“雙非”媽媽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2011年時她意外懷上了二胎,如果想要生下這個“計劃之外”的孩子,就要繳納一筆高達20萬的社會撫養費

本來打算放棄,但在朋友的提醒下,她知道了不僅可以生下孩子不用交撫養費,還能對孩子成長更好的辦法,那就是去香港生孩子。

只要孩子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就可以享受香港的一切資源。

當時香港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很多內地夫妻就是看中香港教育成本低、教育質量高的資源優勢,才蜂擁而至。

這對內地父母來說,是件好事。

但給香港卻帶來了空前的壓力,在香港上演了激烈的“產床之爭”。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由於大量內地“雙非孕婦”湧入香港,導致香港房產供應不足;

公立醫院資源使用嚴重超標,導致醫護人員短缺,服務水平達不到標準;

本地孕婦就連價格昂貴的私立醫院都無法預約到。

與此同時,由於赴港產子之風盛行,也讓許多人看到了商機。

內地的一些中介公司,開始為“雙非孕婦”提供赴港產子的一條龍服務產業。

鼓勵、幫助內地人到香港產子,並協助其為“雙非兒童”取得居港權,這使得的“產床之爭”的形勢愈加嚴峻。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其實社會早該意識到,自2001年非本地孕婦不斷湧入香港以來,本地孕產資源受到無節制的擠占和衝擊,香港孕媽媽們的正當權益被無限侵佔。

另外,隨着“雙非兒童”的長大,首先面臨是就是香港學齡兒童學位分配問題,而大量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雙非兒童”是爭奪香港本地學額的重要主體。

03

舉措:港民抗議,全面停收“雙非孕婦”

面對“入侵者”對自身權益的搶佔,香港媽媽們再也坐不住了。

2006年11月,連續兩個休息日,大約有30名香港孕婦上街遊行,抗議本地醫療資源被佔用、公立產房床位不夠,控訴“有仔難生”。

她們打着“爭取本地孕婦權益行動”的口號,坐在醫管局門口,在香港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為保證當地人該有的權益,2007年,香港政府出台了維護本地孕婦優先權的相應措施,但情況並不見好轉。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到2011年,內地孕婦未經預約而前住香港公立醫院急症室分娩的事件越來越多。

兩地孕婦對於“香港產床”展開激烈的爭奪,這導致本地居民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

香港的醫療和法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陸港兩地居民的矛盾一觸即發。

一些香港網民開始反抗,他們集資募款在新聞媒體上刊登反對“雙非孕婦”入港的廣告。

廣告內容言辭激烈,並帶有歧視性觀點,一時在兩地掀起了軒然大波。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2011年10月23日,約1000多香港人上街遊行,反對內地孕婦來香港產子,希望終審法院改變庄豐源案的決定,阻斷內地孕婦來香港產子的誘因。

面對社會輿論和各方壓力,香港政府意識到“雙非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嚴重問題。

2012年,香港政府特首梁振英宣布實行“零雙非”政策,用行政手段強硬打擊“雙非孕婦”赴港產子浪潮,將當年內地赴港產子媽媽的數量控制在3.5萬之內。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同年4月,正式宣布公立醫院停收“雙非孕婦”,私立醫院也在香港政府的號召下於2013年全面停收雙非孕婦。

至此,內地孕婦赴港生子的時代不復存在。

香港孕產資源的緊張態勢得到緩解,香港媽媽的正當權益也受到了法律的維護。

然而,這股浪潮帶來的問題遠不止此。

04

結局:“雙非孕婦”成為過去式,“雙非兒童”成為遺留問題

如今,“雙非孕婦”似乎已經成為過去式,“雙非問題”也不再受到人們的關注。

但“雙非兒童”這個遺留群體卻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2023年7月,一名江西媽媽將自己年僅12歲“雙非”兒子遺棄在香港廣華醫院。

隨後,在其入境香港時被捕,同時被控“殘酷對待兒童罪”。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9月,香港法院判決其入獄4個月,緩刑3年執行,如果未來3年內她沒再犯罪就可以不用真正入獄。

這起事件,再次將“雙非兒童”拉進陸港兩地網友的視線,這一群體再度受到輿論關注。

也許,這位媽媽只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才狠心將孩子遺棄。

也可能已經和孩子溝通好,不會讓孩子覺得被遺棄,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媽媽願意放開孩子。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行為本身是錯誤的。

“雙非兒童”及家庭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困境呢?

第一,入學難。

據“雙非兒童”家長介紹,香港小學入學競爭非常激烈,需要提前一年準備和申請,而且跨境學童所能選擇的學校也是有限的。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第二,上學難。

因為父母不是香港人,也不在香港居住,許多“雙非兒童”只能成為跨境學童,每日往返於香港和居住地之間。

2019年,據香港青年協會調查顯示,小學四年級至中三的跨境學童中,近25%受訪學童每日花費3至5小時往返住所與學校。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第三,花銷大。

為了節省跨境上學的路程問題,有人選擇在香港租房或買房,但花銷很大,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得起。

一位內地媽媽表示,自己在新界租40多平米的房子照顧孩子,每個月租金要13000港幣,加上生活費每月大概20000港幣(合人民幣18000元)的開支。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如果再加上內地家庭的開銷,有些還有房貸,一般的家庭難以負擔。

因為要接送較小的孩子通勤,父母兩人中必須有一人要放棄工作,全職照顧孩子,這也意味着持續的家庭經濟損失。

第四,文化差異。

在成長的過程中,“雙非兒童”受到兩地文化差異的影響,融入度並不高,忍受偏見和歧視。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一方面內地孩子不會說粵語,給溝通和學習帶來不便;

另一方面,“雙非兒童”為了趕上過境回家,無法參與課外活動。

這些因素導致“雙非兒童”真正融入香港環境的機會不多,從而面臨自我身份認同的困難,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裡人。

寫在最後

每個父母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未來,只要有這樣的機會,就會想方設法去得到,哪怕與孩子分離。

殊不知,比起外在優越的資源,父母對孩子缺失的陪伴更難彌補。

從“雙非父母”本身來說,不管時代如何前進,地域之間的優劣差距永遠都會存在。

但是不管我們生活在哪裡,家人相伴才是孩子未來發展最好的底氣。

從香港方面來說,“雙非問題”不應被視為單方面的負面因素。

不可否認的是,曾經“雙非兒童”的注入為香港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有效舒緩了香港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自2013年“零雙非”政策以來,“雙非兒童”開始斷崖式下降,但香港的出生率也隨之下降。

香港學校的倒閉潮,究其原因就是出生率降低導致的生源減少。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進而,香港還面臨著高技術人才流失和勞動人口萎縮等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所致。

根據香港教育局最新出版的《中學概覽2023/24》顯示:

2023/24年度大約有51500 名學生參加中一派位,較上年度同期增加約900人。

那些出生在香港的“雙非”兒童,後來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2023年香港學生人數回升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內地大量的“雙非兒童”迴流香港上中學。

可見,曾經這批夾縫中生存的“雙非兒童”,不再是香港人排擠和歧視的對象。

恰恰相反,他們已經成為香港學校生源的主力軍,內地人才也成為港府大力引進的資源。

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任何一刀切的行為都會引發負面效果。

如若我們能看到自身以外的視角,矛盾和分歧反而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點個,願“雙非兒童”最終被港人接受,也希望這些孩子能真正融入香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咯吱咯吱~孩子磨牙莫要慌,中醫方法來幫忙! - 天天要聞

咯吱咯吱~孩子磨牙莫要慌,中醫方法來幫忙!

#株洲頭條##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咯吱~咯吱~寶寶晚上睡覺總是磨牙,這可愁壞了6歲朵朵媽媽...是因為缺鈣嗎?是因為肚子里有蛔蟲,該打蟲了?相信這也是很多寶媽寶爸的困惑,今天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就來和我們聊聊“咯吱咯吱”——磨牙症。什麼原因引起磨牙的?
2歲寶寶竟患梅毒!上海老人300萬房產贈水果攤主案二審!一正部級幹部被查!這種水果甜而低熱量 - 天天要聞

2歲寶寶竟患梅毒!上海老人300萬房產贈水果攤主案二審!一正部級幹部被查!這種水果甜而低熱量

早安輕鬆一刻測測你適合什麼職業<左右滑動查看,點擊可放大圖片>每天第一聲問候,從申工社開始今日天氣今天(5月19日)晴到多云為主,氣溫19℃-29℃,東到東南風3-4級,沿江沿海4-5級,相對濕度90%-40%,體感依然有些熱,出門記得補水、防晒。未來一周氣溫在19℃-30℃之間,保持微熱的天氣格局。下周二至周四,夏日常...
2歲寶寶感染梅毒!這傳播方式讓人震驚! - 天天要聞

2歲寶寶感染梅毒!這傳播方式讓人震驚!

年僅兩歲,患上梅毒這個春天,對於2歲的昊昊(化名)和家人來說,有點像是一場噩夢。今年3月,昊昊媽媽帶着孩子準備做一個外科的小手術,手術前需要抽血驗血。沒想到檢查結果出了大問題,昊昊查出梅毒陽性。“寶寶沒有任何癥狀,身上也沒有那種紅疹,當時結果出來醫生就說不能手術,先治療梅毒。”孩子的病情讓這個幸福的家...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絡性侵漸多發 - 天天要聞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絡性侵漸多發

5月18日,“六一”前夕,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與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團隊)發布《“女童保護”2023年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統計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悉,這是“女童保護”團隊此系列報告的第11次發布。▲圖據圖蟲創意報告表示,性侵兒童案例統計數據來源於2023年度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