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上可能隐藏着几颗小行星 它们有一天可能会穿过地球的轨道

2025年06月07日02:03:07 科学 1273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最近的行星邻居金星上可能隐藏着大量未被发现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能够在数千年内穿越地球轨道。虽然这些太空岩石不会构成直接威胁,但它们难以捉摸的轨道和与地球的距离促使天文学家重新思考我们监测近地天体的方式。

金星上可能隐藏着几颗小行星 它们有一天可能会穿过地球的轨道 - 天天要闻

共轨小行星——即与行星并排运行但未完全绕行星运行的太空岩石是出了名的难以追踪。金星目前已知有20颗共轨小行星,包括“特洛伊”小行星和奇特的类卫星Zoozve。这些小行星的直径每个都超过460英尺(约140米),如果与地球相撞,可能会摧毁城市地区。模拟结果表明,它们的轨道是由金星和其他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形成的,最终可能会将它们重新定向到地球。

圣保罗州立大学天文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瓦莱里奥·卡鲁巴告诉《现场科学》:“目前共轨天体都不会很快撞击地球。”

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目前正在等待同行评审。该研究模拟了3.6万年期间,轨道更短的克隆假想小行星的行为。结果表明,其中一些小行星最终可能会与地球发生碰撞,尽管这种可能性仍不确定。

大多数已知的金星共轨小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高,这使得它们在短暂的观测窗口期内更容易被发现。然而,卡鲁巴的团队认为,可能存在更多轨道偏心率较低的小行星,它们被太阳的强光所遮挡。这些隐形天体在接近地球之前可能会躲避探测,最近的一次误报就证明了这一点。一颗小行星最初被认为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2.3%,但后来经过修正计算,最终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金星上可能隐藏着几颗小行星 它们有一天可能会穿过地球的轨道 - 天天要闻

维拉鲁宾天文台将于 2025 年底开始扫描天空,在其常规勘测作业中应该会发现许多小行星。

这项研究凸显了这些小行星轨道的混沌特性,其李雅普诺夫时间(Lyapunov time,即其路径变得不可预测的时期)平均仅为150年。这种固有的不稳定性使长期风险评估变得复杂,因此需要使用统计模型而非单轨道分析。

智利维拉·C·鲁宾天文台将于2025年底开始扫描天空,以此推进发现这些威胁的努力。其广角望远镜或许能在小行星短暂可见的窗口期识别它们。然而,卡鲁巴认为,仅靠地球上的工具可能还不够。“只有利用金星附近的太空任务开展专门的观测活动,才能绘制出所有仍然‘看不见’的小行星的地图,”研究人员写道。

计划在金星轨道附近开展的任务,例如在引力平衡点安装望远镜,或许能提供更清晰的观测结果。与此同时,卡鲁巴仍然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认为我们不应低估它们的潜在危险,但我不会为此失眠。很快,我们对这些天体的了解就会加深。”

二十年前,NASA承担了追踪90%近地小行星的任务。如今,金星共轨小行星的发现凸显了扩大现有搜索范围的必要性。现有的巡天主要针对距离地球1.3个天文单位内的天体,而卡鲁巴的研究揭示了在监测与其他行星相关的小行星方面存在的关键差距。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