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2025年04月09日05:43:05 科学 1014

随着科技车轮滚滚向前,环境的乐章正被悄然改写,无数物种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折。就拿我们身边的水域来说,那一片看似平静的世界里,正上演着一场场关乎生存与灭绝的 “大戏”。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种神秘而又可能濒危的鱼类 —— 鯮鱼身上。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中国鱼类大揭秘:丰富多样的水下世界

想象一下,我们国家的水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惊喜的水族箱,里面生活着形形色色的鱼类。据目前有记载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鱼类品种多达 2300 多种,这还仅仅是我们已经发现并记录在案的。如果把这些鱼类比作是一个个独特的音符,那么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生命与多样性的奇妙乐章。

在这庞大的鱼类家族中,淡水鱼类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有 804 种之多,仿佛是这个乐章中最灵动的旋律。而且,鱼类家族还被细致地划分成了不同的 “小组”,像鲤形目鲶形目鲈形目鲑形目以及鲟形目等 7 个主要类别。鲤形目鱼类是这个家族中的 “大户人家”,有 632 种,占淡水鱼类总数的 77.2%,就好像是乐章中的主旋律,占据着主导地位;鲶形目鱼类紧随其后,有 84 种,占总数的 10.4%,宛如旋律中的和声,为整个乐章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鲈形目鱼类有 56 种,占 6.9%,恰似那偶尔跳跃而出的独特音符,让人眼前一亮;鲑形目鱼类 22 种,占 2.7%,如同乐章中的装饰音,虽数量不多却也不可或缺;鲟形目则只有 7 种,好似乐章中那深沉而厚重的低音,虽然低调但也有着独特的存在感。而在这众多的内陆淡水鱼类中,常见且产量多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大约有 50 多种,它们就像是乐章中那些反复奏响、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片段。

鯮鱼的神秘档案:曾经的水中 “剑客”

在这丰富多样的鱼类世界里,鯮鱼绝对算得上是一位独特的 “明星”。鯮鱼,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尖头鳡、剑鳡,还有个俗名叫马头鲸。它的身体细长细长的,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在水中快速穿梭。下颌微微长于上颌,嘴里那又尖又长的牙齿,仿佛是宝剑上的利刃,让人望而生畏。它的鳞片密密麻麻且细小,就像是给它穿上了一层精致的铠甲。背部呈现出深邃的灰黑色,而胸鳍则带着微微的红色,恰似一位身披黑袍却暗藏锋芒的侠客。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鯮鱼喜欢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是个不折不扣的 “水中猎手”,属于大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它以捕食个体较小的鱼虾及其他水生动物为生,那捕食的场景,就像是一位剑术高超的侠客在水中舞动着宝剑,快速而精准地出击,让猎物无处可逃。鯮鱼的游泳能力超强,速度快得就像离弦的箭,生长速度也十分惊人,一龄鱼就能长到 50 厘米长,体重达到 1 千克;三龄鱼更是能长到 66 厘米长,体重 3.5 千克。据说,最长的鯮鱼体长能达到 2 米,体重能飙升到 50 公斤,简直就是水中的 “巨无霸”。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鯮鱼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闽江及其支流水系,偶尔也会在湖泊中露面,它和鰔鱼就像是一对有着相似血脉的兄弟,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在过去,鯮鱼可是备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它的肉质细嫩得如同刚出锅的嫩豆腐,刺又少,在早期被列为鱼类肉质中的上等食材之一,也是当时重要的经济鱼类。在《中国小吃》的记载里,就有一道以鯮鱼为原材料的著名小吃 —— 鯮鱼饼,那独特的风味,曾经让无数食客为之倾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鯮鱼的身影却越来越难寻觅,这道美味的小吃也只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抹味道,渐渐消失在了民众的视线里。

鯮鱼的消失之谜:多方面因素的 “围剿”

那么,曾经在水中肆意遨游的鯮鱼,为何如今却踪迹难寻了呢?这背后的原因,就像是一团迷雾,笼罩着我们。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首先,鯮鱼和鰔鱼一样,都是凶猛性鱼类。这一特性,在鱼塘或者小型水库里,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在这些养殖水域发现鯮鱼的踪迹,那绝对会成为人们清理的第一目标。因为它对于养殖水域里的其他鱼类来说,就像是一个恐怖的 “杀手”,即便如青草鲢鳙这样的 “鱼类四大家族”,在鯮鱼面前也毫无招架之力,会遭受相当大的破坏。所以,为了保护养殖鱼类的安全,人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将鯮鱼从这些水域中清除出去。

其次,由于鯮鱼肉质鲜美,在野外它也成为了捕捞者眼中的 “香饽饽”。过度的捕捞,就像是一把无情的镰刀,不断地收割着鯮鱼的种群数量。而且,随着人类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种大坝如雨后春笋般在江河上矗立起来。这些大坝对于鯮鱼来说,就像是一道道无法跨越的天堑,阻断了它们的洄游路线,破坏了它们原本的生活习惯。再加上以前人们对保护鯮鱼的重视度不够,在多种因素的共同 “围剿” 下,鯮鱼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如今已然成为了濒危物种。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据小料记载,1962 年 6 月,在长江干流的某湖口,曾有一尾大型鯮鱼现身,它个体身长达到 168 厘米,体重 50 千克,那庞大的身躯在水中游动,仿佛是一艘小型的潜水艇,震撼着人们的目光。1983 年 6 月,在珠江上游的西江,又捕获过一条全长 156 厘米、重 45 千克的大型鯮鱼,经测量,它的年龄大约在 15 龄左右。而这,竟然是目前记录在内最近一次鯮鱼的踪迹了。此后,在 2004 年及 2005 年的洞庭湖流域、2009 年的长江干流芜湖段、2006 年 - 2008 年的珠江干流肇庆段、2009 年的赣江峡江等地,进行了多次鱼类多样性调查行动,然而,就像是大海捞针却一无所获一样,均未能采集到鯮鱼样本。即便如今长江实行了十年禁渔,各地也在积极改善水域环境,可鯮鱼到底是否还存在于这个地球上,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就像神秘的尼斯湖水怪一样,让人充满了好奇与猜测。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人类的行动:为鯮鱼带来希望之光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发展逐步走向稳定,人类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对自然造成的伤害,开始踏上回馈自然的道路。增殖放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就像是给干涸的土地注入了一股清泉,为水域生态系统增添了新的活力。禁渔禁钓政策也在各地严格推行,长江十年禁渔更是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引领着各地各大知名水域纷纷效仿。这一系列行动,就像是为水域生态系统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为众多鱼类的生存与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推动下,已经有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迹象。仅在长江段,就不断地传来白豚戏水、中华鲟游走的消息,这些画面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回馈礼物,让我们看到了保护行动的初步成效。虽然鯮鱼依旧踪迹难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不会就这样轻易地消失在地球上。或许,出于对种族的保护,它们就像一群聪明的隐士,藏到了它们认为较为安全的地方。而如今这十年禁渔,也许就是它们能否重新繁衍种族的希望所在,就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照亮了鯮鱼未来的生存之路。

自83年出现过一次,鯮鱼已整整37年未见踪迹!十年禁渔会是转机?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 天天要闻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从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机场正悄然改写城市命运。全球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加码入局枢纽机场竞争,期待在加速联通世界中重塑经济地理与城市竞争力。一个普遍共识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运输会成为带动贸易发展、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全新动力源,进而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 天天要闻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变相出口”疑云近期,联想推出的“稀土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引发舆论争议。据网友爆料,其外壳中使用的钇元素属于中国严格管控的7类中重稀土之一。尽管中国已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但联想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并嵌入笔记本电脑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 天天要闻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当地时间5月5日,一场名为“为了科学 选择欧洲”的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法国与欧盟委员会在会上宣布,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科研领域的资助之际,欧盟将设立一项总值5亿欧元的科研激励计划,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前来工作。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 天天要闻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木星北极的气旋群像一群诡异的舞者,以超过160公里的时速相互碰撞;木卫一的熔岩湖在冰冷外壳下暗流涌动,炽热岩浆随时可能喷薄而出——这些堪比科幻大片的场景,正是NASA朱诺号探测器最新传回的太阳系真相。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 天天要闻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来源:【冰城+】5月5日,以“清除鸟网 密织法网 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北方森林动物园百鸟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林业和草原局、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北方森林动物园等单位联合举办。
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 天天要闻

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近日,日本东北大学加龄医学研究所教授川岛隆太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度使用手机与学生学业成绩下滑、脑部发育停滞有显著关联。(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川岛从2010年开始,对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约7万名中小学生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他指出,每天使用屏幕(包括电视、手机)的时间超过一个小...
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研究设计CHIKV mRNA疫苗 - 天天要闻

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研究设计CHIKV mRNA疫苗

点击上方“Vaccine前研”,关注最新疫苗动态iNature随着基孔肯雅病毒(CHIKV)的广泛传播,对更有效、保护性更强的疫苗的需求越来越大。2025年3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tgeted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CHIKV mRNA vaccines encod
世界上第一台将人脑与硅相结合的计算机问世了 - 天天要闻

世界上第一台将人脑与硅相结合的计算机问世了

CL1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将人类神经元与硅芯片相结合的计算机。它可以在六个月后到期之前用于疾病建模和药物发现。一种将普通硅基硬件与人类神经元相结合的新型计算机现已上市。CL1由总部位于墨尔本的初创公司Cortical Labs于3月2日发布,据该公司网站介绍,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可部署代码的生物计算机”。代表们说,这个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