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裡有小寶寶的家庭來說,可能很多寶媽每天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寶寶有沒有拉臭臭、拉的是什麼顏色,沒拉或者拉的顏色不對,都容易焦慮。但是這件事放到大人身上,可能自己就不會太在意了,比如拉出來的大便前面硬後面軟,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最近上火了、吃得不太合理引起的,過幾天就好了,不會去看醫生。
上廁所時,發現大便經常是前面干硬,後面軟粘,是怎麼回事?嚴不嚴重?該怎麼改善?它雖然是排泄物,但與健康之間的關係是密切的,大家上完廁所不妨回頭看一下它有沒有出現什麼異常,以免沒能及時接收到身體的求救信號,最後引起較大的後果。
正常的大便是什麼樣的?
一般來說,它通常是黃褐色的。不過,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吃了比較多的豬血等食物,其顏色就可能會變紅變黑,這是正常的,停止進食後會慢慢變為正常。
它的味道雖然是臭的。臭的程度如何,也跟我們吃的東西有關,比如紅肉吃得較多,臭味可能會更明顯。
形狀通常是像香蕉那樣,不會太硬也不會軟得不成形,是適中的。
至於每天排幾遍是正常的,沒有標準答案,但一般是有規律可言的,每天一遍、兩遍,或者兩天排便一遍,都是正常的。如果說有三遍,但身體並無其他任何不舒服,上廁所時也沒有覺得很費勁,其他一切都正常,也不必太擔心。
發現大便前面干硬,後面軟粘,是怎麼回事?
它是排泄物,所以首先就會聯想到負責排泄的器官:腸道。對於腸道不好的人來說,容易出現這一表現。比如平時不運動,但是卻暴飲暴食、經常憋便,使其功能下降、發生紊亂了,就容易引起這一現象,或者引起飲食不合理,上火了,它裡面濕熱較多,也容易變得前硬後軟。
腸道不好多跟很多人的不良習慣有關,若是能管住嘴,少吃對它刺激大的食物,一日三餐吃得按時一點,合理鍛煉身體,不要過度焦慮,相信它會慢慢好轉,排便異常的情況也會有所好轉。
此外,脾胃不太好的人可能也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因為食物沒有被很好的消化代謝也跟它們有關。脾主運化,但若其功能下降了,體內就會堆積較多的水分,大便會因此便軟,甚至難以成形。
中醫上有脾虛百病生的說法,如果發現自己平時還伴有食慾不好、虛胖、舌頭白膩等不適,也許是在告訴你要早點調養脾胃了。並且,也要注意減少濕氣,這兩者的關聯是比較密切的。脾胃怕涼怕飽也怕憂,所以平時盡量少吃生冷的,不要吃過飽,也不要總嘆氣。
對於便秘時間比較長的人來說,大便沒能及時被排出去,在體內不斷堆積,更長一點的就會很乾硬,不是很長的相對就會軟粘一點。建議這類人群平時不要憋便,排便已經費力了,若是經常這樣,會加重不適。平時合理增加飲水量、攝入含有纖維素的食物,或有助於改善。
一般來說,若能及時重視且干預,這個問題不會太嚴重。但是如果不當回事,很多壞習慣一個都沒有改,長此以往,可能就會拖嚴重了。
上廁所時,大便如果出現以下這幾種異樣,建議大家提高警惕:
血便
很多人若發現了,會認為是痔瘡,的確有可能。但不少人發現後並沒有及時去看醫生,而是每當回事,不要把它當成小事,若經常出現, 這時候覺得尷尬不去看,等到嚴重到要手術的程度,承受的痛苦會更多,相信這個經歷大家並不是有。
而除了這種病,它也可能跟腸道腫瘤有關,其黏膜受到刺激就就容易引起血便。所以,一經發現,建議大家及時就醫,查明病因後再積極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干預。
細如筷子
之所以變細,跟受到擠壓有關,什麼會擠壓到它呢?可能是腫瘤,可能是體積比較大的息肉,不管是哪種,發現它異常變細,都要重視,早點檢查一下為好。
由此可見,大便的情況跟健康密切相關,不妨對照看看,希望以上的這些異常,你通通都沒有。在此建議大家平時也要養成好的習慣,上廁所時間不宜太久,最好不要帶手機,如果比較費力,可以換種方式,比如使用蹲坑,或者蹲馬桶時下面加個小凳子。
綜上所述,排便時大便前硬後軟,可能跟以上這些因素有關,對照自己的情況看看,及時學會改善,不要總不當回事,拖久了或就會變嚴重了。正常的大便是什麼樣,文章也作出了介紹,若都符合,值得恭喜,若出現了異常,不要覺得尷尬,早干預早好。
參考資料
1.上廁所時,“大便前頭干硬,後頭軟粘”,說明什麼?看完漲知識了.北青網.2021.11.30
2. 大便前干後軟多與六個原因有關 早知道早預防.紅網.2022.07.01
3. 你的大便正常嗎?這6個標準來對一對.紅網.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