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孩子的眼光折射出什麼?

2022年11月03日01:39:12 育兒 1084


名家名篇:孩子的眼光折射出什麼? - 天天要聞

吳錦祥

休息天難得陽光明媚,我在小區散步瀏覽,遇到樓上的唐阿婆。她正陪着孫子往球場走去。她十二歲的孫子我也熟悉。我跟唐阿婆打招呼的同時也跟她孫子打趣:“看你今天特別容光煥發,是不是有好成績了?”

孫子還沒回答,唐阿婆就接話了:“有什麼好成績,她媽媽給他買了一雙球鞋,美的!”見我沒聽明白,指指孫子腳下,“國際名牌!要一千多塊呢!”

我仲仲舌頭。她孫子在邊上說:“現在一千多塊的球鞋不算什麼啦!”我知道她兒子收入不高,媳婦離異後經濟還有點緊,唐阿婆老夫妻倆的退休金也大部分補貼給了他們。

在孫子玩球的當兒,唐阿婆告訴我,上星期孫子去她媽媽家,訴說同學笑話他的球鞋是假名牌,她媽媽就給他買了一雙真名牌的。

我不明白她孫子這樣年齡的孩子何以如此在乎品牌?趁着小傢伙休息的當口,我就發問了:“你們同學中有多少人穿這樣的品牌鞋?”“基本上都是名牌,只是各個牌子不一樣。我穿的這個品牌是最好的!”小傢伙臉上不無得意。我說:“成績好才是真本事,不應該太在意穿得好壞。”他說:“如果穿得不是名牌,會被同學看不起。

我無法理解眼下這一代孩子的思維和價值觀。日前恰好看到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寫的一段經歷,讓人深思。秦文君有次與出版社的一位朋友一起去一所小學作讀書報告。到學校時只見好多學生等在門口,見到她們就興奮激動地迎了上去,嘴上叫着“秦老師”“大作家”,並拿出事先準備的本子。這是想要作家簽名。秦文君也高興地取出筆來。但奇怪的一幕發生了:學生們沒有衝著她,而是圍住了一旁那位出版社的朋友。朋友竭力申辯:“我不是秦老師,那一位才是。”但孩子們不信。這時校長出來了,驗明正身,才算解了那個朋友的圍。秦文君也頗為尷尬。她自覺作家生涯數十年,修鍊出一點作家氣質,但為何會鬧出如此的笑話來呢?於是她問身邊的學生:“你們心目中的作家是什麼樣的?”孩子們面面相覷,不好意思說。後來有個學生悄悄跟她說,他們看到兩個老師過來,認定其中一個背着名牌包的才是大作家。

秦文君不勝感嘆:現在的孩子怎麼會這麼早就對所謂的名牌有了認同,並在潛意識裡認定成功人士會用名牌?按照這樣狹隘、淺薄的思維和觀念去認識和接觸社會,當他們長大成人後又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

秦文君憂慮“以包取人”孩子今後的未來,但我想到的是,孩子們的認識和觀念是怎樣產生的?如何使他們更理性、更客觀、更全面地了解這個社會的內在和本質?如何使他們通過自我塑造和充實來提高自信而不是以外表裝潢門面、博取虛榮?

一個人思想觀念的形成無非來自四個方面:家庭、學校、社會和書報。現在,我們面臨著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和書報上的未必一致,有時會大相徑庭。哪一方面的頻率高,契合孩子的特點和喜好,就會產生共振,從而對另一方面的輸入產生排斥。因而在當下新的時代環境下,我們要把握新時代孩子的規律與特點,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除了國家相關部門在總體協調上花功夫外,方方面面都要強化責任和擔當意識,如推銷名牌和奢侈品的企業和經銷商,給孩子買名牌鞋的母親等,都要在下一代的精神世界和“三觀”引導上多想一想,為他們更成熟、更強大地面向未來作好鋪墊。

蔣躍新/圖


名家名篇:孩子的眼光折射出什麼? - 天天要聞


名家名篇:孩子的眼光折射出什麼? - 天天要聞


名家名篇:孩子的眼光折射出什麼?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直播中稱“報我名字可進清北班”  教育博主孫某某被行拘 - 天天要聞

直播中稱“報我名字可進清北班” 教育博主孫某某被行拘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馮儀)近日,某教育博主在直播中聲稱報其名字可進北二外成都附中清北班、強基班。經網友反饋至問政四川平台後,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回應稱該博主聲稱的所有內容均屬虛假信息和不實言論。7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通報稱:“經查,孫某某(男,36歲,某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負責...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聞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時,楊絳被安排清掃公廁。面對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與異味,她沒有怨懟敷衍,而是親手縫製拖把,帶着肥皂與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塊瓷磚,細緻到為空間通風除味。不多時,曾經污穢的角落竟變得窗明几淨。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在此處掏出書本靜靜品讀,說“廁所就是我的書房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 天天要聞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一個專為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在人生的第五個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已是遠近聞名的“好爸爸”。三個月前,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爸爸陪親子公益行動”正式啟航,每周末邀請社區內3—6歲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來聽故事、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此前報道>>多個“第一”!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 天天要聞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太突然了!蔡瀾老先生才走不到兩周,楊少華老先生也離開了人世。這位相聲界的老前輩雖然早已離開舞台,卻並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他生命中的最後階段,一直是在子孫和粉絲的陪伴下度過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傳來的四個小時前,他還在視頻中給兒子帶貨。戎馬半生楊少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老藝術家”的。他剛入行那會兒,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