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腺樣體肥大成為兒科醫學領域關注的焦點。這種病症不僅影響兒童的呼吸和睡眠質量,還可能對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許多家長為此憂心忡忡。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對於兒童腺樣體肥大有着獨特的見解和治療方案。

威海市中醫院兒科副主任邵夢潔從事兒科臨床、科教工作10餘年,不斷挖掘、繼承和創新傳統醫學的精髓,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善於運用中醫非藥物療法,如刺四縫治療小兒厭食、積滯等;運用膏方調理體質,促進兒童生長發育。
7歲的小明一受涼就容易鼻塞、流涕,平時睡眠特別不好,經常滿床翻滾,偶爾張口呼吸。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出腺樣體肥大,醫生建議手術。隨後,家長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經人推薦,他們來到市中醫院兒科門診,找到了邵夢潔。
“這個孩子腺樣體有些大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腺樣體肥大的典型癥狀一般有打呼嚕、張口呼吸、鼻塞、流涕等,經詢問,他並沒有打呼嚕的情況,反而是鼻炎癥狀比較明顯。查體發現,孩子鼻甲肥大,扁桃體也有一定程度腫大。”邵夢潔告訴家長,暫時不建議手術,“孩子的主要問題在鼻子上,可以通過中醫調理。否則即使做了手術,不從根本上調理體質,癥狀仍然會反覆出現。”
兒童腺樣體肥大,中醫稱之為“鼻窒”。根據中醫理論,鼻窒的發生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肺主呼吸,開竅於鼻;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腎主骨髓,開竅於鼻。因此,針對不同的病因病機,中醫採用辨證施治的方法進行治療。
根據孩子的病情,邵夢潔辨證施治,採用了中藥口服以及“三位一體”中醫特色療法,即小兒推拿、穴位貼敷、熱敏灸等。邵夢潔介紹,針灸、推拿、穴位貼敷等外治方法對兒童腺樣體肥大也有良好的療效。針灸治療通過刺激穴位,調和氣血,達到疏通經絡、改善癥狀的目的;推拿治療則通過手法按摩,促進氣血運行,緩解鼻塞等癥狀;穴位貼敷通過藥物直接作用於穴位,發揮藥效,緩解癥狀。
經過按時按療程的治療,孩子的睡眠改善了很多,偶爾會張嘴,但是貼上嘴貼也能夠自在呼吸。複查結果顯示,孩子的腺樣體有所減小,家長對中醫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臨床上,我發現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鼻炎等小兒常患的疾病,經常伴隨發生。”邵夢潔說,感冒是人體和病毒作鬥爭的反應,刺激淋巴系統增生,是自限性的。很多家長生怕給孩子耽誤了,抗生素、清熱解毒藥等藥物一股腦用上去,損傷了孩子的脾陽。另外,很多家長生怕孩子餓着或者營養跟不上,拚命補充,造成許多孩子內火旺盛,尤其是胃。“脾胃是後天之本,百病之源”,孩子脾胃受損,各種疾病自然紛至沓來。
中醫認為兒童腺樣體肥大的發生與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因此,家長在關注孩子病情的同時,也要注意調整孩子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避免過度進食生冷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發生,都有助於預防和輔助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預防勝於治療”是邵夢潔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只治不防,越治越忙,治病並不是針對病,而要針對人。”邵夢潔建議,家長應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