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2022年10月06日00:33:50 科学 1681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母,它的存在形式既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气态、液态,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固态水——冰,就是水达到凝固点结成的。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冰溜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水在2000℃的高温下竟然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冰十八与普通水

顾名思义,冰十八就是冰的第十八种形态,在人类所发现的形态当中,水的存在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

前三种广泛分布在大自然界,固态就是能够保持水形态特征的存在,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冰、雪、冰雹。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对部分就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它们分别在南北两极,形成巨大的冰川。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如今冰川占比量也越来越小了

对于太阳系当中的其他行星也是如此,比如火星上的水源同样是固态形式,有的深藏在地下,有的则是在维度高于60°的极地地区

液态是水物质可以进行流动,变形,压缩的存在,包括人们们生活中的水源、雨等等。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 不会变少

值得一提的是雾气算是液态水的形式,它虽然看上去像是气态,但是真正的气态属于气体,而雾气是水分凝结之后的小水珠。

这种小水珠体型太小,质量轻容易悬浮在空中,人类肉眼无法观测到小水滴的形状,当它们汇聚起来形成雾气的时候,就极容易被人类误认为是气态。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

气态的定义与业态相似,都属于一种流体,只不过气态流体的活动范围更加宽广,它属于液态水达到气化温度的新形态,许多气态水都是不可见的,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气态就是水蒸气。

在人类生活的环境当中,并没有完全纯粹的气态水,所有的气态水都是与空气当中的杂志混合之后形成的混合气态水。

后两种分别为玻璃态等离子态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水的不同形态

玻璃态的水是指温度处于零摄氏度以下,但水未结冰的存在形式,这种形式下的水,既不是固态也不是液态,更像一种呈现固态的粘稠液体

等离子态则刚好相反,水的存在形式既是液态,也是固态,在强大的磁力以及压强的作用下,水当中的电子脱离了原子核的吸引,并分裂成两派。

一派是带负电自由电子,另一派是带正电的离子,两者之间数量相等共存下,就形成了等离子态。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等离子活化水制作

五种形态形态当中,固态细分下来的形态就有物种,其他形态再进行细分,一共可以得到水的22种形态

而冰十八属于粒子态当中细分的一种,被称为是超离子水

到21世纪之前,超离子水的存在只是在理论当中,并没有技术手段来证明超离子水真正存在。

科学家们猜测,只有在极端的环境当中才能够产生超离子水,比如在天王星木星这样高压强的巨冰星以及大型气态行星当中。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天王星

超离子水究竟有多神奇呢?在人们生活当中,固态的水在温度超过零摄氏度的时候开始缓慢融化,并且随着温度越高融化的速度越快。

一块拳头大小的冰块,在100摄氏度的高温下,撑不过10分钟就会变成液态。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超离子水不同,它可以在2000摄氏度的高温下,依旧保持着自身固态的形状,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冰形态。

能够在2000摄氏度的高温保持固态,似乎已经完全颠覆了人类目前的认知,不过仔细探究其中的原理,可以发现合理性。

超离子水与冰晶

进入到21世纪,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模拟了一个类似于行星内核的场所。

处于内核当中,温度超过2000℃,压强相当于正常大气压的10万倍,经过初步研究分析。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普通行星结构

处于这样极端环境当中的物质都会非常奇怪,就比如水,处于固态与液态相交的状态。

这时的水当中氧原子保持稳定状态不动,氢原子则是表现的比平常更加活跃,稳定的氧原子形成了紧密堆积的晶体格子,形成固态冰

固定下来的氧原子扩散当中的质子,促使离子的导电率不断攀升,超离子水就变得极容易导电,甚至超过金属材质。

这种形态下的超离子水形成的固态,想要融化它,至少要超过形成它时所产生的温度。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为了进一步研究超离子水的特性,科学家们又做了一场精密的实验。

此前,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研究超离子水是通过激光加热,使得水的温度迅速升温,简单就将超离子水的特性下了判断。

这一次,带着更加精密设备的科学家,决定自己制作一份超离子水。

考虑到制作的困难性,科学家采用了一颗只有1.5毫米宽的水滴进行试验。

水滴被两颗金刚石包夹在当中,两颗金刚石在专门的仪器下能够产生极高的压强,模拟了行星内部的压强环境。

在温度上,科学家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激光加热,不同的是这一次加热的控制精准度控制在纳秒之内。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科学家将水滴放置在了特制的试验台上,六个高功率的激光同时对准水滴。

一旦实验开始,六个激光辐射出的能量能够瞬间达到2000摄氏度,科学家通过观察当中水分子的震动频率,就可以得知水状态的变化。

激光辐射出的1纳秒内,数据已经记录在其中了,果不其然,水滴当中的原子在高温当中,仅仅是3到5纳秒的时间,就已经重新组合排列,5纳秒之后,水的震动频率发生变化。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水分子的排列

正所谓科学的道路永无止境,虽然证明了超离子水确实是存在的,但实验人员Fried说:“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确定物质状态的边界。”

对于超离子水的观测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在未来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科学家们去探索。

宇宙中的冰巨星

上世纪90年代,天文学家们对气态行星重新做了一个界定,因为天文学家们发现在天王星内部的气体成分只有20%为氢气

这与木星等纯正的气态行星不同,木星当中的氢气含量高达90%以上,而天王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冰。

所以天文学家将这类主要由冰组成的巨行星踢出了气态行星的行列,将它们成为冰巨星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冰巨星内部结构

冰巨星的表层主要还是以氢气为主,表层之下是永冻的冰层,冰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水、甲烷等物质。

后来天文学家又对冰巨星当中的氢气进行了研究,发现冰巨星的氢气缺乏金属氢,成为又一重要的区分条件。

科学家表示,目前所知当中冰巨星星球的内部很有可能充满了超离子水,比如天王星。

天王星充满了固态的水源,虽然表面温度低至零下200摄氏度,但是内核产生的高温足以让水变为超离子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星内部的超离子水会发生对流的情况,最终整个内核都将充斥着超离子水。

人类无法抵达这些行星的内部,却可以通过研究相同的物质,揭开星河系气态行星的秘密。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浩瀚又神秘的宇宙

甚至可以揭露,在天王星当中,究竟为何存在如此强大的磁场

天王星当中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50倍,此前科学家推测,一方面很有可能与它庞大的体型有关。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电离对流熔融冰幔,厚重的冰层影响了天王星磁场的周转变化。

水在2000℃高温下可以结冰?水其实还有第20种形态:冰十八 - 天天要闻

随着超离子水探索的深入,也许会改变人类对天王星等冰巨星现有的看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我还以为是蚊子,没想到它有这么强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汉亚心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全根讲述“随手一拍”的经历时,后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户外露营时,一只形似蚂蚁的小虫突然飞到脖子上。她下意识地抬手一拍,瞬间感到颈部一阵灼烧般的刺痛。仅仅几小时后,她的右脸便出现大片红斑,并逐渐发展为5厘米×6厘米的...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 天天要闻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原创 聼风者 先厘清一个概念,就是稀土矿和稀土成品的区别。稀土矿在我们地球上其实并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矿的形式出现,聴风楼说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矿储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为啥还缺呢?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 天天要闻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来源:合肥在线】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爱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猫……这些充满童趣的形象并非真实的动物,而是巧妙地绘制在公园树洞之上的精美彩绘。近日,在天乐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游玩时偶然发现这一独特景观,纷纷被这小小的童话世界所吸引,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科技领域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图/国新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介绍,她现在担任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 天天要闻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从“经济特区”到“全球标杆”,45岁的深圳,仍在书写奇迹。一座科技、人文与生态和谐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么模样?深圳率先给出了答案。以与人人相关的出行为例。在这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个采用华为最先进液冷大功率超充技术的充电...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 天天要闻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开幕式暨2025第二届“香江诺贝论坛”4月1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8位诺贝尔奖和图灵奖获得者、40位海内外院士及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议题。活动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 天天要闻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5月27日,作为全球设计界年度巅峰盛事,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IDEA-TOPS)颁奖盛典在深圳科学技术馆举行。本届艾特奖延续其“立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个国家7026件参赛作品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 天天要闻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掉在地上、来路不明的东西不能乱吃,按说属于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识,但就算各位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身体里的细胞也不见得能懂这一点。没错,说的就是你们T细胞,这一天天的,想办法让你们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经不容易了,咋还自己乱捡