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碎片:去年9月后,已有37个光粒飞离这颗小行星

2023年07月30日15:48:02 科学 1329

37个光粒正在离开小行星“迪莫波斯”。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公布的一项观测结果。

不是碎片:去年9月后,已有37个光粒飞离这颗小行星 - 天天要闻


飞离小行星“迪莫波斯”的光粒。
NASA / ESA / D. Jewitt (UCLA)

37个光粒正在离开小行星“迪莫波斯”。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公布的一项观测结果。

这些光粒直径在1米至6.7米之间,总质量大约相当于它们母体的0.1%。它们正在以每小时大约1千米的速度飞向太空深处。而促使它们离开的原因,可能是去年9月26日人类实施的首次小行星防御测试:一枚名为“飞镖”的探测器以每小时2.25万千米的相对速度高速击中了这颗小行星,使其偏离了原来的运行轨道。

哈勃拍到的这些光粒,也是有史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拍到的最昏暗物体。

但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光粒可能并不是“迪莫波斯”遭到撞击后从其本体上分裂出来的碎片,而是原先已经分布在这颗小行星的表面。探测器在撞击发生前2秒拍摄的近距离照片证明这是有可能的——当时探测器距离小行星表面只有11千米,它拍到小行星表面分布着很多巨大的砾石

研究人员推测,“迪莫波斯”遭到“飞镖”撞击后,其表面石块中大约有2%离开了它们的母体。

“迪莫波斯”和另外一颗较大的小行星“迪迪莫斯”是一对儿。“迪莫波斯”可能是很久以前从“迪迪莫斯”身上分裂出来的。

“迪迪莫斯”当初可能是因为自转速度太快,或被不明物体撞击,丢失了大量物质。这些丢失的物质先是环绕母体形成了一个环,然后又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迪莫波斯”。

因此“迪莫波斯”可能更像一堆松散的瓦砾,只靠微弱的引力维系,并不坚固。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飞离“迪莫波斯”的石块究竟是如何飞离的。它们有可能原本分布在小行星受撞击的一侧,受撞击直接影响飞离;也有可能原本分布在小行星对侧,受穿透小行星的冲击波影响飞离。

不是碎片:去年9月后,已有37个光粒飞离这颗小行星 - 天天要闻

飞离小行星“迪莫波斯”的37个光粒。NASA / ESA / D. Jewitt (UCLA)

参考
Hubble sees boulders escaping from asteroid Dimorphos
https://esahubble.org/news/heic230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 天天要闻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成年人大脑中能否产生新生神经元?对于这一问题,神经科学家已经争论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纪之初,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的神经组织学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认为,成年人的大脑细胞是固定、终末化且不可改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经科学家都认为在儿童时期过后,人类的神经元就已经全部成熟。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新视野) - 天天要闻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新视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消化内镜护理专委会主办、嘉定区中心医院承办的健康咨询活动在嘉定区紫云廊公园举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识。图为医生为市民科普健康知识。马伟勤摄(人民视觉)日前,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做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
戴琼海院士:三大“奇点”或决定人工智能未来突破 - 天天要闻

戴琼海院士:三大“奇点”或决定人工智能未来突破

7月6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确定的趋势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确定的三大奇点将带来未来人工智能的变革。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