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一妇女竟感染18种变异病毒,专家表示或已出现世界最新突变病毒

2021年01月13日00:09:06 科学 1146

【南方+1月12日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其中描述了一名病人的情况,该病人体内的新冠病毒已有18次新的突变。这位病人是一位47岁的患有恶性淋巴瘤的俄罗斯妇女,她在2020年4月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感染了新冠肺炎,检测结果显示她的新冠病毒感染呈阳性。

俄一妇女竟感染18种变异病毒,专家表示或已出现世界最新突变病毒 - 天天要闻

俄罗斯科学家称,“我们针对一位患有新冠肺炎的淋巴瘤患者的基因进行分析。这个基因组的特征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了18次新突变。”科学家指出,该患者已于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接受观察并进行研究。在此期间对她进行了数次涂片检查,并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存在新冠病毒的许多新突变,包括在丹麦水貂中发现的两个突变相同。但是这名妇女没有与水貂接触过,这些突变是“独立获得的”,这说明该突变病毒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可能已经可以不经过接触“独立变异”了。

俄一妇女竟感染18种变异病毒,专家表示或已出现世界最新突变病毒 - 天天要闻

该病人被观察到2020年12月中旬,在此期间,她做了几次新冠肺炎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经历了在“宿主体内的快速进化”。在2020年4月10日至2020年8月20日期间,即在不超过132天内,观察到18次变化,明显高于新冠病毒的平均进化率。这项分析结果是由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与俄罗斯流感研究所专家索莫丁塞瓦得来的。

变异病毒的基因序列上出现数量较多的基因突变,令人担忧。在英国最早出现新冠病毒新突变时,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在一份声明中说,经过相关研究和模型分析,专家们认为新突变病毒“能够更快地传播”。不过,即便病毒传播速度更快也不意味着其致病性更强。在病毒眼里,繁殖和更广泛传播才是目标,而非杀死宿主。

俄一妇女竟感染18种变异病毒,专家表示或已出现世界最新突变病毒 - 天天要闻

此前,流行病与微生物研究中心负责人亚历山大·冈茨堡表示,俄罗斯可能已经出现跟英国不一样的新冠病毒新突变,但尚未得到正式鉴定。截止2021年1月12日11时,俄罗斯累计确诊3448203例,累计死亡62804例,24小时内新增22934例。俄罗斯为遏制疫情蔓延,已经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这样可以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并预防病毒进一步扩散。

校对:冯志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 天天要闻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通过竣工并联验收青羊区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近日一批项目又传来新进展海创药业近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系统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一年来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3位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并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经历与感悟。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