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死亡就是人的终结吗?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进行了探索

2022年12月29日20:42:02 科学 1368

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文化,都存在着关于“死”的种种推测,中国人说死了以后就会转世,而在西方世界里面,人们却是将自己送到了天堂,甚至是下了地狱。甚至有人说,人一出生,就注定了自己的命运,就像是死去一样,但是,为什么要死?这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人的生命就是从生到死,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生命。通常我们所指的所谓的“脑死”,是指在人的脑组织停止运作之后,就会失去知觉,甚至还有科学家提出,在临死的那一刻,会出现某种诡异的现象,甚至还有人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那就是所谓的“濒死体验”。

难道死亡就是人的终结吗?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进行了探索 - 天天要闻

曾经有一次,有一位瞎子,在他奄奄一息的情况下,被数位大夫进行了一次的治疗,抢救成功的那一可,他说,他亲眼见到了无数的人在救他,并且详细的说了一遍,并且说的一模一样。

一名美国的一名医师曾有一次濒临死亡的经验。那个时候,她的病很重,所以她的大夫千方百计地挽救了她的生命。而在患者获救以后,患者还讲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生死。

患者说,他的意识已经脱离了自己的肉体,他能看见14个人,只不过那个时候,屋子里没有任何颜色,一切都是黑色的。

许多人在临终前的经历中,都会描绘出一幅与肉体完全分开的场景,即“魂飞魄散”的感觉,以及对自己的生机的感知;接着,这个“灵魂”就会漂移到别处,观察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人物,以及对别人的观点,以及深入的剖析;而一旦被拯救,他的“灵魂”就会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重新回归了真实的生活。

难道死亡就是人的终结吗?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进行了探索 - 天天要闻

在科学家看来,人的死就是精神的消失,因为他们的精神是来自于这个世界的某种力量,在他们死去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就会回归到这个世界上。人的精神被转化为力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那就是真正的死亡,而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神智也会在一瞬间消失。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都看了一遍,就好像是在睡觉一般。

有没有灵魂?从原理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灵魂,死亡之后,人的精神就是精神,无法长久地在这个世上生存。不过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准。

难道死亡就是人的终结吗?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进行了探索 - 天天要闻

《看见生命》一书的布鲁斯·格雷森医生,四十多年来从事“濒死体验”的人的经验表明,我们不应该以过去的传统思维来判断,而应该运用一种科学的方式来对人们的心灵进行研究,来检验那些充满挑战的经验,看看他们到底是一种迷信,抑或是一扇更广阔的天地,而不只是把科技限制在对物质与能源的领域上,那么我们就可以更精确地解释这个问题了。

那么,死后会发生什么?临终经验是一种迷信吗?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去寻找,去了解它。我们的人生,固然要以“证据”为基础,但“玄学”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应该轻率地否定什么,我们应该对死有充分的恐惧。

难道死亡就是人的终结吗?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进行了探索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