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聰明?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不聰明嗎?
普通的孩子還有 機會成為“尖子生”嗎?
成年人,又該如何正確在助力孩子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成長呢?
《學習腦科學》給出肯定的答案。用對方法,提升思維能力,思維鍛煉得越多,大腦就會越聰明,成績就會越出 色。
這本書的作者是瀧靖之,日本東北大學教 授、醫學博士、暢銷書作者。在大腦發育領域是權 威專家,臨床案例驚人——他為超過160000人製作、分析了腦成像數據。另一位作者是鄉和貴,日本著 名作家。
腦科學專家們,指出所謂的“聰明”,其實包含着很多方面,人的智力和努力成正比,而且人的大腦發育貫穿着一生,即使上了年紀,也是有辦法讓大腦保持一種年輕的狀態。書中用漫畫圖解的方式,給出了讓孩子變聰明的5大要素、提高成績的6大秘訣,提升腦力的終 極 武器等一些很實用的方法。
01 順應大腦規律:讓孩子變聰明的5大要素
長期熱愛和求知慾:持 久的熱忱有利於大腦發育,求知慾,大腦成長的原動力。表面看來興趣和學習無關,便卻可以潛移默化中促 進學習。
自我肯定感和靈活思維:與其肯定孩子的成績,不如肯定孩子的努力。這樣更有利於孩子自我肯定,也更容易在遭受失敗後,重新振作起來。
生活習慣:為大腦打下基礎。睡眠充足,大腦就會健康成長;通過飲食攝取營養,鍛煉身體,也能為大腦打下良好的基礎。
02名校學生共有的特質:提高成績的6大秘訣
執行力:執行力主要與人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相關,這種功能除了思考能力和IQ之外,自 制力也很關鍵。可以讓孩子能夠獨 立思考並採取行動,父母制定框架性規則,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自 制力。提高執行力的方法有:遵守規則,角色扮演遊戲、樂器演奏、編程、親子共同制訂計劃、運動和戶外體驗、決定優先順序、將一件事情堅持到底。
求知慾:擴大知識面,增加實際體驗。永遠不要磨滅一個孩子的好奇心。
創造力:提升輸入與輸出。創造力越好的孩子,學習成績也會越好。
溝通力:增加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溝通力、共情力、社會性高的孩子,其學習成績也會高於他人。
自我肯定感:堅持正向管教。改變大人的干預方式,教孩子認識多樣性來提升自我肯定感。
堅毅力:目標導向,持之以恆。堅毅力(GRIT)越高,人生的幸福指數就越高。
03提升腦力的終 極 武器:元認知
元認知是我們幸福的關鍵,授受自己和他人原本的樣子,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世界。
元認知,不被結果影響,努力做好當下的事。不要讓自己陷入無法變得更好的定向思維里,冷靜地接受事情原本的樣子,正面思考該如何解決,從而找到建設性的辦法。
接受自己的真實的樣子,接受自己的長處和短片,接受來自職場和家庭的評價,接受他人的長處和短處,接受所有的不愉快和失望。
擁有夢想一輩,大腦就能成長一輩子,從能做的事開始做,相信一定會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