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成佛後,頭上緊箍圈被誰取下,為何最後又到了一人手中?

2023年11月13日11:18:14 育兒 4050

時至今日,《西遊記》仍不斷被翻拍成電影、電視劇,在熒屏上和觀眾朋友們見面。毫無疑問,《西遊記》是被改編最多次的四大名著,沒有之一。

孫悟空成佛後,頭上緊箍圈被誰取下,為何最後又到了一人手中? - 天天要聞

《西遊記》為何經久不衰?無非是書中充斥着大量讓人拍案叫絕的奇思妙想,加之吳承恩塑造人物又堪稱一絕,讓讀者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好比主角孫悟空,他乃天地所生,是一個修鍊奇才,僅在方寸山待了10年就學會了一身上天入地的本事。

可惜孫悟空神功初成忘了初心,最後竟揮舞金箍棒大鬧天宮,終因寡不敵眾被如來壓在了五行山下。幸好500年後天災滿足,孫悟空被西天靈山拉進了取經隊伍。

孫悟空在取經路上表現突出,一心一意輔佐唐僧西天取經,最終攻克了九九八十一難,被如來封為了斗戰勝佛。孫悟空成佛後,腦門上的緊箍圈自然是不能再戴了。

一、緊箍圈

那時孫悟空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救出,他拜了唐僧為師父,打算就此虛心求教。然而孫悟空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位師父竟是一個毫無法術的手無縛雞之人。

加之唐僧的性格溫柔如水,做事慢條斯理,和孫悟空火急火燎的性格脾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因此二人很快就爆發了衝突。

唐僧毫無法術,如何能管教得了孫悟空?而此時的孫悟空剛從五行山下出來,還相當暴戾兇殘,竟敢當著唐僧的面狠狠打死了6個投降的強盜。

孫悟空成佛後,頭上緊箍圈被誰取下,為何最後又到了一人手中? - 天天要聞

另一邊的西天靈山也察覺到了唐僧和孫悟空極其格格不入,這個時候,觀音菩薩出現了。她化身為一位慈祥的老奶奶送了唐僧一頂花帽,帽子下則藏着日後讓孫悟空痛不欲生的緊箍圈兒。

果然不出觀音所料,孫悟空乃花果山美猴王,一見到花帽就歡欣雀躍地戴在了頭上,而緊箍圈也登時在孫悟空的腦袋上“生根發芽”。

至此,只要孫悟空不聽從唐僧的管教,唐僧就會念動緊箍咒,將孫悟空疼得死去活來、痛不欲生。

幸好孫悟空乃靈明石猴,他很快就適應了生存環境,不但和唐僧相處融洽,還攻克己身去除了二心。在歷經了14年的風霜雪雨,孫悟空終於領着唐僧走進了雷音寺,自己也成了靈山為數不多的諸佛之一。

二、孫悟空成佛

在《西遊記》的第一百回里,吳承恩清楚地寫道,唐僧的幾個徒弟當中,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都沒有成佛,唯有孫悟空被如來讚賞有加,成了名動三界的斗戰勝佛,他在靈山的總排名還略勝觀音菩薩一籌。

孫悟空成佛後,頭上緊箍圈被誰取下,為何最後又到了一人手中? - 天天要聞

有意思的是,此時的孫悟空發現,自己雖然成了佛,但腦門上依舊頂着一個金光閃閃的圈圈,這就是讓孫悟空恨得咬牙切齒的緊箍圈。

受楊潔導演的86版《西遊記》的影響,很多讀者都以為是觀音菩薩替成佛後的孫悟空取下了緊箍圈。然而根據原著的記載來看,是成了佛的唐僧替孫悟空臨空摘下了緊箍圈。

書中是這麼寫的,孫悟空轉頭對唐僧說道:“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甚麼《緊箍咒》兒掯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行者舉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

原來此時的唐僧恢復了真靈,不僅有了往日的法術,還恢復了前身金蟬子的記憶。因此在唐僧的幫助下,孫悟空摘下了緊箍圈。

孫悟空成佛後,頭上緊箍圈被誰取下,為何最後又到了一人手中? - 天天要聞

吳承恩會讓唐僧取下孫悟空的緊箍圈還是含有深意的,畢竟孫悟空當初是為了聽從唐僧的管教這才戴上的緊箍圈。如今唐僧和孫悟空都順利成佛,自然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必須由唐僧親手替孫悟空摘下緊箍圈,這也符合佛門的因果關係。

不過也有一些讀者會問了,摘下來的緊箍圈真的憑空消失了?是不是就此到了唐僧的手裡?

三、花落誰家?

我們知道,緊箍圈和金箍圈、禁箍圈三個圈圈都是如來佛祖的法寶。當時如來開啟了佛教東進計劃之後,將這三個圈圈一股腦兒交到了觀音菩薩的手中,為的是讓觀音物色到有資質的大能者,好讓他們皈依佛門,成為西天靈山的一份子。

後來觀音將緊箍圈戴到了孫悟空的頭上,又將另外兩個圈圈套在了黑雄精和紅孩兒的頭上。如今時過境遷,孫悟空通過一番努力成功甩掉了“妖仙”的包袱,緊箍圈自然不能再戴了。而如來身為緊箍圈的主人,這件法寶必是重新回到了他的手中。

孫悟空成佛後,頭上緊箍圈被誰取下,為何最後又到了一人手中? - 天天要聞

不過此時的佛教東進計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來隨後又將緊箍圈轉交到了觀音的手中,希望觀音繼續慧眼識人,繼而打造第二個“孫悟空”。

綜上,孫悟空成佛之後,他腦門上的緊箍圈是唐僧取下的。而緊箍圈最後又通過如來回到了觀音菩薩的手裡,好讓觀音繼續發揮招安的特長,將其他厲害的妖仙招入麾下。

《西遊記》看似是一部簡單明了的神魔小說,實則暗藏了諸多隱喻。吳承恩則巧妙地藉著筆下的仙佛妖魔,將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展現得淋漓盡致。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你是因為什麼事在全家族出名的?網友分享的每一個都很炸裂啊! - 天天要聞

你是因為什麼事在全家族出名的?網友分享的每一個都很炸裂啊!

哇塞,這事兒可真牛!這絕對能成為你親戚們教育孩子時用來當反面教材的經典故事。幾十年後,你的這段壯舉還是會被人津津樂道。我這個人雖然沒什麼名氣,但我在家裡排行老六。記得有一次,村裡有個小流氓嘴欠,逼着我堂妹叫他爸爸。我二話不說,躲到車底下,讓
不想娃長大後脾氣大,4歲以後就要立規矩 - 天天要聞

不想娃長大後脾氣大,4歲以後就要立規矩

大家好,我是婷媽。 小傑是一個4歲的男孩,他的父母發現他最近脾氣變得很大,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他的父母為此很苦惱。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擁有良好的品德和....
在鼓勵孩子時,有哪些話語是不可或缺的 - 天天要聞

在鼓勵孩子時,有哪些話語是不可或缺的

在鼓勵孩子時,以下是一些不可缺少的話語:“我為你感到驕傲!”:這句話讓孩子知道他們的努力和成就被看見並得到了認可。“你做得很好!”:直接肯定孩子的努力和結果,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我相信你!”:這句話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在面對困
炸串店回應“6名騎手接力幫哄娃”:感動,最近不少顧客來店哄娃打卡 - 天天要聞

炸串店回應“6名騎手接力幫哄娃”:感動,最近不少顧客來店哄娃打卡

近日,在河南柘城縣的一家炸串店上演暖心一幕:店家忙着出餐,六名外賣騎手接力哄娃。該店老闆朱先生告訴九派新聞,為騎手們的善舉感動,視頻爆火後不少顧客來店裡哄娃打卡。 監控顯示,6月27日22時許,正值夜宵出餐高峰,炸串店夫婦正忙着備餐,他們的寶寶在嬰兒車內哇哇哭泣。 其間,多名外賣騎手陸續到店取餐。在等餐...
一站式了解!2024年中招諮詢會今日舉行 - 天天要聞

一站式了解!2024年中招諮詢會今日舉行

“為方便廣大考生和家長選擇合適的學校,6月29日,由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日報社)主辦的“正青春 向未來 2024年西安中考招生諮詢會”(以下簡稱“中招會”)將在西安五路口民樂園萬達廣場舉行。眾多高中、職校雲集,幫助廣大家長省時省力,一站式了解中考升學。本次中考招生諮詢會將繼續本着服務考生、服務學校的宗旨為...
你是那一刻對孩子失望的,看完網友的回復,太扎心了 - 天天要聞

你是那一刻對孩子失望的,看完網友的回復,太扎心了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的寶,給予了全部的愛,寄託了全部的希望。孩子做到什麼程度,能讓父母失望。#微頭條首發挑戰賽#​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就因為不能看手機,就要平靜的殺死他的媽媽。這孩子經歷了什麼,還是天生壞坯子?真不相信會有這種孩子,父母家庭破
82年正月初二姑姑帶全家來拜年,奶奶閉門不見母親用一招讓她開門 - 天天要聞

82年正月初二姑姑帶全家來拜年,奶奶閉門不見母親用一招讓她開門

在1982年的春節前夕,李家的每個角落都洋溢着喜慶的氣氛,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暗藏着一段不為人知的糾葛。周老太,家中的長輩,因一場陳年舊怨,與兒媳王莉之間築起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每當家庭聚會,這道鴻溝便如同隱形的存在,讓歡樂的氛圍中多了一絲尷尬與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