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要不到就動手搶,家長該怎樣引導

2022年07月02日08:54:24 育兒 1518

看到別人有什麼東西,孩子就想要,明明這個東西他自己也有,但就是覺得別人的好。遇到這種情況,確實讓家長很頭疼。

這時候,家長先不要着急。先分析原因,孩子為什麼想要?

  • 佔有心在作祟

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講到:4歲之前的孩子還沒有完整的物品所有權概念。看到別人有這個東西,自己也想佔有,這是因為孩子到了佔有敏感期。

什麼是佔有敏感期呢?佔有敏感期主要是指孩子在一個時期內對東西有很強的佔有慾,一方面表現為自己的東西不想別人碰;另一方面表現為看到別人的東西也想要,一般發生在3到4歲之間。

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要不到就動手搶,家長該怎樣引導 - 天天要聞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家長要關注孩子的需求,可以趁機告訴孩子物品所有權的概念,讓他學會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

  • 孩子想得到關注

黃仕明在《停止你的內在戰爭》中寫到:對於孩子來說,關注就等於愛,沒有關注就等於不被愛。

如果擁有一件物品,孩子就覺得大家都會關注他,認為他很棒,會誇獎他,因此他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就也想擁有那件物品。

有的家長平時不太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認為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的內心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他可能就會認為父母不愛他,為了引起關愛,他可能就去要別人的東西,要不到就搶。

知道了孩子想要的原因,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 出門自帶玩具

家長們在帶孩子出門時,可以準備一個包包,包裡面裝上孩子喜歡的玩具、零食和水杯。

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要不到就動手搶,家長該怎樣引導 - 天天要聞

當孩子在看到別人的東西也想要時,就可以告訴他,我們自己也有,然後把孩子的玩具拿出來吸引他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在自己有的情況下,還想要別人的,就鼓勵孩子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分享交換,這樣也能讓孩子學會怎樣跟其他的小朋友相處。

  • 讓孩子分清物品的所有權概念

有研究表明,因為分不清物品的歸屬產生的爭議是兒童間發生最多、最激烈的衝突之一。

孩子3歲之前時,因為沒有清晰的物品歸屬,分不大清楚什麼是“你的”“我的”和“他的”。

所以家長在帶孩子時,可以多和孩子說:

這個玩具是小弟弟的,你的玩具在我們家裡,我們玩一會就還給弟弟好嗎?

這個水杯是你的,那個水杯是媽媽的。

這是你的小飛機,借給小妹妹玩一會,等她玩了就還給你,可以嗎?

通過這樣的聯繫,教孩子分清物品歸屬,他就慢慢知道哪個東西是自己的,哪個是別人的,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

  • 多給孩子關注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是不愛表達,不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愛不用去說,孩子也能感受得到。

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要不到就動手搶,家長該怎樣引導 - 天天要聞

可孩子小的時候,有些東西還感受不到,還不明白,認為家長沒有去說,就是不愛自己。

作為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內心的需求,多去給孩子表達愛意,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就像《愛我你就抱抱我》這首歌裡面唱的,如果愛他,就多多的抱抱他。

通過這些表達愛意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愛,他的內心就會感到滿足、踏實。

  •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想要時,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拿另外一個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他,讓他不再去關注別人的東西。

當然這一招不能經常用,要用在孩子提出不合理需要時,因為用的多了,就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沒有正視他的需求,戲弄他。

就像《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中寫的:我認為不管年齡多大的孩子,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轉移注意力這種招數感覺並不真誠,而是一種操縱手段。

媽媽,我也想要那個東西,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但這句話的背後,需要的是家長的關注、是家長的妥善處理,下次你聽到這句話時,是不是就不那麼難以應對了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人格局大不大,就看這四點!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格局大不大,就看這四點!

擁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擁有扭虧為盈的能力,往往擁有勇攀高峰的魄力。待人和氣不爭,與人搭台前行,他深知,以和為貴的重要;他懂得,讓利於人的智慧。那麼,啥叫格局?格局是胸懷,也是氣度;格局是眼界,也是認知。俗話說:格局啥樣,結局啥樣。一個人的格局大不大,就看這四點!
抄書項目真的能賺錢嗎? - 天天要聞

抄書項目真的能賺錢嗎?

各位村民好,我是村長市面上,關於抄書賺錢的文章、視頻有很多。抄一本書,就能輕鬆賺個幾千、幾萬。甚至還有收費幾百到幾千不等的抄書培訓課程,所以今天村長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抄書項目到底是怎麼賺錢的,以及能不能賺到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