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可以學會“愛自己”,他就獲得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一項財富,因為自愛是終身成長的開始。自愛的孩子在往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會熱愛自己、珍惜自己。在心理學角度,我們可以用“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來描述“自愛”這個行為。學會自我關懷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很多成年人都不能做好這件事。但跟所有技能一樣,自我關懷的能力也是可以培養的。天童教育家長課堂為家長提供以下3個方向的鍛煉來幫助孩子學會自我關懷。
第一,培養對身體的關注
想要培養孩子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父母們可以從日常細節中入手。對身體的關懷,家長可以從飲食、衛生習慣、鍛煉、睡眠四個角度來切入。在飲食方面,可以通過引導孩子知道食物對身體的益處和影響來培養孩子的健康飲食習慣。在衛生習慣、鍛煉和睡眠方向也是如此,要告知孩子常洗手、保持衣服整潔、好好鍛煉、好好睡覺對自己的好處。當孩子做到了一點,父母也要不吝嗇讚美,誇讚他在愛自己這件事上做出的努力。
第二,注重孩子情感管理能力的培養
當家長察覺到察覺孩子有情緒問題時,第一步就是傾聽孩子,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傾聽的同時,也可以鼓勵孩子進行“我”式表達,即引導孩子說出“我”的感受,比如, “我希望,爸爸媽媽不要總在我玩耍的時候催我去寫作業”。“我”式語言可以關注和體現自我感受,在引導孩子認識和表達情感時,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當孩子無法精準說出自己的情緒時,家長也需要給出一些引導。幫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情緒之後,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情感調節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寫日記、畫畫、去看自己喜歡的繪本等等。
第三,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鼓勵孩子去探索多種不同的興趣和愛好,幫助他們找到那些真正讓他們感到快樂、充實和滿足的事情。這些興趣愛好,會在以後漫長的人生中源源不斷地為孩子提供心理能量。當然,在鼓勵孩子探索興趣愛好的過程中,我們要有靈活性和包容度。當孩子在探索過程中出現困難時,要告訴他:學習遇見困難是正常的,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和耐心。
當然,天童教育認為這些技巧也可以應用在成年人身上,家長們做到了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孩子,自愛是一件終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