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一個退休的人,還總是忙個不停,不是他很勤快,而是他仍舊迫於生計,或者生活毫無頭緒。
那些不慌不忙的人,把當下抓穩了,一切都在掌握中,也是可以享受的。
可見,退休之後,要富養自己,做到“不着急”就夠了。

01
不着急,慢慢變老,養時光。
時光匆匆,才綠了芭蕉,又紅了櫻桃。
似乎每天都是被時光趕着走的,一晃就白髮蒼蒼了。
尤其是上班的人,趕公交車,準點打卡上下班,吃頓飯都有人來電話。
退休的 人,就不要“爭朝夕”了,要學會讓自己老得慢一些。
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陽香山。他大大方方地告訴周圍的人,自己愛睡懶覺,也不太準時睡覺。
詩曰:“爛熳朝眠後,頻伸晚起時......慵饞還自哂,快樂亦誰知。”
你們都早起,鍛煉身體,我卻一覺睡到自然醒,也還賴床。但是我高興,我樂意。這就把時光拿捏住了,讓時光來為自己服務。
最後,很多早起鍛煉的人都過世了,白居易卻活了七十多歲。當年,可是妥妥的長壽人。
退休了,不要總是抱怨“時日不多”,而是樂觀豁達,有自己的作息時間,不盲從他人,不急着變鍛煉達人。慢慢老,順其自然。
02
不着急,慢慢讀書,養心智。
《城南舊事》里有一句話:“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
很多老人讀書,要急於求成。
成為作家,圓自己一個夢;要學會一門技能,再創業;要讀一些大家喜歡的書,便有交流。但凡急着讀的書,都沒有什麼用,只是過目而已。
其實讀書的好處,不僅僅是記住什麼內容,成就什麼,而是培養自己的耐心,磨礪自己的意志力,也把各種煩惱,慢慢消除。
也許讀書的內容都會忘記,技能也學不會,但是讀書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內心祥和,面目溫柔,這就夠了。

03
不着急,慢慢行走,養身體。
退休了,你也算是一個老人了。
千萬不要急着趕路。記住一句俗語:“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後想。”
行走的時候,不僅要腳步慢,還要清空自己的雜念,避免分神。
不要看手機,不要東張西望,一心一意走路,把腳下的事情管好。這樣,腳步穩重了,就不會摔倒。
很多老人,身體還好,就是摔了幾次,就不行了。每一次身體受損,都是一場大病一樣。
也不要強求自己跑步,跳舞,不是每一個老人都適合。根據身體的狀況,按照醫生的建議來。
04
不着急,慢慢遊玩,養風景。
一個星期,就去了八九個景點,都打卡了。這是旅行大軍常常做的事情。
有人把這樣的旅行,總結為“特種兵式旅遊”。
人老了,如果你跟大軍,迅速打卡,你就真的沒有活明白。
世界上的風景,千千萬萬,你是看不完的。也完全不要看完,而是看一個地方,深度體會,感受旅行的過程。
也許旅行到什麼地方,不那麼重要。一路上有人陪伴,可以結交新的朋友,可以聽到一些新的觀點,那就不虛此行。
遊玩的速度慢了,餘生都可以在路上,在風景里。

05
不着急,慢慢相愛,養姻緣。
很多夫妻在一起多年,彼此看一眼就煩躁。
還有人說得很絕:“如果老夫妻親一下,一準噁心到吐。”
其實,你當初愛一個人,不是這樣的。你也信誓旦旦,要浪漫,要相伴,要牽手,對一眼都心跳。
愛一個人,就如木心說的:“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退休了,應該這樣想:“曾經上班,沒有好好陪伴,那麼退休了,就應該停下手裡的一切,多一些陪伴。”
這幸福的晚年,不就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此時,兒女會走遠,老父母會過世,兄弟會各自有家庭。一些外面的人,也是阿諛奉承幾句,並不會真正陪伴你太久,關鍵時候也不會幫你。
慢慢愛一個人,生在一起,死了同穴。這不一定浪漫,但一定真實,很讓人感動。
06
不着急,慢慢吃喝,養口福。
農村有句罵人的話:“餓死鬼投胎啊。”
但凡看到急着吃飯的孩子,大人們就罵開了。
當然,這不能怪孩子,他們嘴饞,在當年也缺衣少食,確實餓了。
到現在,我們都富有了,晚年也不愁沒有吃的。多一些時間用來吃飯,做飯,也日子也就多了煙火氣。
千萬不要隨便吃,很不講究。一方面是吃壞了腸胃,不好;一方面是生活質量會下降;一方面是夫妻體會不到感情。
特別是一些美食,應該多品嘗,而不是一口氣吃完。
唇齒生香,用心做飯,這一日三餐的福氣就多了。

07
俗話說:“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退休了,什麼都要慢一點,千萬不要着急。
富養自己,不是一天就暴富,而是每天都富足。
有話慢慢說,有事慢慢做,有福慢慢享,兒孫慢慢成長......這都是晚年的福氣。
富養自己,不是一天就花很多的錢,而是有錢慢慢花,自己這一代花不完,給子孫用,想起來也不錯。
退休了,養好自己的身體,性格,心態,情感,一切都會好起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