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丨AI医疗,“首发”扎堆

2025年04月12日03:22:04 科学 1992
实探丨AI医疗,“首发”扎堆 - 天天要闻

AI遇见医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AI医疗大模型、手术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各类带着AI医疗元素的前沿医疗器械在4月8日—4月11日召开的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简称“CMEF”)上大放异彩。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科技“风向标”,来自全球近5000家企业携拳头产品同台竞技,全球首发、全国首发新品更是目不暇接,成为当下医疗器械领域科技创新浪潮的生动缩影。

诸多首发新品亮相

展会现场,全国首款、全球首款类产品“扎堆亮相”,与此同时,记者观察到,诸多企业带来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都融入了AI元素。

“这是我们国内首发的一款自主研发生产的3.0T磁共振。这台磁共振搭载了公司最新的人工智能辅助算法支持下的UMR LIVE平台,可以让胃肠道蠕动、盆腔组织细节蠕动以及神经韧带的蠕动看得更清楚。这好比打开了磁共振影像诊断一扇新窗户,颠覆了临床的诊疗流程。”联影医疗磁共振市场部产品市场总监毛青介绍。

开立医疗展台,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带来了多个创新产品,其中核心展品为新一代智慧内镜平台iEndo。开立医疗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采用全新多核异构硬件架构,搭载性能强劲的独立GPU,实现了图像处理能力与AI运算效率的突破性提升。在此基础上,在内镜领域创新性推出了超分辨成像技术,在4K高清成像基础上,可精准还原病灶组织细节特征,显著提高早癌筛查效率及复杂病变诊断准确性。“iEndo同步配备了全新研发的极效多波长光源系统,为特殊光成像技术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带来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新的可能。”

万东医疗此次带来了全球首发第三代无液氦磁共振。依托三大技术矩阵升级——绿色SiC梯度、超柔矩阵线圈、自主研发芯片,夯实产品智能底座,使磁共振的扫描速度提升4倍,精度提升2倍,开启无液氦的新时代跃迁。

东软医疗此次携“双光子CT”在内的30余款数智化产品、先进部件及解决方案参展。东软医疗发布的NeuViz P10成为目前唯一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国产光子计数CT,同步发布的NeuViz Epoch Elite全球首台16cm超高清螺旋CT,则以其媲美光子的46.5lp/cm超高空间分辨率,代表着国产超高端CT的高端水平。

外资巨头企业也积极参展,加速中国本土化。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GE医疗此次展示了AI赋能的“脑心同治及肿瘤精准诊疗应用方案”,其中的核心设备就是天津基地生产的3.0T英雄系列磁共振。该设备搭载第三代深度学习Sonic人工智能平台,突破传统磁共振成像的局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跨学科精准评估提供了技术范本。

据悉,此次GE医疗携近80款产品亮相,并且所有展出产品100%融合数字化及AI技术,实现全面智能化;同时24款全新发布的新品中,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高达50%(12款),超过80%(20款)为国产,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彰显了GE医疗全面国产、无界创新战略深耕的成果。

AI医疗大模型重塑诊疗格局

在当下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AI医疗大模型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在展会现场,记者注意到,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此次带来了40多种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启元重症大模型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也是启元重症大模型去年底发布以来的首次亮相。

深圳迈瑞中国区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营销管理部部门经理张峰向记者介绍,启元重症大模型是目前全世界极少数在重症领域落地的大模型。公司所打造的数字孪生界面,将检验、影像等各类数据深度融合,构建出患者的全景医疗信息图。该全景图进一步细化至神经、循环、呼吸等各个身体系统,在这一创新界面上,医生能够清晰洞察患者各系统的健康状况。一旦某个系统出现问题,患者全景图能迅速向医生反馈当前状况,并精准指出异常指标所对应的问题,同时基于大数据与智能算法,为医生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大大提升了诊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目前,迈瑞启元大模型已在全国6家医院成功落地应用。从实际反馈来看,效果十分显著,未来将很快在更多的医院落地。“张峰表示,未来也会在围手术期、麻醉科急诊等其他领域落地启元大模型。

与此同时,联影医疗也在此次展会上发布了“元智”医疗大模型,并同步推出覆盖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等多场景的10余款医疗智能体。据悉,该大模型不仅能支持10余种影像模态、300种影像处理任务,在处理诸如复杂病灶诊断、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的精准度测评已超过95%,性能大幅超越此前行业最优模型。

应用潜力巨大

近两年,国内外涌现了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突破性的应用产品,引领着未来技术进步的方向。

迈瑞医疗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数智化中的“数”与“智”,分别代表了IT技术与硬件设备的融合、AI与软件系统的融合。医疗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企业拥有广阔且具备创新技术的产品布局;第二个阶段正是数据、设备、IT互联的深度融合;第三个阶段是全面赋能临床的数智化生态系统。迈瑞正在跨过第三阶段,并已经搭建起了“设备+IT+AI”的智能医疗生态系统。“未来,我们希望运用数智力量,推动创新融合。以IT来赋能硬件,实现医疗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以AI来赋能软件,实现医疗大数据的处理、整合。最终共同生成可靠、易得的诊疗方案,助力医疗机构提升整体诊疗能力。”

开立医疗副总裁陈刚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如何助力医生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成为公司关注焦点。公司也为此推出了聚焦如妇产、肌骨、甲状腺等具体临床应用领域的智能超声功能,旨在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下一步,公司也将积极探索与AI领域前沿企业交流的可能性,构建医疗新生态,期望将各类疾病和病种纳入其中,以适应AI赋能下的未来医疗模式,从以医院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转变的趋势。在未来的家庭医疗场景中,AI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陈刚看来,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仍面临诸多痛点。其中,AI能力的提升以及责任界定问题尤为突出。一旦出现诊断失误,责任归属尚不明确。从全国范围来看,仍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标准立法,为AI医疗的推进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AI医疗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积极变革,尤其是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