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省科协员工在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中载誉而归

2025年05月27日04:52:05 科学 1709

以下文章来源于浙江省科技馆 ,作者浙江省科技馆

浙江省科技馆.

浙江省科技馆位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2号区块,总建筑面积30452平方米。浙江省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技竞赛等活动的科普教育机构,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赞!省科协员工在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中载誉而归 - 天天要闻赞!省科协员工在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中载誉而归 - 天天要闻

5月22日,“创新浙江谋新篇,‘六干’争先立新功”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在之江实验室举行。本次比赛由中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直属机关委员会主办,共青团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委员会、共青团之江实验室委员会承办。

赞!省科协员工在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中载誉而归 - 天天要闻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来自全省科技系统的青年才俊们齐聚一堂,围绕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通过讲述自身经历、分享感悟体会、提出创新思路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

在激烈的比拼中,省科技馆员工董习睿凭借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独到的思想感悟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马玉箫荣获二等奖

赞!省科协员工在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中载誉而归 - 天天要闻

董习睿以日常科普工作为切入点,分享了社区物理广场、AR技术进大山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她通过“安全黄线要警戒”“彩虹泡泡炫折射”等案例,提出科普工作需要突破传统思维,转而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科学故事,体现了科普工作者以技术创新打破知识壁垒,用务实行动回应群众需求,让科学真正扎根基层。

赞!省科协员工在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中载誉而归 - 天天要闻

马玉箫通过走进青海省茫崖市实验小学,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经历,讲述了用盐粒模拟星空、铅笔拆解火箭等创意教学实践,展现了科普工作者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她还以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故事为引,结合现代科技工作者在雪域高原架设5G基站、青少年用竹筒制作生态监测仪等生动事例,深刻诠释了“向新而行”的传承力量,激励着更多的人在科普与科技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省科技厅、省科协、之江实验室相关部门负责人,科技系统青年代表和之江实验室青年科研工作者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原标题:《赞!省科协员工在全省科技系统青年“微党课”比赛中载誉而归》

阅读原文

来源:科技武林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闻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记者从四川双流经开区获悉随着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商用Cyclone IKON30MeV(兆电子伏特)回旋加速器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速器及同位素药物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在今年7月取得安全资质后开始试运行届时越来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 天天要闻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中国行星探测将迎来里程碑的一刻,“天问二号”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式敲定,准备在5月29日实施发射,开始进行中国首个小行星与彗星联合探测任务。这次任务将耗费10年时间,探测器将飞越4亿多公里,为我国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问二号”将采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任务主要有两大核心:一是对近地小...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 天天要闻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一)新华社援引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各AI大模型的测试结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关闭”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篡改了代码以免被关闭。只看这条简短的新闻,很多人心头一惊。“AI拥有自主意识”是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机器人能当粮仓“管家”了!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在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展览上,河南工业大学带来的多款粮食仓储机器人,引来大家围观。(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郑旋 摄)“别看它们小巧,行动却非常灵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对...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2025年,其实是观赏火星的好时辰。1月12日,地球迎来了久违的“火星冲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的现象),这是2022年以来这颗红色星球离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时候,星等高达-1.3等,在此前后一个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观赏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见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编者的话】备受瞩目的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开启宇宙之旅。它的前辈“天问一号”出色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等火星探测任务,其继任者“天问三号”也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启程在即的“天问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