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2023年01月11日23:00:17 科学 7487

浙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郑强教授的话总能击中人心:“为什么中国人成年了就不行了?我们现在乱说‘现在中国孩子读书勤奋’,那是小的时候!中国大学生现在是世界上勤奋的了吗?”

“全世界这么多人的诺贝尔奖,我们在高中阶段基本全拿诺贝尔奖了!我们的孩子把什么外国孩子全给干了!那为什么中国人成年了就不行了?”

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 天天要闻

“我们有道理把这样的重担再交给一个第二屠呦呦吗?”

“我们就要问问中国男人们,难道就不能担点责任吗??”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原因没这么复杂。我个人认为,国外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发育期、幼年期充分地尊重了他们的天性,就是可以玩,尽情地玩,玩到18岁一读大学就不再玩了。”

“我们现在乱说‘现在中国孩子读书勤奋’,那是小的时候!中国大学生现在是世界上勤奋的了吗?”

“那为什么这么多大学城周边都成为……我就不说了,因为直播。”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孩子,不尊重生命呢?”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很简单!就是外国这些国家的孩子天性得到了保护!”

“而考进大学的时候,他们说玩够了玩腻了,我现在不玩了!读书特别认真!做事特别投入!对女性通报处处gentleman!”

郑强教授这番话,打击面还真有点大,但话里的那份“怒其不争”是扑面而来。

确实,就我个人来说,我也是那个从小“天性”不得保护的人,从来没有说什么尽情玩的,放学一堆作业,放假一堆作业,寒假有寒假的,暑假有暑假的。

童年何曾宽松过呢!

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 天天要闻

我也纳闷,小时候读书成绩一路都挺好,怎么越长大越平庸?如今,从郑强教授的这番话中,我真是品出了一股心酸:为啥中国孩子比外国孩子优秀,长大就废了?

答案或许就是如此:因为小时候学习太重,被伤到了。

在中国,我们从小就被教导着,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以后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我至少人生中从来没听父母小时候教导过我,说学习全凭兴趣。玩,从来都是我们最奢侈的东西呀。

也因此,等我终于上了大学后,就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地放松、放纵了自己。或许有人说,这不过是自己不够自律、不够优秀的体现,不能怪父母。要怪就怪自己。

可是,罗马从来不是一朝建成的,一个问题的诞生也从来不是偶然出现。

我相信,随便哪一所大学,如果随时去查看,我们都不难看到多少人是上课期间是躲在宿舍玩电脑、打游戏或睡大觉的!

难道我们真的是智慧不够、智商不足么?

只怕不是。其实大学才是中国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前最重要的阶段,但我们却往往就被荒废在这一阶段,以至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总有几百万专业能力没有,高不成低不就的。

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 天天要闻

不过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物理人才太过于稀少,中国目前拥有的顶尖物理学者不足世界的1%。所以才会有杨振宁所说的千辛万苦造出来,却没人会用,不过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不过好在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物理人才的培养问题。

教育部发声,加强物理化和历史爱国主义考试占比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想增强科技,数理化才是重中之重,抓好根本的教育教学,才能培养出科技人才。

越来越多的地方高考开始推行“3+1+2模式”,物理和历史学科将会越来越重要。如现在很多比较好的大学专业,大多数需要物理和化学的知识。

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 天天要闻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 天天要闻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 天天要闻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 天天要闻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 天天要闻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7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内蒙古波普和丰环保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EPC总承包合同,标志着国内首条采用“新型高压辊式立磨及其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工业固废资源化生产线正式落地内蒙古包头。该项目合同额达1.0898亿元,建成后年消纳工业废渣120万吨,年产低碳胶凝材料120万吨,将成为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重要示范工...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 天天要闻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古埃及文明曾繁荣了数千年,在其鼎盛时期,古埃及建造了众多叹为观止的金字塔,此外,他们还曾流行制作木乃伊,其中,许多数千年前的木乃伊保存至今,科学家们一直希望从中提取古 DNA。然而,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以及炎热的气候条件加速了 DNA 分解,导致其中的 DNA 保存状况不佳。直到 19...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 天天要闻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7月4日、31日,夜空将上演两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恒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南半球部分区域的公众将有机会看见这一天象,其他地区的公众可以看到月亮与角宿一近距离相伴的景象。月掩角宿一指的是什么?为啥一个月内会两次发生月掩角宿一?天文科普专家为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 天天要闻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评论员 王晓娜7月1日,一项关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强制性国标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不仅把卫生巾、护垫、成人纸尿裤等产品划进“重点监管区”,还新增了pH值、荧光剂检测等硬核指标。简单来说,以后厂家再想用“毒卫生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 天天要闻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记者7月2日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顺利收官。科考团队在此次野外调查中,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珍稀濒危植物,也收获了多项物种新记录,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通过收集透射电子和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能获得极其丰富的信息,分辨率可达原子级别(亚埃级)。
低烟无卤光缆 - 天天要闻

低烟无卤光缆

低烟无卤光缆(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种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光缆,其核心优势在于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极少且不含卤素(如氯、溴等),从而显著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员安全和设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打造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甚至让人类与AI集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官网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脑机接口(BCI)研究成果和发展愿景。此次令人瞩目的不仅是他们的现阶段成就,还包括其未来3年的科幻式蓝图。人们惊呼BCI...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 天天要闻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冯冬枚在广州黄埔玉岩书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荔枝树,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7月2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时惊奇发现,虽已经历千年沧桑,这棵荔枝树依旧枝繁叶茂,时隔4年再度结满硕果。据史料记载,这是一棵“宋荔”,从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时,荔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