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2022年09月28日13:05:05 育兒 1100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五年級以上的孩子,老師都是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知道學習的意義所在。當老師告訴孩子們,學習是為美好的生活做鋪墊的時候,一個12歲男孩對老師說: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我感覺我爸爸都能掙好幾萬,我也照樣能,學習不是唯一出路。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這個男孩叫李曉明,來自三線城市,家裡比較富有。李曉明的大家族很有錢,頭腦一個比一個好,但是一個比一個愛玩。他們玩起來很瘋狂,但認真起來,一個比一個厲害。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就要不斷刺激,不斷激勵,家長要不斷地拿小鞭子抽着,孩子們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李曉明的學習成績不差,但離他的真實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他認真學習,能達到年級前幾名,但實際上他只是班級前二十名。其實,一個合格的老師,會想方設法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達到最好。對於李曉明,老師們都有更高的期待,所以經常給李曉明做心理工作。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李曉明很聰明,在貪玩的情況下,能夠達到班級前二十,說明他真的不差。如果他好好學,全年級前幾名沒問題。李曉明記東西非常快,而且理解能力超強,有學習天賦。但父母很寵愛李曉明,甚至可以說是溺愛,要想引導李曉明不容易。而且李曉明的父母管不住李曉明,學習上只能靠老師的引導。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李曉明表現不好了,老師不能直接說,要旁敲側擊,家長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於是,老師引導李曉明只能是擺事實、講道理。老師經常告訴李曉明學習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厲害,增強以後的生存能力,過上好的生活。但李曉明堅信沒有文化也能夠生活得很好,他的家族成員都有錢,都沒什麼文化!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老師告訴他:你的祖輩、父輩能夠在沒文化的情況下,掙大錢,那是一種能力,但時代不同了。當今社會,種地都是科技化,沒有點文化,連地都種不好。當然有的同學說了,我去搬磚,你想想現在的建築還用磚嗎?現在想搬磚,你都沒磚可搬,人家都用樓板,大吊車就能做到,還用得着你嗎?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現在就算是做個小商小販,也要網上支付,也要有一定的營銷手段,要想做大做強也需要文化支持。都說上學不是唯一出路,但現在上學就是唯一出路,只有學好了,擁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才能探索更廣闊的天地,為以後的一技之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如今,沒有點文化,幹什麼都難,因此學習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也是唯一的出路,學好更是每個孩子的任務。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當然,如果儘力了,但依然沒有學好,也不是無路可走,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作為學生,必須努力學習,這樣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李曉明認為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他學不好也沒事。無疑李曉明受父輩的影響較深,因此在學習上是可有可無的態度。十幾年的熏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老師只能用大視野來激勵、誘導孩子主動學習。

老師,我爸爸沒上過學,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很深,作為父母可以活得洒脫,但一定不要忘記身後的孩子,孩子在時時刻刻地看着父母,效仿父母,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朋友們,對於李曉明的觀點:我爸爸沒文化,一個月掙好幾萬,我學不好,沒事。您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收藏、轉發!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 天天要聞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父母養大孩子,不代表孩子就會敬愛他們。要是相處不和諧,孩子也會嫌棄父母。父母對孩子成長影響大,想晚年親子關係好,就得留意那些影響感情的行為。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一、過度干涉子女生活:越界的關愛,適得其反父母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從傳統曆法角度而言,雙春是指在一年之中出現兩個“立春”節氣。以2025年為例,立春分別落在農曆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和臘月十七(2026年2月3日),形成了“兩頭春”的獨特景象 。在傳統觀念里,“雙春”往往被賦予吉祥寓意,它象徵著好事成雙,萬物生機勃勃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 天天要聞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令人忍不住心疼。隨着現代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愈加密切,人們的眼界、思想都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年輕人對於生活的看法在性格方面也是越來越開放了,對於愛慕之人都會勇敢追求。但是很多年輕人在防護方面的意識薄弱,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 天天要聞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醫生表示,一個人的終身高70%取決於遺傳,30%受後天環境影響。通常父母高的孩子高,父母矮的孩子也矮。但父母一高一矮時,孩子身高往往取決於父母某一方。0~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3歲開始逐步地減慢,從4歲到青春期前,也就是10歲之前,平均每年長6cm。然後到青春期,又有第二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