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怎麼辦?趙冬苓為降低生育成本建言

2024年03月24日16:02:03 育兒 8014

今年兩會,“一老一小”仍然是重點議題。作為連續上會多年的全國人大代表,編劇、作家趙冬苓今年依然關注生育這一話題。

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怎麼辦?趙冬苓為降低生育成本建言 - 天天要聞

為鼓勵生育,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她提出包括免除孩子教育費用,減輕家庭養育負擔;向自由職業女性、全職媽媽和農村女性等非職業婦女提供“生育福利金”,無差別提供國家生育福利;以及改革戶籍制度,實現公共服務公平化等多項建議。

生活成本、養孩成本負擔過重,影響年輕人生育意願

據國家統計局2月29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國人口共計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了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共計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在此背景下,趙冬苓認為,全面放開生育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她指出,目前影響生育意願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當前的生活成本高,孩子的養育成本更高。年輕人很難承受生育孩子帶來的生活負擔。而且目前的教育和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尤其是醫療服務均等化、普惠化尚不充分,降低了當代年輕人的安全感。

南都記者注意到,根據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一個孩子從學前三年到大學本科畢業一個家庭的教育支出平均為23.3萬元左右。

其次是產育假制度不合理。趙冬苓認為,國家的生育福利基本上僅限於產育假,而產育假期間,單位要承擔生育女職工在生育假期間的工資、社保等多項人力成本,這導致生育適齡女性在入職和工作期間會受到用人單位的歧視。而自由職業女性、全職媽媽和農村女性等非職業婦女,享受不到生育福利。

此外,她還注意到當前的制度性障礙。多年來,鑒於戶籍制度的種種限制,流動人員難以和本地居民一樣在醫療、就業、入學、養老等基本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比如,流動人口在城市打工,子女也不能落戶讀書,購房、購車等基本需求也會受到限制。由此容易導致家庭的分拆化,家庭成本增加,進一步降低了流動人員組織家庭的意願。

建議改革戶籍制度,以提升城市流動人口生育意願

針對以上問題,趙冬苓從降低教育成本、提供生育福利、改革戶籍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議。

她提出,免除孩子教育費用,減輕家庭的養育負擔。自政策出台當年起出生的孩子,免除學費、課本費,直至大學階段。

在生育福利方面,趙冬苓建議由國家負擔生育福利支出,實現生育福利公平化。可以從兩方面着手,一是本應由企業擔負的產育假、陪護假期間的工資和社保費,應由國家承擔,納入企業減免稅收或退稅的核算範圍。二是向自由職業女性、全職媽媽和農村女性等非職業婦女提供“生育福利金”,實現生育福利貨幣化,無差別提供國家生育福利。

同時,她建議改革戶籍制度,建立與生育掛鈎的落戶制度。改革公共服務供給制度,在子女教育、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取消戶籍差異,實現公共服務公平化。

南都記者注意到,過去一段時間,全國多個城市宣布調整落戶政策。2月20日,成都推出最新政策,除國家規定條件的入戶情形外,“8+1”縣(市)取消入戶限制,“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居住”即可落戶。江蘇多地全面取消了落戶限制政策,試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統一。此外,浙江多地則實施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落戶及配偶等直系親屬隨遷政策。

南都全國兩會報道組出品

采寫:北京新聞中心記者王子黎 黃莉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學會了炒菜 美麗的秋天 - 天天要聞

我學會了炒菜 美麗的秋天

我學會了炒菜四(七)班:馮詩涵 指導老師:武華龍 陽光灑進廚房,映在媽媽忙碌的身影上。我突發奇想,要跟媽媽學炒菜。 我打算炒一盤青菜。首先要摘菜,眼前的青菜葉片緊緊貼在一起,像親密無間的小團體。我彎下腰,小心地把發黃的,破損的葉子摘掉,再將
給孩子零花錢用這3個方法,培養出高財商孩子 - 天天要聞

給孩子零花錢用這3個方法,培養出高財商孩子

12歲男孩用零花錢買下全班同學的遊戲機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深圳一位父親堅持用"零花錢管理系統"培養兒子,孩子不僅自己存錢投資,還在疫情時用收益為武漢捐款。評論區家長集體破防:"別人家的孩子連零花錢都能玩出高度!
真正想學的孩子,根本不用補課 - 天天要聞

真正想學的孩子,根本不用補課

我小時候,補課和吃飯一樣稀鬆平常。誰家孩子不補課,就像誰家飯桌上沒鹹菜似的——怎麼看怎麼寒酸。小學補英語,初中補數學,高中什麼都補……甚至連體育,都想找私教練個“百米衝刺原地起跳”。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們補的不是課,是心理安慰。
驗光配鏡,鏡架鏡片怎麼選價格才合理? - 天天要聞

驗光配鏡,鏡架鏡片怎麼選價格才合理?

朋友如果你家孩子視力有問題首次驗光配鏡,建議去醫院做散瞳驗光,第二天複查後再配鏡。若是成人驗光建議去老眼鏡店,或找有經驗的驗光師。成人驗光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行。1、驗光不管兒童青少年或成年人,驗光要檢查內外隱斜視,融合視和立體視。
副業-新手薅羊毛基礎入門篇 - 天天要聞

副業-新手薅羊毛基礎入門篇

在這網絡的大時代中,人人都在做自媒體。在頭條寫作得這些日子,認識了很多像我當初那樣迷茫的寶媽們,既想照顧好家庭又想給另一半減輕壓力的媽媽們,四處尋找着兩全其美得工作,真的很難!今天我只想幫助曾經的我,如果你覺得我是騙子,請繞道!
售價29.8萬元起,蔚來新ET5、新ET5T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售價29.8萬元起,蔚來新ET5、新ET5T正式上市

就在今晚,蔚來舉行了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蔚來新ET5和新ET5T。據介紹,新ET5和新ET5T整車購買起售價為29.8萬元,採用BaaS電池租用方式購買,起售價為22.8萬元,電池月租728元起。新款蔚來ET5和ET5T在設計、空間、駕控、智能方面進行了超500項升級,帶來了更強的產品力。此外,限時鎖單還可享總價值61300元權益,包含5年免費...
母親提音響陪兒子街頭追夢!腦癱男孩用歌聲打開人生另一扇窗 - 天天要聞

母親提音響陪兒子街頭追夢!腦癱男孩用歌聲打開人生另一扇窗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 全媒體記者 田甜湖南株洲的街頭,一對母子的身影常引人駐足,13歲的腦癱少年譚兆盛手握話筒,用略顯顫抖卻清澈的嗓音唱響《天之大》;身旁提着音響的母親譚淑琴,既是他的“金牌經紀人”,也是他逐夢路上最堅定的陪伴者。這對母子的故事,不僅是一段與命運抗爭的傳奇,更是一曲關於愛與希望的讚歌...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1個都可惜 - 天天要聞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1個都可惜

雖說,養育孩子,我們不要拿他去跟別人比較。但大家一起玩兒,我們難免會看到差距:為什麼有的孩子,學東西特別快,有的卻總是慢半拍?我們會想,到底是天生的差距,還是孩子成長節奏沒跟上?哈佛大學發展兒童中心有項研究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