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2025年05月15日07:00:19 科学 2741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 天天要闻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研团队终生难忘的一天。他们在“模速空间”参加一场以“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为主题的沙龙时,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面对面交流。

这些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他们身处的科研环境如何?记者来到毗邻“模速空间”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采访了三位青年科研人员代表。他们都不到30岁,但已在这家新型科研机构挑起了大梁。

“实验室提供了‘三梯合一’的发展通道,帮助我们年轻人实现多维价值。”刘翼豪博士说,“‘学术之梯’鼓励我们承担重大任务,在科研中取得突破;‘管理之梯’支持我们组建带领团队,在挑战中持续成长;‘产业之梯’帮助我们转化前沿成果,在产业中验证实际价值。”

多模态大模型理解并构建世界

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刘翼豪的头衔是青年科学家,带领近30人的科研团队研发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在中国科学院读博期间,这个小伙子就进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实习,师从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乔宇和董超,研究图像、视频的复原和增强技术。在这里,他感受到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密度之高和科研资源之丰富,萌生了在实验室长期发展的想法。

获得博士学位后,刘翼豪从实验室青年研究员做起,参与了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工作。他开发的图像复原和编辑功能,可以让大模型用户成为“ps一键大师”——只需用鼠标点击一下,就能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雨雾”等干扰因素,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凭借突出的科研业绩,他在“学术之梯”和“管理之梯”上取得进步,从青年研究员晋升为青年科学家,正在带领团队研发多模态生成大模型。这个大模型将具备什么功能?刘翼豪透露:“我们希望它有理解世界的能力,可根据用户的指令,生成各种符合物理规律的视频,用于科普教育、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和具身智能等领域。”

当前,全球已发布的多模态生成大模型都无法完全理解、构建世界,生成的视频往往有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内容。为了破解这个世界难题,刘翼豪带领团队采集、筛选各种物理数据,再用标注好的数据训练大模型;同时,他们在训练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让它学会根据已有物理知识推理出新的结论。目前,这个团队已完成基础研发工作。

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他们还“沿途下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登上“产业之梯”。据介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将多模态生成技术应用于动画制作,大幅提升了动画产业的生产效率,已推出中国首部原创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 天天要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青年科研人员在工作中。

语音分析技术迁移到脑机接口

“在这里,我可以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同行交流,实现技术的迁移。”实验室青年研究员吴雯告诉记者。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回到家乡上海,进入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她在剑桥研究语音情绪识别和精神疾病分析,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细分领域。而在实验室,她与人工智能各个细分领域的“大同行”成为同事,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将语音解析技术迁移到了脑机接口领域。

吴雯解释:“语音是一种时间序列信号,脑电和脑磁也属于时间序列信号,所以这两个领域之间能实现技术的迁移。”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条技术路线,她研究的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用外部设备采集脑电和脑磁信号,再通过时间序列信号解码技术,让人用意念操控机械臂等设备。今后,她和同事还有望通过信号解码,破译人脑正在接收的信息。

实验室举办的“星河talk”论坛等学术活动,也让吴雯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据介绍,实验室经常邀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知名专家出席活动,每次都会吸引众多青年科研人员参加。这些年轻人先聆听专家演讲,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课题展开深入讨论,这种学术氛围令他们受益匪浅。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工程师田诗涵说:“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广阔的产业合作平台。工作之余参加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活动,让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通过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会相互激发出创新灵感。”

为具身智能开发虚拟训练平台

今年2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桃源2.0”,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这是一个具身智能通用仿真平台,为机器人提供虚拟仿真的训练环境。

在这个项目中,26岁的田诗涵参与了仿真数据集和训练评测框架体系开发工作。“我们已开源了一个高质量仿真场景数据集grscenes-100,它提供100个涵盖家居和商业空间的场景资产和数万个物品资产,具有空间布局真实、模型结构逼真和语义标注丰富等特点,还允许用户多粒度灵活复用。”小田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设计开发一个训练评测框架,旨在为具身智能研究人员打造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模型评测的一体式、全工具链解决方案。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 天天要闻“桃源2.0”平台支持多样化复杂场景的“一键生成”。

过去两年里,田诗涵先后参与了人工智能基础开放平台、大模型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具身智能虚拟仿真训练等多个项目。“每接触一个新项目,我都边学边干,感觉自己成长特别快,因为我一直处在科技最前沿,和最好的团队在一起。”她感慨道。

这样的感受,是实验室很多年轻人的共同心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加入这个团队。

2022年以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携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十余所国内顶尖高校,开展了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已有近8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入选这个项目,其中80%以上的生源来自“九校联盟”,不乏来自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班、北京大学图灵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等人工智能特色专业的佼佼者。

本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届联培博士生项目夏令营启动报名工作,邀请有志于投身人工智能前沿研究的本科生和硕士生6月来沪。据介绍,联培博士生项目依托高校培养优势和实验室的世界级科研平台,让优秀青年进入国际一流的研究环境,在顶尖科学家的指导下挑战前沿难题,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力争在充足算力等各项保障下,产出有创新策源价值的成果。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 天天要闻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随着天上的卫星组网越来越多,这些卫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为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首个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卫星管理更聪明。航天大模型“华山”,首次将大语言模型应用在航天领域的产品上,运用AI帮助用户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轨道计算与分析、指令代码生成等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通过数据学习,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 天天要闻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当地时间5月14日,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荷风”和“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当天,美泉宫动物园为“荷风”和“兰韵”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发表致辞。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众多儿童欢呼雀跃,
资深研究员亲授AI实操秘籍,助力医学研究设计效率翻倍! - 天天要闻

资深研究员亲授AI实操秘籍,助力医学研究设计效率翻倍!

我们都知道医学研究方案设计耗时又耗力?面对复杂的实验逻辑和文献海量信息,如何快速产出高质量方案呢?我想这一直是大家迫切想要解决问题吧!那今天刷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有福了,本文结合梅斯医学资深研究员张磊博士直播干货,手把手教你用AI拆解研究目标、优化实验设计,文末还附赠工具试用入口!【研究方案设计的前置知...
我国科学家率先“看见”固体氢的最精细结构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率先“看见”固体氢的最精细结构

常温常压下,氢以气体状态存在。高压下,氢结晶为固体。而超高压下固体氢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谜。1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项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用X射线纳米探针首次“看见”固体氢的复杂晶体结构。这是目前世界上固
早读|“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 天天要闻

早读|“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早上好!上观新闻『早读』来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上海多云到阴,下午起局部地区有短时小雨,22~29℃§今日关注“天数天算”,AI迈向太空※ 5月14日12时12分,国星宇航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 天天要闻

与总书记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研团队终生难忘的一天。他们在“模速空间”参加一场以“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为主题的沙龙时,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面对面交流。这些年轻人在探索什么前沿领域?他们身处的科研环境如何?记者来到毗邻“模速空间”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采...
生命,居然也可以悬在边界上,不活不死…… - 天天要闻

生命,居然也可以悬在边界上,不活不死……

17 世纪末,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开了一项让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么”以及“生命的边界在哪里”的探索。这段旅程不仅颠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观,也在科学和哲学界激起了波澜,影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