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变异是常态不应大惊小怪

2022年10月14日14:17:40 科学 1498

近日再有新冠病毒变异病毒株进入香港。之前的麻烦还没解决,新毒株又来了,不免引起了部分人群的恐慌。但新型毒株的出现是必然的,变化是常态,根据过往对新冠毒株变异的经验,如果还是有人恐慌,那就太过于无知了。

病毒变异是常态不应大惊小怪 - 天天要闻

卫生防护中心公布,近期发现两宗输入个案涉新型变异病毒株,分别是造成新加坡疫情反弹的BA.2.75.2,以及首次在香港出现的XBB.1亚系病毒,两宗个案患者均为无症状感染。而XBB.1亚系属Omicron分支,是从BA.2谱系繁衍出的变种,该病毒在新加坡及印度早前曾出现。

病毒变异是常态不应大惊小怪 - 天天要闻

这次新变异毒株传入香港,很多人一听说变异毒株就觉得很恐惧,实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因为病毒变异是常态,不是只有新冠病毒才变异。就拿以前的SARS病毒来说,它并不是真的就没有了,2005年国家公共卫生中心就得出结论,SARS-CoV M基因有随流行时间推移突变逐渐增大的趋势,只是后面没有人因为此病毒发生死亡,所以到现在没有人再提及它了。

同样的,包括流感病毒,它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感染人类的三种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有着极强的变异性,并且是变异最为频繁的一个类型,每隔段时间就会发生一个抗原性大变异,产生一个新的毒株。除此之外,自然界中,各种病毒都总是在变异的。病毒变异不是新闻,病毒不变异才是新闻。

新冠病毒受到不成比例的关注

之所以新冠病毒是变异那么多,是因为大家对它盯得太紧了,不断地去给它做基因排序。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的遗传密码会不断变化,积累突变,新变种会继续出现,一些变种则会被取代消失。当两个或多个毒株交换了遗传物质后,很大可能会出现重组病毒,类似于杂交,重组病毒通常会继承某些毒株的特征,重组过程自然发生,是病毒变异的常态。

病毒变异是常态不应大惊小怪 - 天天要闻

重组后的病毒可以产生具有独特表型特征的新基因型,传播性和毒性也随之变化。但变异的方向是随机的,有可能变强,也有可能变弱。根据过往对新冠病毒的经验来看,从Alpha到Delta再到Omicron,每次新毒株普遍传播力相对更强,但是毒力也相对更弱。

所以说病毒变异未必是加强,而是病毒走向常态化的一个必经阶段,最后经过一波一波的洗牌之后与人类越来越和平共存,这也是新冠病毒变异的大致趋势。从这个角度而言,变异的发生是好事而非坏事。大家面对新的变异毒株的时候不必惊慌,应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

文:吴桐山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 天天要闻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利用公共数据库发现牙线使用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复杂关系,看懂“挖数据”发文的黄金机会!关心健康的你,可能听说过PFAS,一类被称为“永久化学物”的有害物质,因其在环境和人体中极难降解而备受关注。它们存在于不粘锅、防水服、食品包装等众多产品中。那么,我们每天使用的牙线,是否也可能成为PFAS的暴...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 天天要闻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烧烤”,咱们黄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继昨天“烧烤”之后, 受“丹娜丝”影响,周四之前我市将有一次风雨过程,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 天天要闻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韩子昂作为重型卡车的高级驾驶员,执行着运送发动机推动燃料火石的任务。然而,《流浪地球》还是落后现实了。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煤矿,重型卡车根本不需要韩子昂。几百辆由中国华能、徐工集团、国家电网、华为联合出品的全国首型取消驾驶室的纯电无人矿卡——“华能睿驰”矿卡正在伊敏煤矿同时“打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讣告 |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