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都出自川渝。当下,电子信息产业又迎来一股政策东风。
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四川将“加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申领流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提振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消费。”
“我们非常关注以旧换新政策扩大到电子产品。”1月21日,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苏格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宜宾市工商联副主席林长海告诉记者,这对电子信息行业是一个重大利好政策。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苏格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宜宾市工商联副主席林长海
四川省人大代表、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亮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作为手机、平板电脑的配套企业,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政策红利,下游的手机、平板厂商已经纷纷表达了增加订单的意向。
在优势产业上再加“一把火”
四川本地企业已经快速捕捉到商机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在四川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四川“兑现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77亿元,家电、汽车换新数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7位。”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助攻”之下,家电与汽车激发了消费潜能。2025年,这一政策进行了“扩围”,手机等数码产品被纳入范围。
那么,手机行业在川渝地区发展是什么水平?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两地的电子信息业榜上有名。在四川的六大优势产业中,电子信息排首位,同时,电子信息产业也是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
当以旧换新“遇上”电子信息产业,相当于在优势产业上再加“一把火”,一定会促进行业更加繁荣强大。
作为手机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定制供应商,林长海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我相信在2025年会对电子行业消费形成一个不小的刺激。”他认为,上下游产业链对此都很关注。虽然目前他们企业是外向型企业,客户主要在海外,但这一波刺激政策让他们计划在2025年将目光调整到国内市场。

四川省人大代表、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亮
“我们已经明确感受到了政策扩围对市场的带动作用。”马亮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知名手机和平板品牌厂商的显示屏供应商,他们已经明显感受到正向的市场反馈。去年,国内一些地区针对电子产品也有一些零星补贴,今年升级成全国层面的规模化专项补贴,力度更大。他预计,今年该公司将有超过10%的销售增量。
专家分析对经济大盘的贡献
预计将带动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额外增长约500亿元
根据四川省商务厅今年1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四川省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有关工作的公告》,2025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给予补贴,补贴比例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补贴资金采取总额控制,先到先得、用完为止。
赛迪四川高级研究员易正广认为,从消费端来看,本次“国补”扩围,是对相关消费电子产品的一次“变相”降价。从产业端来看,能有效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周转”速度,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更能快速呈现。全产业链有望通过市场规模扩张之势,迎来技术升级良机。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是川渝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支柱产业。易正广认为,本次“国补”和地方配套资金,预计将带动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额外增长约500亿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国补”助力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做优做强,为川渝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大局中的分量日益加重,筑牢坚实根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