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2023年10月28日18:14:14 育兒 1924

“孩子不愛吃飯,是不是餓一頓就好了?”面對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沒啥用!

二寶曾經是“飯渣”,現在是“飯霸”,這招我用過幾次,沒啥用,飯不吃,偷摸吃零食啊!我也沒時間24小時盯着,所以,這招基本可以棄了

接下來,我想從為啥孩子不愛吃飯,以及如何讓飯渣寶寶,化身飯霸,愛上吃飯這回事兒,這幾個角度,好好聊一下。

為啥“餓一頓”不好使?

這一招,不要說對小孩子不好使,對我們成年人,好像都沒什麼用。人類對這種“懲罰”機制,有各種下意識的招數對待。比如,找點零食吃,喝點水,或者是根本就不餓,不需要吃什麼。懲罰在哪呢?

所以,你發現沒,“餓一頓”並不一定可以“懲罰”(告誡)到孩子。我們總提倡的“自然後果”法則,放在這裡,好像不是那麼適用。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即使有的家長,比較有時間,蹲守在孩子身邊,看着他,堅決不給吃任何東西,也不允許用任何方式替代。受到懲罰的,也只是孩子的“胃”,而且是暫時的。等到胃部再次被滿足,前面飢餓的感覺,很快消失了。那對孩子“不好好吃飯”本身的行為,有多少影響呢?答案是微乎其微。

所以,孩子不好好吃飯,“餓一頓”只能是一個不太高明的懲罰手段,但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真正要解決的,是如何讓孩子愛上吃飯這回事。即使身體不是那麼需要,也能準時吃飯,保證身體所需。難道不是嗎?所以,接下來,先了解一下,孩子不愛吃飯的一些客觀原因。

為啥孩子有時候不愛吃飯?

民以食為天,沒孩子之前,我覺得,那些不愛吃飯的孩子,估計就是腦殼殼有問題。但後來,在食育領域深耕久了,我才明白,娃不愛吃飯,背後藏着的原因,還挺多的。

原因一:根本不餓

這種情況在早餐上,表現的更為明顯。娃剛起床,洗刷後坐在餐桌旁,就開始發獃,不餓,為啥要吃飯呢?有時候能跟飯菜對視到彼此厭倦,十幾分鐘過去了,一口沒動。一問:“不餓,為啥要吃?”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原因二:飯菜不合口

小孩子也是很挑剔的,尤其是幼兒園的小朋友。覺得飯菜咸了、淡了,或者造型不可愛了,可能就不想吃飯了,看一眼,就想下桌。

原因三:身體不適

孩子感冒了,發燒了,或者身體有其他原因感覺不舒服,沒什麼胃口,自然不想吃飯了。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原因四:有好玩的事情吸引

本身就不想吃飯,還有其他好玩的事情可以做,為啥要坐在飯桌上,規規矩矩的吃飯呢?

比如,我家二寶一玩起小汽車,就忘我了。這時候,不要說吃飯,就連棒棒糖,都吸引不到他。

上面這些情況,都是很常見的,我娃也遇到過。那麼,到底怎麼化解,讓孩子喜歡上吃飯呢?我分享下自己的一些實操和見解。

讓好好吃飯成為一種本能

大寶飯霸,二寶曾經是飯渣,現在也慢慢朝着飯霸發展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有些方法,對讓孩子好好吃飯,還是挺有幫助的。

1、理解吃飯的意義

剛開始二寶不愛吃飯,我就很發愁,為啥會有這樣的小孩?他眨着眼睛問我:“媽媽,我不餓,為什麼要吃飯呢?”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因為要長身體啊!”這句話我差點要脫口而出。想了想,我說:“嗨,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道,咱要不一起討論一下?”

藉著這個機會,我們從小身體的發育,聊到自然萬物,再到食物的種類,二寶一下子對吃飯感興趣了!原來,吃飯是這麼有趣的事情,有這麼多他不知道的知識呢!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吃飯當然是為了生存,為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但如果你硬生生的去說,娃不光聽不懂,可能還會很抗拒:“那我不想長大,是不是就可以不吃了?”所以,幫孩子理解吃飯的意義,也是為了讓孩子對吃飯感興趣。

現在,二寶經常到廚房給我幫廚。他覺得,廚房是個魔法屋。本來是一整顆普通的白菜,被媽媽在廚房施了魔法,變成了“醋溜白菜”,這個過程太好玩了!

2、帶孩子逛菜市場或者種菜

帶娃逛菜市場,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娃小的時候,抱在懷裡,長大一些,就自己走去。現在,每個周末去採購食材,已經成了我們家的一項重要活動。只是,因為搬家的緣故,現在更多是去超市,而不是菜市場了。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孩子跟食材有了親密接觸,可討論的話題也多了起來,等到吃飯的時候,就會不斷的問:“呀,這是我挑的土豆嗎?”、“這個是我摘的豆角嗎?”整個吃飯過程,也有趣起來了。

如果有條件的,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種菜,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他們會從這些生命生長的過程中,不斷滋生更多力量感,以及對食材的敬畏心。

3、尊重孩子進餐的意願

其實,經過上面兩個步驟,很多孩子已經可以很好的吃飯了。但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尊重孩子吃飯的意願。比如,生病了,不想吃。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由於食慾控制中樞在下丘腦,身體有不適感時,下丘腦工作液會相對慢一些。再加上,生病會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雲中,導致食物沒辦法被有效的吸收和消化。你就會發現,人一旦生病了,就不愛吃飯,沒啥食慾,不管大人孩子,都是如此。

二寶生病時,我沒強迫他吃飯,因為有次吃了,結果沒一會兒就吐了。如果擔心孩子扛不住,可以準備點其他的補充液,或者他想要吃的零食。

孩子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拯救飯渣寶寶的方式是了解吃飯的意義 - 天天要聞

還有早上這頓,曾經在我家也是“老大難”,二寶起床後沒食慾,不想吃。但我又特別重視早餐,每次都很用心的準備了。這就很難搞,一個做好了準備,一個就是不想吃。

後來,我開始把二寶起床的時間做了調整,提前了10分鐘,洗漱後,再讓他聽音樂“群魔亂舞”上一陣子(大概10分鐘,音樂是他喜歡的兒歌)。這樣,早餐端上來了,都不用催,馬上就去吃了。

Tips:尊重孩子進餐的意願,不表示無底線順從,還是要看實際情況來安排。

枕邊育兒寄語:

孩子吃下去的每一口飯,都會為身體的發育做出貢獻。所以,不愛吃飯這件事,本質上,是沒有搞清楚吃飯的意義。如果能從這個角度出發引導,就不用擔心,孩子不愛吃飯了!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