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是剑走偏锋吗

2022年10月09日18:40:04 科学 1904

作者:张田勘

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委员会决定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以表彰他对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

202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是剑走偏锋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这个消息一公布,就引发人们的好奇,因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点不太相同。第一,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单独授予斯万特·帕博,而过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般都授予二至三位医学科学家。第二,过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授予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成果,但是今年的奖项授予了研究人类演化的人类学领域,虽然也与医学有关,但明显是跨学科。

不过,这种情况在诺贝尔奖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先例。197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授予了与生理学或医学关系并不大的动物行为和心理研究,获奖者是奥地利的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Konrad Zacharias Lorenz)、卡尔·冯·弗利(Karl Ritter von Frisch)和尼可拉斯·庭伯根(Nikolaas "Niko" Tinbergen)。洛伦兹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动物行为学,认为遗传和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动物接受刺激作出反应的行为方式。动物种种自然的行为,可以被看成是遗传编程以及环境促成的结果。

研究动物能获得诺贝尔奖意味着研究动物就是研究人类,将动物身上的适应性行为推论到人类复杂的社会与心理模式,对遗传学进化心理学和社会生物学等,将会产生重大作用。

现在,研究人类的演化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更加充分。此次获奖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独特的演化进程,说明了我们从哪里来,未来可能要走向哪里。这样的研究结果获得诺贝尔奖表明人类演化研究的重要性。

斯万特·帕博的研究主要表明,现代人的祖先智人和后来的现代人(晚期智人)与已经灭亡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有过婚配和基因交流。首先,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与来自欧洲或亚洲的现代人类的序列比来自非洲的当代人类的序列更相似。这意味着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在他们数千年的共存期间进行了杂交。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中,大约1%-4%的基因组来自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向现代人转移的基因中,一些可能是有益的,但其中大部分可能是中性或对现代人有害。一方面,尼安德特人的灭绝是因其基因不适应现代生活;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源自尼安德特人的遗传变异与包括心脏病、动脉壁增厚在内的12种疾病患病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这也可能是他们灭绝的原因,但是尼安德特人究竟是如何灭绝的还有待探索。

斯万特·帕博的研究还表明,现代人与丹尼索瓦人有过婚配和基因交流。这种关系首次出现在美拉尼西亚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人群中,那里的个体携带高达6%的丹尼索瓦人DNA。之后,更多的研究发现了丹尼索瓦人,并认为这是一个已经灭绝的人种,可能在更新世晚期生活于亚洲大陆。丹尼索瓦人与同属人属的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有所不同,但丹尼索瓦人与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关系(由同一祖先衍生的两个分支)。

丹尼索瓦人与现代人的基因交流有一个最出名的馈赠,他们把EPAS1基因转移给了现代人,这在西藏的藏族人和夏尔巴人身上较常见。EPAS1基因在缺氧环境下特别重要,它能增进氧气运输的效率,让人适应低氧环境。

所有这些都表明人类的演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过去了解今天的我们,将有利于人类未来的发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人类演化的重大发现是独具慧眼,而非剑走偏锋。(张田勘)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当中我曾经提到过,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的虫子基本上都会成为我们的“玩具”,而蜜蜂,则是当时小男孩证明自己“勇敢”的虫子之一。我小时候是长在市区的,很难接触到蝎子、蜈蚣这种真正“凶猛”的虫子,蜜蜂,已经算是顶级的了。
创新药5月以来最新进展 - 天天要闻

创新药5月以来最新进展

海外创新药进展• 阿斯利康BTK抑制剂获批新适应症:当地时间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制剂阿可替尼与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已在欧盟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未接受过治疗且不适合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伦比亚神秘金属球体引热议:科学家发现疑似外星技术痕迹 - 天天要闻

哥伦比亚神秘金属球体引热议:科学家发现疑似外星技术痕迹

2025年5月,哥伦比亚小镇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现一个以“非传统飞行轨迹”移动的球形物体,引发全球关注。当地人称其为“UFO”,而科学家通过对该物体的初步分析,发现其内部结构复杂且存在未知符号,进一步激发了关于“外星技术”的猜测。尽管官方尚未确认其来源,这一发现已在学术界和民间引发激烈讨论。今年3月,多名目击者...
标本“飞天”报告提速!深圳龙岗无人机医疗运输网月底全覆盖 - 天天要闻

标本“飞天”报告提速!深圳龙岗无人机医疗运输网月底全覆盖

5月8日,宝龙湾区未来科技园正式开园,标志着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由龙岗中心医院与亚辉龙携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团检验中心” 创新成果在开园仪式上惊艳亮相,成为全场焦点。据悉,5月下旬,“无人机运输社康标本”项目还将陆续开通7条航线,完成龙岗中心医院下属29个社康全覆盖。今年 3 月,...
李 庚|忽如一夜春风至 中国硬核创奇迹 - 天天要闻

李 庚|忽如一夜春风至 中国硬核创奇迹

忽如一夜春风至中国硬核创奇迹作者 李 庚当人形机器人与马拉松运动员并肩奔跑在北京亦庄的赛道上,当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机器人整齐划一地扭起大秧歌,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走进现实。
共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启幕 - 天天要闻

共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启幕

4月30日,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州南宋德寿宫启幕。本届灵芝文化节以文化市集、启幕盛典、宋韵雅宴三大篇章展开,来自中医药、科研、体育、电商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展现了灵芝产业“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气象。图为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启幕现场(受访单位供图)本届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巧妙融合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