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2025年05月10日13:13:06 育兒 1533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

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

以愛之名的旅程

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在商河縣苔花少年集中陪伴中心的閱讀屋,新新正聚精會神地閱讀繪本《小凱的家不一樣了》,他興奮地向身旁的金思描述着書里描繪的神奇場景:“小凱家的水壺變成貓,沙發變成鱷魚,水管變成蛇,還出現了一隻大猩猩!”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這麼神奇呀!”金思驚喜地回應,“那家裡豈不是變成了動物園?”得到鼓勵的新新眼睛一亮,手舞足蹈地描繪那些天馬行空的畫面,笑聲在溫暖的陽光里跳躍。

這份溫馨的陪伴,源於去年10月商河縣婦聯發起的“花香媽媽・苔花綻放”關愛行動。據悉,活動開展之初,縣婦聯在全縣各鎮街和縣直機關單位廣泛招募女性代表,與留守、困境兒童結對幫扶,開啟以愛之名的旅程。金思也因此成為新新的“花香媽媽”。

在集中見面會上,另一位“花香媽媽”晉潔瓊第一次遇見小王。當時,這個瘦小的男孩正安靜地站在角落,目光總是不自覺地追隨着其他孩子和大人的互動。

“我們一起做個手工好不好?”晉潔瓊蹲下身,主動“破冰”,隨着兩人的指尖在彩泥間穿梭,漸漸地,一幅充滿童趣的畫面躍然紙上: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枝頭掛滿五顏六色的愛心。

“這些愛心都是給我的嗎?”當看到小王肯定的眼神時,晉潔瓊讀懂了他內心淳樸與真實的善意,也更加堅定了守護這份純真的決心。

與晉潔瓊和小王初次見面的場景不同,金思與新新的第一次相遇,反倒是作為“花香媽媽”的她更緊張些。

儘管提前做足了功課——聯繫監護人、諮詢班主任,但真到見面時,金思的心裡還是七上八下:“孩子會不會比較敏感?會不會抵觸我?”沒想到,靦腆的新新反而主動打了招呼。

在隨後舉行的親子遊戲中,這對新搭檔意外奪得轉圈纏繞比賽的冠軍。“我當時高興得直接跳起來了!”金思笑着回憶,“新新還是比較靦腆,只是站在原地一個勁兒地笑。”

“我們肯定會成為很好的朋友。”金思這樣想,心中所有的忐忑都化作了篤定。

“母子”間的雙向奔赴

對於從小跟着姑姑、姑父長大的新新來說,與親人相伴閱讀,這個在許多孩子眼中稀鬆平常的場景,卻是一種奢侈。

“真正的關愛不能流於形式。”商河縣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戴慧英介紹,“花香媽媽·苔花綻放”高質量關愛服務的創新之處,在於將“高質量陪伴”作為核心理念,突破傳統物質幫扶的局限,真正從孩子的視角出發,關注他們精神世界的成長需求,“這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恆、潤物無聲的系統工程”。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這個困擾許多成年人的難題,對“花香媽媽”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商河縣婦聯開發出全省首套針對愛心媽媽賦能提升輔導教案,分“基礎—進階—提升—鞏固”四階進程,逐階遞進,提升花香媽媽關愛工作標準化、專業化。

“結對後,我們每天都會通過手機交流,從作業情況到一日三餐,再後來她開始主動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喜歡的顏色、愛吃的零食,以及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聊起結對的“女兒”小雨,同為“花香媽媽”的王霞眼中滿是溫柔,“有一次見面,她送給我一根頭繩,說是特意為我準備的,因為想看我扎馬尾的樣子”。如今,她們一起讀書、做手工、玩遊戲,最初的生疏已化作親密的依戀,單向的關愛也已然升華成情感的“雙向奔赴”,每次分別時小雨強忍淚花的模樣,都讓王霞既心疼又欣慰。

金思也會時常造訪新新的家,看着這個比同齡人高出一截的男孩,她深知姑姑、姑父在生活上的盡心照料。然而,面對日漸長大卻愈發沉默寡言的新新,年邁的二老卻束手無策,“老師也聯繫過很多次,可我們實在不知道怎麼辦啊……”姑姑顫抖的聲音里,是化不開的酸楚。

如今,金思以“花香媽媽”的身份接過了這份沉甸甸的託付。每周的電話連線中,她既關心新新是否幫姑姑洗碗,更在意他作業本上的字跡是否工整。

“成長不是競賽,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進步一點點,就是最棒的勝利。”這些樸素的對話,像涓涓細流,浸潤着新新的心。

傾聽花開的聲音

在新新的童年記憶里,孤獨如影隨形。當金思願意傾聽他的奇思妙想、陪他“異想天開”時,一顆渴望被愛的種子,終於在這個內向孩子的心裡悄然生根。

在“花香媽媽·苔花綻放”高質量關愛服務行動中,商河縣婦聯特別設計“3+N”關愛體系,每個孩子都能獲得量身定製的成長計劃、實現“微心愿”等。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當得知可以許下心愿時,新新起初只寫下“想要一本書”,思索片刻後,又鼓起勇氣添上一句:“我想看一場電影”。“我其實很期待他能多表達自己的想法,”金思欣慰地發現,隨着一次次相處,新新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回應也越來越乾脆利落。

這個寒假,敬軒與自己的“花香媽媽”郭景芹一起去立新書店挑選了圖書。“更讓我觸動的是,這個孩子在超市選購零食時,還細心地為奶奶和弟弟各選了一份。”郭景芹回憶。不僅如此,她與敬軒約定寒假讀完這些書,希望能讓他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更希望這個父母皆是聽障人士的孩子,能從書本中找到與世界對話的窗口。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截至今年3月,“花香媽媽”項目已結對關愛150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開展各類陪伴活動152場,累計服務時長超過4100小時。這項溫暖的工程不僅被寫入2025年商河縣政府工作報告,更成為商河縣民生實事的創新典範。目前,全縣已建立起覆蓋12個鎮街的關愛網絡,79個單位的150名巾幗志願者構築起堅實的“花香媽媽”愛心矩陣。

“真正的關愛不是施捨,而是賦能;不是短暫的救濟,而是持續的生命投資。”戴慧英如此比喻,“就像培育一株幼苗,需要日復一日的陽光雨露,靜待花開。”而“花香媽媽”存在的意義,或許正是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改變命運的精神力量。

“小凱的家不一樣了,我的家也不一樣了。”此時此刻的房間里,新新不經意間的這句話,讓金思心頭一熱。

“其實不必等待春天,當我們以真誠澆灌心田,就能見證奇蹟的生長。”金思在新新的成長手記中寫下這樣一段感悟。而“花香媽媽”們的關愛,正以溫馨的形式綻放出最美的形狀,他們只需俯下身,便能聽到一朵朵花開的聲音。

(為保護兒童隱私,文中“新新”“小王”“小雨”“敬軒”為化名)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5月10日新聞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熱點不容錯過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新聞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熱點不容錯過

▶ 習近平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當地時間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慶典。詳情>>▶ 雄姿英發!中國儀仗隊步入莫斯科紅場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
“一百封信”之被誇 - 天天要聞

“一百封信”之被誇

在當年高考前的最後幾封信里,我竟然被孩子再次“引以為傲”——孩子說,“今天老班(班主任)誇你了,就在辦公室跟其他老師說,人家爸爸真是教育有一套,看看人家父女關係……”哈哈,我竟然一點也沒覺得,我只是在做我喜歡做的事,世間又有哪個父親不希望呵
百日重症寶寶高鐵緊急轉運 多方聯動分秒必爭與生命賽跑 - 天天要聞

百日重症寶寶高鐵緊急轉運 多方聯動分秒必爭與生命賽跑

近日(5月6日),貴州貴陽一名剛滿百天,患有先天性咽喉發育不良的重症嬰兒,因病情危急需要轉至深圳市兒童醫院救治。由於事發緊急,患兒家長沒有買到去深圳的車票,只能先購買了去往廣州南站的車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列車乘務員、車站值班員和醫護人員接力聯動,分秒必爭,為患兒轉院爭取了寶貴時間。這名患兒在貴陽出生...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聞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這樣一群獨特而耀眼的女性——“同歲媽媽”。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她們便開啟了與孩子成長同步的“媽媽旅程”。在時光的流轉中,她們遊刃有餘地穿梭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何為堅韌與擔當,何為溫柔與慈愛。對於剛踏上事業征程的新手媽媽們來說,產後身體的變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務,無疑是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