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培養習慣,陪讀就是陪跑

2025年06月11日02:52:04 育兒 1263

小時候我以為,陪孩子讀書不過是“坐旁邊、看着寫作業、餓了給口吃的”。

後來才知道,那是陪狗不是陪讀。

真正的陪讀,精神緊繃、步步驚心,堪比拍一部諜戰片+宮斗劇混剪。

每天早上五點半,我比雞醒、比鐘錶准,一邊刷牙一邊給娃熱牛奶,嘴裡還要嚼着“疊被子!穿衣服!快點兒!”像個忙的不亦樂乎、不堪重負的智能音箱。

期間干過最狠的一件事,是有一年冬天,娃賴床不起來,我一怒之下把他的棉被扛上陽台,讓孩子凍了二十分鐘。

他出來的時候一屁股坐在餐桌前,那表情比高考查分的時候還複雜。

你說圖啥?我圖他考個重高。

現在他真考上了,我也不裝了,說說這一路,我最不後悔的三件事,哪件少了,孩子可能人都已經廢了。

不培養習慣,陪讀就是陪跑 - 天天要聞

一、不培養習慣,陪讀就是陪跑

人可以沒有天賦,但不能沒有規矩。

尤其是孩子,養成拖延症,比長了痔瘡還難治。

小時候我們家孩子寫作業的節奏,就像寫長篇小說:第一章寫四個小時,後面七章靠靈感衝刺。每次我喊他“寫作業”,他那反應比12306搶票還慢。

後來我死磕“習慣”,不再指望講道理,而是拿出我壓箱底的狠勁兒—— 哪怕寫字丑也不許潦草,哪怕算錯也要全步驟列清楚,不許跳步!

每天任務清單貼門上,寫完才能看電視,沒完成罰掃廁所。

家裡成了特訓營,我是班主任,老公是輔導員。

不培養習慣,陪讀就是陪跑 - 天天要聞

有天我下班回家,發現娃還沒寫作業。

問他咋回事,他說:“我今天效率高,放學就寫完了。” 我一聽,感動得差點掏紅包,結果進書房一看,只寫了標題,正文:空空如也。

我說:“你這叫效率高?” 他說:“對啊,完成不了的就不開始,效率最高。”

我當場原地蹦迪,差點跳成老年版街舞大媽。

有次他期末複習,我說:“今天複習計劃排好了嗎?” 他說:“排了,腦子裡排得好好的。” 我一聽就不對勁,說:“計劃不寫出來,和沒排是一個意思。”

結果他把計劃寫在餐巾紙上,吃飯的時候順手擦嘴擦沒了。 我說:“那今晚你是不是連人帶計劃一起擦掉了?” 他:“計劃在心中。”

我:“你怕不是想進心中有數大學。”

笑歸笑,從那天起我再也不信口頭承諾,寫學習計劃都要蓋指紋。

不培養習慣,陪讀就是陪跑 - 天天要聞

二、英語、語文、數奧——雞得有講究,補得得體面

雞娃這件事,不能硬來,得“雞得像哄”。特別是英語、作文、數奧這三大坑,補不好就是吞錢機器,補好了,堪比撿漏彩票。

英語早啟蒙、作文早背誦、奧數早上岸,都是後來證明非常明智的決定。尤其英語,如果沒有從小“洗耳恭聽”,到初中簡直跟聽外星話一樣。

娃三歲我帶他去上英語早教,老師說:“我們採用浸泡式教學。” 我說:“行,我交錢,你們泡吧。” 一個月後,孩子聽力的確提升了,能聽懂“Hi”“Bye”……但口語依然是“嗯哼、阿巴阿巴”。

直到有次放學他對着校門保安說了一句:“Good afternoon, Sir ”,把保安驚得手機都掉地上了。

我回頭默默把他背的英語啟蒙繪本買了一套送給鄰居,“這玩意兒,真心不錯。”

至於作文,我從初一開始就逼他每周背三篇滿分範文,有一次他實在不想背,跟我說:“媽,我可以理解作文結構,但我不想機械記憶。”

我怒道:“你連記都不記,結構理解個屁。” 後來我發現他真記住了,考試寫作文,標題叫《陽光穿過稻草人》,整篇抄得爐火純青,老師批語:“語言優美,情感真摯,但我教你們寫的模板不是這個。”

我翻了個白眼:“看來大家都在抄,但你抄得還不夠本土化。”

不培養習慣,陪讀就是陪跑 - 天天要聞

三、假期提前學、錯題本打底、手機管得住

假期預習,不是雞娃,是求生。 錯題本管理,不是浪費時間,是認慫認清自己哪點蠢。

手機管理,不是剝奪自由,是救娃於水火。

我家孩子假期最怕的不是作業,是“媽媽的假期學習計劃表”,一貼上牆,他比貼罰單還難受。 我設計的“假期學習四步走”:先預習,再複習,接着刷題,最後驗收。

有次他趁我不注意把計劃表藏起來,被我發現後,我問:“你把我精心策劃的戰術方案藏哪兒了?” 他說:“我只是想過個安穩假期。”

我說:“等你高考完,有的是安穩。現在必須卷。”

有段時間他老偷玩手機,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短信提醒:你賬號支付了50元,用於“地鐵跑酷充值金幣”。 我衝進房間把他手機奪過來,他看我進來那神情,活像古代偷書被發現的書生。

我問他:“你充這個錢是為啥?” 他說:“我在想,如果我真的能跑得比別人快,可能學習也能更努力。”

我沉默了一下,說:

“好,那我給你充值5張票子,跑完這些,看看你還能不能衝刺全國排行榜。”

不培養習慣,陪讀就是陪跑 - 天天要聞

所以,沒人規定,孩子要必須成功才值得你為他付出。

但你若真想陪他走得遠,得從“人設管理者”變成“人生合伙人”。

別幻想靠陪讀改變命運,最多只能把差點錯過的機會重新拉回來。 習慣靠熬,英語靠熏,作文靠背,數奧靠撐,錯題靠拆,假期靠卷,手機靠盯,雞娃靠命。

但把這些做好了,也別指望孩子馬上開掛。

因為教育從不是立竿見影的藝術,而是一種延遲滿足的修行。等哪天他站在人群里熠熠生輝,你才會明白:

早起做飯、晚睡看卷、偷偷哭過那些夜,值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結果吃出了血鉛超標、掉頭髮、流鼻血。甘肅天水的褐石培心幼兒園,一年學費一萬多元。家長以為花高價能買個安心,沒想到換來一場噩夢。多個孩子出現拉肚子、掉頭髮、流鼻血癥狀,檢查發現血鉛異常。醫生初步判斷與飲食有關,但具體是哪一頓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着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絡、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着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